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云洞游记

(2016-06-14 16:51:33)
标签:

摄影

风景

游记

散文

白云洞游记

白云洞游记

       去崂山白云洞游览纯属偶然。五月的一天,在雕龙嘴小渔村采风时,看到村里胡同的墙上用油漆标记“白云洞”三个字的箭头路标,非常好奇,就沿着路标方向一路上山,准备探查一番。那知刚爬到半山腰就碰到拦路的铁围网,才知道崂山防火期封山尚未解除,要待到六月份才能进山,只好讪讪下山。但游览白云洞的心思更加强烈,一直念念不忘。

        好不容易等到六月初,挑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大好天直奔雕龙嘴,继续沿着驴友留下的路标上山。先是攀爬一段陡峭的花岗岩铺就的石阶路,原以为白云洞不会太远,结果爬了一节又一节,直至快到山顶,满以为到了,结果看到前面的道路蜿蜒曲折,无穷无尽还很遥远。继续前行,经过一段长长的山中石径,再继续攀爬石阶路接近另一山顶,才到达白云洞。走走拍拍前后花了一个半小时,事后查资料才知这一段路叫做逍遥径,途经老君洞,不过在路上我也没有看到什么老君洞在哪。

       不过这一段路的景色非常优美,远眺山间中冰川时期形成的巨石滚滚,顺着山势竟然形成了一个大大的“Y”字,堪称鬼斧神工;近看小路石阶层层,野花盛开,山蜂嗡嗡,耳边松涛阵阵,如海潮拍岸。拾阶而上,绿色的海洋中凸显出一片黑压压的松树林,近看原是一片被山火灼烧过的赤松。这一棵棵乌黑的赤松寂静地耸立着,黑乎乎的枝桠在山风中不停地点头,仿佛在向路人诉说着什么。黑乎乎的死树,毫无生命的寂静、呜呜的山风,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诡异。我现在似乎明白崂山防火封山期为什么比其他地方要长近一个月的原因了。

   雕龙嘴村后上山去白云洞的小路

白云洞游记

  冰川时期的滚石形成“y”字

白云洞游记

  在上山的石阶路上看海很美

白云洞游记

   上山路上陡峭的山壁

白云洞游记

   过火的红松

白云洞游记

 烧毁的红松林

白云洞游记

        白云洞始建于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 是唐朝宋州姜抚因进崂山采药时首建。后经南宋江南道教内丹派第五祖白玉蟾增修,才形成一座修道殿堂。白云洞创建后,因为道路艰难,物资运输极不便利,主持此洞的道士时断时续。

       到了明末清初,崂山道士田白云主持将此洞建成道教庙殿。其规模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左右,原有房舍24间,属道教“金山派”。从清代中期到民国初期,白云洞几乎成了金山派在崂山的主要基础庙宇。

       白云洞因大多数日子有白云缭绕而得名。这里地势高爽,林木茂密,面临长涧,侧望沧海,环境雅洁,楼阁精美,与明霞洞并称为前、后涧,是崂山著名道观之一。

       青龙阁是白云洞的主要建筑之一,现在仅存残垣断檣。阁前的青龙石畔,有一株玉兰,粗逾合抱,树龄达数百年,在青岛地区的玉兰中勘称首屈一指。绕过青龙阁,即是白云洞。白云洞,是由三块巨石结架而成,右边的石头叫“白虎石”,左边的石头叫“青龙石”。“青龙石”特别巨大,上可以登眺;“白虎石”背依悬崖,前临险壑。

       白云洞额刻有“白云洞”三字,是清末翰林院日照尹琅若(字琳基)所题,字体雄浑,很有气势。洞前有两株银杏树,大可合抱,如巨伞撑天,相传两树一雄一雌,千年相伴,至今仍生机盎然。洞内宽深各十米,十分宽敞,可站立数十人。据说洞内原供有铜铸玉皇神像,铸制极为古雅,但我却没有看到。现在摆放的好像是香客自己摆上的观音,胡三爷以及财神的座像。
       抗日战争期间,崂山各道教庙殿的道士积极支持抗日军民的抗日斗争。日寇于1938年至1943年间多次对崂山道教庙宇进行惨无人道的武装“扫荡”,出动飞机、大炮,连续轰炸崂山各庙。白云洞道士大义凛然,面对日寇威武不屈,宁死不降。日寇曾在千年银杏树下,杀死了道长邹全阳和在洞道众5人,放火烧毁了风光秀丽、建筑宏伟的青龙阁等房屋,从此白云洞的庙事断绝。同一天,神清宫和明道观也全遭烧杀。

站在青龙石上,远眺可见浩瀚的大海天水相连,烟波缥缈,远处海岛时隐时现;俯瞰山下,海边渔村星星点点,雕龙嘴水库依稀可辨;近看山峰相连,怪石凸兀,白云洞内香火缭绕,残垣断檣周边绿影成片,竹叶婆娑;青龙石边的千年银杏树影斑驳,凉风习习,酷暑顿消,不禁心灵空明,心旷神怡。

  终于到达白云洞了

白云洞游记

    白云洞不是正式景点不开放

白云洞游记

   青龙阁

白云洞游记

   白云洞山门

白云洞游记

     白云洞

白云洞游记

  洞内原有的玉皇大帝铜像位置由观音、财神和胡三爷占领

白云洞游记

            百年玉兰(前)和千年银杏(后)

白云洞游记

    千年银杏枝繁叶茂

白云洞游记

   青龙石远眺

白云洞游记

    青龙石上俯瞰山下

白云洞游记

  山火劫后的山峰和虚无缥缈的海岛

  白云洞游记

    从白云洞沿小路西行至两峰之间垭口处,一块两人高的巨石上“海天一览”四个红色大字凸显眼前。站在海天一览石前俯瞰,仰口湾尽收眼底。只见蓝天白云下的大海波澜不惊,黛色的小岛漂浮在海面,蔚蓝的大海掩映着黄白色的海滩;巨石突兀的山下,红色屋顶的房屋星罗棋布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这山、这水,令人陶醉。

    海天一览石

白云洞游记

     海天一览看仰口

白云洞游记

    巨石探海

白云洞游记

       下山时,原本想原路返回。但看到海天一览石前一条野路仿佛可直通山下的仰口,就选择了走这条小野路。没想到走到一小半就后悔了。原先还可走的小石阶路,变成了只能依稀可辨的乱石丛,有的地方甚至被野草、灌木全面覆盖,要靠登山杖不断拨开寻找,期间还碰到一条一米多长土黄色的蛇,幸亏有登山杖驱赶才跑掉。此路看起来山下近在咫尺,可一旦进入其中,树木浓密,遮天辟日,根本分辨不清东西南北,且拐弯抹角,迂回曲折,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比上山的路走得还要远。直至快到山下时看到一座破败的关帝庙,才找到了正路。

  下山开始是这样的路

白云洞游记

   走着走着变成这样的路了

白云洞游记

  碰到这个关帝庙才找到回家的路

白云洞游记

       谢谢赏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