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苗专栏】论文·谈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导入

(2018-07-26 19:50:34)
分类: 团队成员专栏

谈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导入

高新小学  雷苗

【摘要】好的教学导入,如同磁铁,紧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如同火石,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新知与师生情感;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原则  方法  注意问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段的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角色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为了保证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导入在此却有着“牵牛鼻子”的功效。

但是,目前由于任课老师普遍对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常常让精彩的导入只停留在公开课上,在平常上课中,干脆省略了这一环节。要么导入方法简单粗暴,针对性差;要么过于花哨,占用时间长,没有实际意义。这些都会致使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就课堂导入有效性做一简单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1.导入要合情入理。合情即合学生之实情,包括学习情况的实情和心里状态的实情。入理即符合教学之原则,要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新颖性原则等教学基本原则。

2.导入要因课制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类型的课要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二是不同教学内容的课也要采取不同的导入类型。教学导入在很大程度上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导入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

3.导入要简洁明快。导入要做到简洁明快,三言两语,直截了当。一般掌控在二分钟以内就要转入正题。如果导入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喧宾夺主,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4.导入要灵活多变。导入方式要多样,教师要灵活地设计导入方案,经常地变换导入的方式方法,注意配合交叉使用,使导入常导常新。导入过程要应变,在具体的导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调整变换导入方法,以期达到良好的导入效果。[1]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1.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直接性,简洁性等特点。它要求教师语言简洁明快,条理性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通过讲述或设问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1]

案例】《比例应用题》

有位教师开课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谁能不爬树就能测出我们教室门前这棵大树的高?(学生沉默)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方法:用比例解应用题。”

点评:一上课,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直接引入主题。这样导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联系生活导入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迸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因此,课堂导入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将数学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纳入课堂。

案例《圆的认识》

教师提出:“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老师又问:“车轮做成其他形状(如方的、椭圆的等)可以吗?”生活跃。

点评: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了,必然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3.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游戏形式,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或进行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竞赛,融知识,趣味、思想于一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

【案例】《认识数学中的角》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图形,还记得吗?

生:记得,有长方形和正方形。

生:还有圆、平行四边形和五边形。

师:老师这儿就带来了这些平面图形,不过,它们都藏在这个信封里,你

能从中把圆给摸出来吗?(学生甲、乙上台都成功摸出圆 

师:(从信封里拿出三角形)奇怪,他们摸出的为什么不是这个图形?

生:因为这是三角形,三角形有角,而圆没有角!

师:继续从信封里拿出五边形,那么会不会摸出这个图形呢?

生:也不会,因为它也有角。

生:(迫不及待)因为信封里其他图形都有角,摸出来尖尖的,有点戳手,而圆没有角。

师:看来,有角和没角,摸起来还真不一样。

点评:老师通过学生的摸圆游戏引导学生体会出圆没有角,自然进入到角的特征学习。游戏导入,往往能变枯燥的学习为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中、低年级。

4.复习导入法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系统性强的学科。”就好像一条很长的铁链,前后的知识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要先复习旧知识,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下面这是我听到一位老师的复习导入课,让我觉得复习导入,不一定是很死板的按部就班,原来也可以很巧妙的引出新知。

【案例】  两步应用题》

师出示:校园里有樟树30棵,柳树16棵。让学生补充条件。

生:1.两种树共有几棵?

2.樟树比柳树多几棵?

3.柳树比樟树少几棵?

师:柏树有几棵?生大惑不解,原因是柏树与已知条件没什么联系。

师启发:那么你能给题目补个条件,使它可以求柏树有多少棵吗?

生(活跃的):1.柏树比柳树少3棵。

2.柏树比樟树多5棵。

3.柏树是柳树的5倍。

4.柏树比樟树和柳树的总数多2棵。

5.柏树是樟树柳树总数的3倍……

师:比较这些问题,哪些比较简单,哪些比较复杂,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

点评:先复习了已学知识,又通过“缺省条件”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发现和表现的机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开放式教学的元素。同时很自然、巧妙的引出新知。

5.情景导入法

《新课标》指出:“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

【案例】《正数与负数》

师:一个冬天的早晨,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景)

师:请问,同学们能猜猜此时此刻温度是多少吗?

1:零度以下10摄氏度

2:零下15摄氏度

3: -21摄氏度

······

     点评:从创设的情景中,学生很自然的知道天气很冷,根据生活经验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历了眼,让学生展开想象,吸引学生的彩玉,变“苦学”为“乐学”。

三、课堂导入的注意事项

1.忌为导入而导入。并不是每次上课都需要导入,并不是非导入不可。导入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如果为导入而导入,则导入没有价值,也没有意义。

2.忌不顾学生心理。导入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即导入要结合学生实际,切记过深、过难,以免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教学导入忌平淡刻板,应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避免平铺直叙。平淡刻板的导入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忌远离教学主题。导入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不应是表面的肤浅的联系,而应是密切相关的。导入要抓住导入材料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如果抓不住内在联系,生拉硬套地把相关的材料或内容放在一起,就显的不伦不类,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反而可能给学生造成混乱。

4.忌教师演独角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教师在导入中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只管自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不顾学生的听讲情绪,导入就会失去意义。

导入设计是值得不断深入发掘、研究的课堂教学艺术之一,本文还难以穷尽导入设计的具体方式。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各的用途和妙处。但无论哪一种导入,都有力求合乎一下程序:集中注意http://s13/mw690/006j2hsUzy7ml5SVcD2dc&690 进入学习课题。这是教师设计导入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各种导入的内在机理和共同规律的外显。[1]

    参考文献: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雷玲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