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年华山久情》第二部第九章大坝
(2021-12-17 17:22:47)
标签:
情感杂谈 |
分类: 长篇小说 |
《青春年华山久情》第二部
第九章 大坝
澡溪公社来插队的上海知青有190个,两所中学,上海64中学有高中部和茶陵中学没有高中部,还有一所是中专技校,人数很少,十几人。来的老三届是67届68届初中和高中同学。
在这些同学中,有许多文化水平很高的高中生,也有许多积极分子,他们来后,踏实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兢兢业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积极出工,积极参加生产队里开大会,有的还在生产队里开大会中积极发言,这些同学,都被生产队向大队汇报,大队向公社汇报。
这个时候有几个知青脱颖而出,特别是女知青,她们开始参加由公社组织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团进行讲用。
这些上海知青是1969年3月10日到公社的,几个月后,五七大军分管知青,澡溪公社五七大军在晏(an)嶂山上修建由鲁源水库改名五七水库,上海知青,省城和县城知青,省城和县城下放居民,还有下放干部等上山当民工,修建五七水库。
11月份中旬,大多数转战老愚公水电站当民工。
有两个上海女知青被公社推荐参加县讲用团。
从1965年起,全国人民学习毛主席著作掀高潮,出现了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大会,每个省市,每个区县,每个公社,展开活学活用讲用大会。
这两个女同学是公社知青代表,她们的事迹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坚持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坚持出工,坚持参加生产队里会议,并且能够畅谈自己的思想,公社获知后,让她们参加公社然后参加县里的讲用,她们英姿飒爽的风采,作为表率,让她们巾帼英雄成为全县知青的学习榜样。
她们一个是上海64中学68届初中,一个是上海市茶陵中学67届初中。
本来澡溪公社还有一个知青,被公社领导视为英雄,准备让他参加讲用,谁知……。
——他是茶陵中学67届初中,在株梓大队插队。
澡溪公社有一条南北向公路。
这条公路,往南经过上富公社,澡溪公社到上富公社11公里,到了上富公社,四通八达,往东去县城去省城,往南去专区宜春等地,往西去西塔,那时去西塔后公路不通下去。
往北,去靖安县的东源公社,那时公路到东源公社不通下去。
澡溪公社到东源公社20公里。
株梓大队在公社的北面,有两公里。
刚来插队两个月后,山区里的天气早晚凉白天热,5月份赣西北山区到了中午很热。
这一天,这个67届初中的知青去九仙大队其他大队同校同学那里玩了回来,他的马桶包收获颇大。
从城市里来,不懂生活,来后吃了一个月的派饭后就靠自己煮饭吃,同学们在一起,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演绎版,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有饭无菜的日子天天发生,正在长身体的年龄,不要说没有鱼肉等菜吃,连吃蔬菜也成了问题。
也是在这个时候,县里规定每个上海知青每个月半斤肉,每个月3元钱,照顾半年。
每个月半斤肉,哪里够?
然各个生产队遵照公社指示,对上海知青非常关心,除了肉无法解决,蔬菜还是能够解决。
这些吃菜问题,公社领导关照了大队,大队关照了生产队,生产队主任每天晚上生产队里开大会时敲打大家,上海的知青年龄那么小,不会种菜,每家每户拿点自家种的菜给他们吃。山里人很淳朴,只要生产队主任发话,他们都是会照办。
于是各家各户会摘些蔬菜给知青们。
但是,山里的蔬菜,品种非常少,青菜也见不到,这些蔬菜吃不惯,往往是不吃,或者少吃,许多菜浪费掉,让老表们看了痛惜,渐渐的老表给菜迟缓起来。
当这些老大不小的孩子开始感到饿肚子,开始尝试着去习惯吃这里的蔬菜,也很快饥不择食要吃这些蔬菜时,经常自己到菜地去摘菜,经常把老表家的菜地踩坏,有了开头,一不做,二不休,就索性做到底,甚至偷鸡。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偷人家越来越多,经常告到生产队,生产队告到大队,大队告到公社,公社领导会说,他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来自那么远的上海,一个鸡子吃就吃了吧!
这个同学背着马桶包里,有一只鸡。
他走到回自己生产队的小路口,离开公路走山路,边走边唱,那时人人会唱样板戏,他喜欢唱红灯记谢谢妈的段子,边唱边爬坡,一段路没有人烟,这时是中午时分,天气特别热,老表们收工回家吃饭歇凉休息。
突然,他瞥见高坡远处山林在冒火,天气热,很快,那火蔓延开来。
“不好!着火了!快救火!”他心里自语,立刻甩开步子奔跑上坡,边叫着失火了失火了!边窜进山林里去。
他奋不顾身迎向大火,拿着马桶包奋勇扑打,他的呼叫,终于有人听到,村里一下来了许多人,但经过他的猛扑,火势已被他扑灭!
他救火的事很快传到县里,县里要求公社立即召开现场讲用会,表彰这个英雄知青。
第二天,全公社知青和生产队及大队干部等都到株梓大队开会,蜂拥而来的人流密密麻麻,现场会场地人头攒动,领导叫他讲用,他不会讲,但他唱,唱了李玉和谢谢妈京剧唱段。
后来,他怎么样了?
