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
量一量,比一比
备课解决方案
备教材内容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88~89页的内容。
2.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课。活动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选择合适的标准测量身边熟悉物体的长度或高度。第二个层次是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和实践,利用身边熟悉的“单位”表示未知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3.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测量经验,并将直接经验与某些间接经验相结合,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备已学知识
1.认识测量长度的工具:米尺、软尺、卷尺。
2.能够感知1米和1厘米的长度。
3.1米=100厘米。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高度的方法。
2.能选择合适的标准(单位),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物体的长度或高度。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以及身边物体的长度、高度等实践操作,进一步发展长度观念。
2.体会测量的实质,初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备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高度的方法。
难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备范例展示
重点 提示
“一庹”指的是两臂伸直,一只手的中指尖到另一只手的中指尖的长度。
量一量,比一比
备课解决方案
备教材内容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88~89页的内容。
2.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课。活动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选择合
适的标准测量身边熟悉物体的长度或高度。第二个层次是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和实践,利用身边熟悉的“单位”表示未知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3.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