
几个朋友相约去乌兰布统坝上草原玩几天。主要行程是坐高铁到北京,改乘大巴先去承德避暑山庄,再去乌兰布统草原,返回时到古北水镇玩玩,再到北京坐高铁返回青岛。
第一站,承德避暑山庄。当天到北京后乘坐大巴赶到距离承德不远的滦县住下,第二天再到避暑山庄游玩。谁知第二天的天气令人郁闷,天空阴沉沉、灰蒙蒙的,似乎要下雨的样子,令我们这些喜欢拍照的家伙失望的很。
既来之,则安之。进入避暑山庄后太阳公公似乎极不情愿的漏了一小脸,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惨淡的很。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位于河北省避暑山庄附近的普陀宗乘之庙,远看类似西藏的布达拉宫,一些人则称为小布达拉宫。是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而修建的(一个重要背景是顺治帝时期五世达赖到北京传播过佛法)。此庙位于避暑山庄以北,“须弥福寿之庙”的西侧,是一座具有特殊艺术价值的寺庙建筑。全庙除主体大红台、大白台等外,还有四十多座各式各样的僧房佛殿白台和塔台,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气势雄伟,十分壮观。
这座寺庙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藏式建筑,庙内共有大小建筑约60处,多是平顶白墙。主体建筑大红台是一座暗红色的方形建筑,在周围白色楼宇的映衬下,非常抢眼。大红台中心的万法归一殿顶部全部被鎏金铜瓦所覆盖,仅此一项造价即是黄金万两,这里是举行重大的宗教仪式或清帝接见重要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及王公大臣们的场所。普陀宗乘之庙古木参天,环境清幽,还可在此远眺棒槌山,是外八庙中不可不游的一处。



下午游览山庄内的水上景观时,开始下雨了,无奈只好用手机拍摄。











热河泉是山庄重要的景观要素、湖区的主要水源。春天,澄湖位于泉水的源头,澄澈见底。夏天,浮萍点点,泛起阵阵清香。节令过了白露、霜降,泉水融融,水温高于一般水体,湖中的荷花仍与秋菊同放异彩,乾隆皇帝因而写道:“荷花仲秋见,惟应此热泉。”虽值隆冬,仍不见冰,景色幽绝;尽管白雪皑皑,这里却藻绿水清,碧水涟畸,春意盎然。是热河泉把春天留在了山庄。
热河泉位于避暑山庄湖区东北隅,是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流经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自银湖南部的五孔闸流出,沿长堤汇入武烈河


大约在七千万年前,这里曾发生了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形成许多裂缝,地面上的水通过断裂渗入地下,经地温加热水温升高,再由深处涌出,便形成了现在的热河泉。它含有较高的碳酸钙、碳酸镁,矿化度低,水味甘甜;水中含有少量的可溶性二氧化碳,可谓天然汽水;微量的氟可使牙齿洁白;低量的硼酸又有消炎防腐之效。康熙曾赞美说:“土厚登百谷,泉甘剖脆瓜”。当初,山庄的瓜圃田园用热河泉浇灌,格外香甜。盛夏此处清泉细波;严冬,此处云蒸霞蔚,春意盎然。


热河是中国最短的河流。全长700多米,在一般地图上找不到它有踪迹。热河发源于避暑山庄诸泉的一条涓涓细流,主要水源来自热河泉。冬季水温为8℃。泉侧有巨石,刻“热河”两字。

天气不好,这里还人山人海,这次游避暑山庄一点也不爽。一会相机,一会用手机,拍出的照片灰蒙蒙的,失去了拍摄的兴趣。几张拙拍,晒迟来博得大家一笑吧!
(介绍资料来自网络)
谢谢好友惠临浏览,欢迎再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