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小课题结题报告
(2017-01-07 23:53:59)|
立项号 |
|
课题名称 |
历史课堂教学中巧记历史的研究策略 |
|||
|
负责人 |
吴爱霞 |
所在单位 |
馆陶县实验中学 |
|||
|
结题报告 关键词 |
历史课堂教学、记忆技巧、巧记。 |
|||||
|
结题 报告 摘要 |
良好记忆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历史老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设法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效率。在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科学记忆、掌握一定的记忆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运用记忆技巧可以减轻学生重复记忆的低效劳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准确记忆知识点,学好历史。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的成果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卓越的作用。而传统的记忆方式——死记硬背,就成为人们学习的巨大障碍。 |
|||||
|
结题报告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率。正是由于记忆的存在,个体习得的知识、经验才得以延续、积累乃至运用。正如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记忆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标准作了三方面的要求: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应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巧妙的方法来记忆历史知识,帮学生寻找学习历史的窍门,提高学习历史兴趣。 1、通过研究实践,总结出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巧记历史的方法和规律。 2、师生探讨巧记历史的方法,提高课堂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有创意、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学生思维方式的目的, 3、以教材为载体,以学法指导为主线,形成以快速高效学习策略为目的的教学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根据每节历史课内容,探寻合适的学习方法,要符合课时特点,力争精炼、准确。 2、经过精心的设计、课堂的实践、课后的修改,最后形成有特色的教案设计。 3、通过不同的学习、记忆方法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总结归纳形成科研成果。 (1)、调查法:调查所在的学校的历史教师在授课中常用的记忆方法,对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兴趣的变化情况加以记录。 (2)、测验法:对学生记忆的效果进行做题测试。 (3)、经验总结法: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总结,解决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从而使课题研究不断提高、完善。
课题研究的步骤:通过课前精心准备,课堂实践、听课调研、师生座谈、并结合有关文献理论的研究等方式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该研究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5年11月——12月中旬)。 制定课题实施研究方案(开题报告),搜集和查阅有关课题的相关文献,学习相关的研究理论资料做好课题研究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调查所在的学校的历史教师在授课中常用的记忆方法,学生对记忆历史知识的看法,如何让学生记住历史知识的方法等。 2、实施阶段(2016年初——2016年7月)。 认真研究,仔细备课,形成自己的教案风格,进行课堂实践,观察学生的记忆效果,形成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总结改进下一步研究措施,充实提高,形成研究结论。 3、后期总结结题阶段(2016年7月——12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完成与课题研究相关论文、教学反思并撰写结题报告准备好所有课题研究的的资料等待结题 (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制作历史教具、微课辅助教学。
2、积累教材并撰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七)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1、学校的研究环境:在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的教育科学研究气氛浓厚,科研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 2、资料准备:学校有教育科研管理和理论培训的基础材料和教育科研方法理论等方面的书籍,图书室有教育期刊,有利于开展课题研究。 3、学校的大力支持:科研的投入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有了学校的支持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和结题打下基础。 (八)存在问题及改进 (1)这个课题研究的进行,需要教师精心备好教案并实践于教学,然后探索合适的记忆方法,这给平时的历史教学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2)资料的积累、资料的整理工作头绪多,有些课时好的记忆方法仍在探索中,还需时间进一步研究。 (九)解决思路: (1)做好师生交流,做好向优秀教师探寻好的、巧的记忆方法,将研究工作做得更精细。 (2)虽然研究的时间有限,但要多学习多发现更好的巧记历史的方法,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血液”。以便服务于教学、指导教学。 |
|||||
|
参考文献 |
(十)参考文献: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