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专栏】《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2018-07-28 18:54:43)分类: 团队成员专栏 |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
2.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下第六单元《认识分数》第67页内容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学习了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因此,本课时只是“初步”,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而认识几分之一又是本节课的核心,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
【学情分析】
分数的概念学生虽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但学生在二年级除法学习中已经有了丰富的平均分的经验。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像“一半”这样的词语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这些经验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结合实际动手操作,能认识并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结合折纸、涂色等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的本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能比较准确的进行描述。
【课堂准备】彩色笔,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我们今天首先回答问题不用嘴而用手,答案是几, 用手势表示行吗?
课件出示:
师:有4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
生:每人分2个。
师: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公平)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这节课我们就用平均分的知识来分一分。(板书课题)
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几个?(1个)
现在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
师:平均分就是要每份分得同样多。每人分多少苹果呢?(半个)
师:为什么不拍手呢?(每人只有半个)你想怎样来表示半个苹果呢?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那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洁呢?(1/2)
师:这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已有经验不足以解决问题,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表示出“一半”,以画促思,学生结合“分饼图”理解分数1/2 ,化抽象概念为直观,在图形中体会概念并且获得思想。】
二、探究新知,认识分数本质
1.活动一:涂出1/2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学习单拿到展示台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这么多不同的图形,涂色部分也各不相同,怎么都能用1/2表示呢?
生:它们都是把每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涂出其中的一份。
师:要得到1/2这个分数,首先要把图形(平均分),你觉得这个分数中哪部分能表示平均分这个动作?平均分于是有了(两)份,2在哪里呢?那这个1表示什么意思呢?(两份中的一份)
师:结合着1/2得到的过程,你觉得写1/2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比较合理呢?(结合学生回答介绍分数线、分子、分母)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涂一涂、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1/2 的含义,从具体的物体到抽象的概念,学生不仅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也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图解题的快乐。】
2.活动二:找分数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只有1/2 这个分数,其实还有别的分数。
请看大屏幕: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师:你能从中找出哪些分数,并把它写出来。(指名板写)
3.活动三:创造分数
师:你能在给定的图形中创造一个分数吗?(尽量不重复)
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图形纸片,折一折,再用彩笔涂一涂你想表示的部分。边“创作”边思考……
学习要求:
全班汇报:
4.对比,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思考: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就是分数中的(分母),涂色的部分就是分数中的(分子),分数线就相当于(平均分),看来有了平均分才有了分数。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通过刚才的折一折、涂一涂,不仅创造了这么多的分数,还明白了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1/2 后,进一步利用图形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而引出更多的分数。学生在创造分数时,巧妙地将数与形结合起来,不但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更是做到了心中有数见图,思维得以拓展。】
三、应用与提升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请看大屏幕:
第1关:判一判,图中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吗。
第2关:关于分数的联想。如:五角星,你能联想到哪个分数?
第3关:调皮的喜羊羊把两条线段的一部分遮起来,请你们猜一猜,哪条线段长一些?
【设计意图:练习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想分数”则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将学习引向深入。】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朋友,如果这节课满分是10分,你为你的表现打几分,请用一个分数来表示。生活中哪些事情还可以用分数表示,找一找讲给你的父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