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斯卡最佳导演预测:《爱乐之城》导演获奖实至名归

(2017-02-26 21:33:12)
标签:

杂谈

《爱乐之城》达米恩·查泽雷获得最佳导演实至名归;五位最佳导演提名里有三位代表了电影创作的高格调和作者化倾向;没有马丁·斯科塞斯参与角逐是今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最大bug。

http://wx3/large/006iWwmkgy1fd46qmnga4j30go0b3767.jpg


最佳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爱乐之城》

概率已经告诉我们,《爱乐之城》的达米恩·查泽雷将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导演奖获得者。


两年前,达米恩·查泽雷在长片处女作《爆裂鼓手》中所表现出的掌控力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已经足以令人拍案,第二部作品《爱乐之城》又成为绝对意义上的颁奖季大热门,承接好莱坞歌舞片优秀传统,制作上的精致和形式上的美感也难有敌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在电影完整性和导演手法上,达米恩·查泽雷在五个提名导演中表现最为出色,它包揽各种电影技术奖提名也佐证了这个判断——技术上出类拔萃的背后其实是导演的审美和控制在起根本性作用。对很多细节的处理,让你不得不惊叹这位导演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他32岁的年纪,简直是好莱坞“造神”的不二之选。抛开对影片讨巧、俗套或者剧情避重就轻等价值观方面的批评,从专业角度看,达米恩·查泽雷获得最佳导演实至名归。

http://img.moviebase.cn/img/art/2017/02/455fc33d426e473590bf83af685491b6.jpg@!1080

丹尼斯·维伦纽瓦《降临》

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丹尼斯·维伦纽瓦,其创作越发倾向“风格大于故事”。他的上一部作品《边境杀手》对影像的追求已经到了一个高度——即使片中最火爆的场面也用冷峻克制的镜头和缓慢的节奏来讲述,悬疑或残酷都被隐藏在其冷冽的风格之下。它的缓慢以及对气氛的重视很像一些艺术电影的拍摄手法,赋予了这种警匪/缉毒故事一种新的格调。


今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降临》,浅景深肩抗的摄影手法更是向“大闷片”导演泰伦斯·马利克看齐,大胆又极为自信地完成了一部“文艺”科幻片。几乎没有什么关于未来设计的噱头,大多场景使用自然光,影调阴郁,赋予整个故事一种哀婉的基调。影片不仅没有好莱坞科幻电影里常见的未来感,叙事比起《边境杀手》也更简约,人物塑造则极其简单(几乎放弃了人物塑造)。当然,这也是《降临》遭人诟病之处。


丹尼斯·维伦纽瓦并不是新电影语言的开拓者,但他的创作剑走偏锋,给了观众一种崭新的感受,是好莱坞无可取代的作者型导演。

http://img.moviebase.cn/img/art/2017/02/29049e7829cf421dbea23ac02b14abec.jpg@!1080

巴里·詹金斯《月光男孩》

之前只有一部独立电影作品的巴里·詹金斯可谓默默无闻,却凭借《月光男孩》一夜成名,此前已经在洛杉矶和纽约两个影评人协会那里摘得最佳导演奖。同时还获得了《》三位影评人的力挺,成为他们共同的年度之选。


巴里·詹金斯并没有在好莱坞深厚的戏剧传统里寻找自我定位,他的电影养分更多来自以抒情见长的东方散文化电影,不仅音乐借用《春光乍泄》里的名曲,在美术和镜头移动上也有很多王家卫电影的影子,导演也不讳言三段式故事结构是借鉴了侯孝贤的电影《最好的时光》。


《》的评价最具代表性:“弱化故事情节,强调人物情绪……从没见过一部话剧改编电影能做到如此情绪化并充满电影感。”这道出了《月光男孩》大获成功的一大原因——新鲜感,故事题材上(黑人同性恋)和清新脱俗气质的叠加带来的双重新鲜。巴里·詹金斯往后的导演路要考虑的恐怕是如何延续这种新鲜感的问题。

http://img.moviebase.cn/img/art/2017/02/77fe7abce1554c0eb8b21f85af76654a.jpg@!1080

肯尼斯·洛纳根《海边的曼彻斯特》

肯尼斯·洛纳根作为编剧成名已久,作为导演,上一部作品还要追溯至十年前的《玛格丽特》,他因为《玛格丽特》的剪辑问题与制片和发行方产生纠纷,导致影片迟迟无法上映,这对他的导演生涯产生了巨大打击,被肯尼斯·洛纳根形容为人生“梦魇”。


在绝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中,类似《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悲剧角色会获得心灵救赎,但洛纳根没有让其落入这样的俗套。不仅如此,这部电影是反戏剧反高潮的,用看似琐碎的生活小事堆积出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有平静中见波澜的隐忍,又有疼痛中见慰藉的悲悯。它的细腻和含蓄倒是像极了日本电影,而他在导演手法上的平实或者说老派也与此浑然一体。


这部放弃了救赎的奥斯卡“最悲伤”电影是肯尼斯·洛纳根对其职业生涯的不折不扣的救赎。

http://img.moviebase.cn/img/art/2017/02/cf48817be47a468a802ed65d121b8195.png@!1080

梅尔·吉布森《血战钢锯岭》

对于熟悉梅尔·吉布森的影迷而言,《血战钢锯岭》是一部发挥正常的作品,仅此而已。《血战钢锯岭》所传达的主题和价值观,以及童话般的爱情戏都对好莱坞传统充满敬意,是老派和常规的代表。另外,在五个最佳导演提名中,它的导演手段也无疑是最常规的。老导演中发挥出同样水平的是伊斯特伍德的《萨利机长》,遗憾地是他并没能入围。


更为遗憾的是马丁·斯科塞斯,他的《沉默》无论在题材特殊性还是主题的深刻性上,都是梅尔·吉布森和伊斯特伍德难以望其项背的。没有斯科塞斯的最佳导演角逐战,是今年奥斯卡奖项游戏里最大的bu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