知情人说,他经常背马桶包出去!
又后来,知青开会不见他踪影,他究竟去了何方?不知去向!
这个同学,县里,公社,五七大军领导们等很遗憾他,都说他是个好苗子。
公社讲用团里,还有一个是黄石大队的南昌下放居民。
她的年龄岁数比知青大,是个老妈子,但她活学活用,能够把自己的成就说出来,她不用写稿,但她能够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讲,将自己来下放后做的事情,象讲故事一样讲出来,她说的是省城话带普通话,情节确也扣人心弦,打动大家,她的最大成就,就是在自己的菜园里种出西瓜,这个时候赣西北山区里种出西瓜是令人惊奇的!当然,她不止是种西瓜,而是打破了山区里几百年下来的菜种,引进许多蔬菜品种,成功种植,她的菜园,吸引了来自公社,来自县里,甚至省里现场会参观。
但也同时后来,让附近的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不懂的生活的小孩子般的插队知青光临。
当然老妈子知道,但她从不声响。
黄石连从讲用会场整队回来吃中午饭,今天是元旦,午饭有红烧肉,祝钒刚吃着红烧肉,6月份他回到家里看病,父亲烧的红烧肉,吃晚饭,天气热家家户户在门口吃饭,他一连吃了12块,绍兴人的父亲烧的红烧肉切的还很大。8月份回到插队地,除了有老表家请他吃饭有小块的红烧肉吃,到工地上吃过一次肉。这里的红烧肉切的是很小的一块。
午饭后,响过爆破,上工地干活。
几天过去。
自从那天讲用会后,他尽量活跃自己,而随着天冷,黄石连工地上越是到后面活越少,天冷,这段背阴处工地水泥活无法做,大家把黄石工地开凿好的石块挑的挑抬的抬,沿渠道堆好,有时选石料的石匠来不及,经常石头跟不上,就等活干。黄连长就叫几个民工一起选石料。
等活干时,祝钒刚往上游方向走,越过几个连的工地,看到那竖着的大木架子,再往前走,看到那里还在打钎,远远看见几个铁姑娘挥着锤子,干的不亦乐乎,那里都是石方,这些石方都可用,几个石匠有的扔大锤子,有的蹲着在凿石,走到这里,看了一会回转。
回来,黄连长正在说话,营部指挥部让黄石连转工地。
接到任务,他进行了动员。
第二天,大家浩浩荡荡沿公路往西走,走了3里地再走小路上渠道工地。
这段工地还没有把渠道基础做好,这里山势比较复杂,弯多,这段渠道如八字形状,开挖的渠道是一个内角和外角,土石方土方多,草稿杂树也多,上一批民工连转去大坝工地,这个活就让黄石连接着干。
附近远处有叮叮当当声音,那天祝钒刚走到铁姑娘打钎处就远远回转,这旮旯离开打钎处有数百米。
天冻地寒,土石方更硬,活不多,但要挖土撬石,进度很慢,只有慢慢啃。
“先用火烧!”
骆主任和黄连长看了一下工地状况,两人不由同时说。
几处有草木处烧了起来,接着开挖,每天几处那硬土经过火烤松软起来,大家挖的挖,撬的撬,挑的挑,那个八字内角护坡外沿填埋越来越宽。
工地一远,伙食班更辛苦,天冷,又要保证饭菜热乎乎的,骆老二带着伙食班想尽办法,借到了大板车,每天用棉被把大饭桶菜桶保暖,到了小路口挑上去,一到工地就开饭,让大家吃上暖呼呼的饭菜。
这个伙食班,被营部简报表扬。
半个月过去,两个内八字角和外角渠道开挖出来,营部工程师来看,表示可以,只等天暖砌石。
这天营部工程师看过后走掉,骆连长同正在挑土走到他身旁的祝钒刚叫了声。
“小祝,我们后天要回去了,你也回去,明天我们出工半天,回营地吃午饭,下午休息整理东西,后天吃过早饭,有车子送我们回去。”骆主任笑眯眯地说着。他说,明天有20人回去。剩下的人抬石头堆料,也没有几天,也要回去。
祝钒刚点点头“嗯”了一声。
黄石连百多名民工,从转工地后,虽是啃骨头啃着干,也是烧火办法使得土石方挖掘进度快,黄石连根据营部通知,民工连可以根据各自任务情况,分批回去。
整个40华里渠道工程的民工逐渐减少。
黄石连每天有人回去,此时只剩下一半人。
县指挥部的万人上工地的战役接近尾声。
老愚公水电站工地,重点工程是在观下大坝。
要起大坝拦水坝,靠混凝土花岗石石头砌。
根据勘察,渠道海拔46米高,大坝60米高。
澡溪公社4个大队民工连在这里。
从11月中旬后,万人大作战的民工队伍里,澡溪公社五七水库的知青随各个大队民工转战过来,除黄石大队和另外2个大队在40里渠道中部以东三级和四级厂房处工地,有4个大队在中部西端两级和一级厂房大坝工地处。
整个40里老愚公水电站工地分重点工程次重点工程。
水电站之水的蓄水源头,水电站大坝自然是重中之重工程。
澡溪公社五七大军副连长方力申在这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