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宏专栏】《摸球游戏》教学设计与分析

标签:
教育 |
分类: 团队成员专栏 |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与分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104页“摸球游戏”。
教学目标:
1.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摸球游戏中某种球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来推测这种球的多少。
教具准备:若干个黄、白乒乓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我问你们答,好吗?

分析:(本节课“摸球游戏”则是探求事件(摸到黄球或白球)可能性大小的手段,达到知道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多的目的。采用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活动探究
1.提问:老师带来了三个相同的盒子,里面装有相同规格、数目的红、黄乒乓球,不打开盒子看,你怎么判断哪种颜色的球多?
4.小结:某种颜色的球出现的次数多,盒中那种颜色的球可能就多;摸得次数越多,根据摸球结果做出的判断越准确。
(若出现反例,解释这是事件的随机性,可以增加它的摸球次数,把每个小组摸球的记录结果汇总后来判断到底哪种球多,哪种球少;因为小组之间的摸球结果不一致,可以打开盒子看一看,确定哪种球多,哪种球少)
分析:(同时不打开盒子为后边的摸球游戏做好准备,让学生根据客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反推客观事件发生情况)。
在决定要摸球试验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讨论交流,设计游戏规则及提出学生活动时要求(小组分工、负责人、记录人、汇报人,每人摸几次......)决定学生的分组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让学生经历摸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确定可能性的大小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1号盒子里五个黄球,所以摸白球的“可能性是0”,2号盒子里五个白球,所以摸白球的“可能性是1”,3号盒子里1个黄球,5个白球,所以摸白球的“可能性是4/5”,刚才我们了解了从盒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除了从盒子知道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还可以知道谁的可能性呢?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进一步体会表示一定能发生的事情用“可能性是1”来表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用“可能性是0”来表示。板书(0、1、4/5)
分析:在小组汇报活动结果时,每个小组做20次摸球试验,由于试验的样本量小,出现相反猜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各小组猜测的一致,那么教师就提出相反的猜测,通过对相反结果的讨论,既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随机性的认识,又能促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怎样才能带来相对稳定的结果。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1、打开盒子验证(一方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在不确定的基础上,体会规律性)2、对各小组数据进行汇总,并且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判断错误的原因:试验的次数太少,事件存在随机性,预测的准确性就差,进而,再汇总全班的数据,试验的样本量增加,预测的准确性也就提高了。这种设计是想让学生经历分析推理的过程,根据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判断原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四、课堂检测(闯关)
1.连一连(巩固可能性的大小用数字表示)
2.填一填(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帮学生树立哪种颜色的球出现的次数多,盒中那种颜色的球可能就多的思想)
3.说一说(让学生学会根据要呈现的结果来摆放不同颜色球的多少,体会可能性大小的变化)
4.想一想(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判断生活现象中的可能性情况)
5.猜一猜(引入生活中的成语,体会可能性大小的表示)
(分析: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学生谈收获
六、、作业布置
分析:总之,在本节课中,我以游戏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猜测,探究解决办法;然后由学生分组进行试验,得出数据,根据记录数据做出判断。这样,让学生经历“猜测(导课部分、新授部分)——试验(小组合作活动)——验证(汇报结论)——判断(打开盒子及练习检测部分)”的实践过程,从感性上认识到摸出某种球的多少与盒子里该种球的多少有关,某种颜色的球多,摸出的可能性就大;反之,摸出某种颜色的球越多,盒子里该种颜色的球可能就越多。整节课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事件关系的探索过程,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