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专栏】《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

分类: 团队成员专栏 |
《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
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白玉
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能用点子图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并理解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本节的教学内容,学生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就能掌握,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色:
1.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点子图上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究时间与空间,使他们经历完整的探究的过程,体会探究的乐趣,从而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信心。
2.注重对算法的展示和理解。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多种计算方法,也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自己想法和算法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队列表演(一)(课本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横式笔算,并选择正确简洁的运算途径。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点子图。
学生准备: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1.出示阅兵仪式的队列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行,每行有14人(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展示算法
1.独立提出数学问题,搞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为什么这样列式?
2.引导发现:这个算式和前面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板书知识性课题。
3.估一估:乘积大约是多少?
4.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算出14×12的结果。
师: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把整体分块求积的方法吗?请你们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看看能否算出14×12(或12×14)的得数。
(1)学生独立思考,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根据圈的过程写出算式。
(2)小组交流。
(3)展示学生的想法:(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1)
师:你们算出得数了吗?能说说你们的算法吗?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把圈点子图的过程和算式对应说明。
方法一: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12拆成10和2,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把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5.出示P32表格,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例2)
(1)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说一说。
(2)讨论交流: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3)能看出表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后,归纳与指导。
三、知识归纳、精讲点拨
1.归纳提升,引出转化法:
师:面临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这个新问题师,我们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两个一位数,用连乘法计算。或者把其中的一个乘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乘数分别与这两个数先乘,再把积相加,都是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
2.完成算一算:(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的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四、拓展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五、课后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