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第49章的学习体会——因心为心 圣人浑心

(2016-02-28 23:22:28)
分类: 道德经

原文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一、解读

圣人恒常不用自己的心,顺百姓的心为心。

行为善的人,以善待之,不善的人也以善待之,因为天性的德是善的,可以同化为善。

诚信的人以诚信待之,不诚信的人也以诚信待之,因为天性的德是诚信的,可以同化为诚信。

圣人在天下,显示出收敛自守的样子,“不见可欲”,“不尚贤”,“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为天下人浑厚其心。

百姓都在专注耳目观察上位者的言行而昭察是非,贪欲诈伪由上引发,圣人不生好憎嗜欲事端,不见善恶是非痕迹,如婴儿般无知无识真诚对待。

二、运用

老子〔文子〕曰:圣人与阴俱闭,与阳俱开,能至于无乐也,即无不乐也,无不乐即至乐极矣。是内乐外,不以外乐内,故有自乐也,即有自志,贵乎天下。所以然者,因天下而为天下之要也,不在于彼而在于我,不在于人而在于身,身得则万物备矣。故达于心术之论者,即嗜欲好憎外矣。是故,无所喜,无所怒,无所乐,无所苦,万物玄同,无非无是。故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不待势而尊,不须财而富,不须力而强,不利货财,不贪世名,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形神气志各居其宜。——《文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