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阅读的力量》

标签:
阅读教育 |
分类: 读书—观影—出行 |
阅读的力量
[美]斯蒂芬.克拉生
一、提纲
http://s14/mw690/006ipNoKzy76vwEIp6lcd&690
二、摘录
1、FVR让外语能力登峰造极的办法,是跨越初学和流利鸿沟的最佳桥梁。
2、FVR它本身无法造就最高阶段的语言能力,但确实达到语言流利水平的基石。所以,它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少了它很难获得高阶段的语言能力。
3、自称阅读得比较多的人,阅读力和写作力都会比较好。
4、阅读第二语言的读物越多,则该语言的写作能力也会越强。
5、能认出比较多作者名字的人经常阅读,语文能力也发展得比较好。
6、学生阅读含有许多特殊单词的小说时,光从文章脉络提供的线索中便能理解其中许多生词的意思。文章的情景脉络给了读者更好的线索来了解生词的意义,大部分文章的情景都很有帮助。
7、阅读可提升拼写能力。
8、语言太复杂,无法一次只学一种规则或一个单词。不只有许多词要学,要能恰当使用,更有许多微妙复杂的词的特性要知道。
9、有充足的证据显示,不经过正式教育也能培养出语文能力。
10、许多研究都指出儿童可以不用教就会拼写。
11、有数个研究证实,学生偏爱校内自由阅读胜于传统的语文课。
12、阅读影响认知发展,读的越多,知道得越多。
13、阅读是唯一方法,唯一能同时使人乐于阅读,又培养写作风格,建立足够词汇,增强语法能力及正确拼写能力的方法。
14、反复练习的直接教学方式只是考试而已,传统的语文教学仅是测验,而这种测验方式能让在书香环境中成长的幸运孩子顺利通过,而那些不幸生长在图书资源不足的环境中的孩子则会失败。
15、阅读能力不佳的学生被要求做更多的无济于事的练习。能力好的学生被允许有更多的自由阅读。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两者阅读能力之间的鸿沟。
16、孩子在家、学习、公立图书馆接触到的书籍越多,读的书籍也就越多。
17、通常“讨厌”阅读的人只是没有机会接触到书而已。
18、环境中的出版物越丰富,越能培养好的语文能力。
19、贫穷家庭的孩子接触书本的机会远比富裕家庭的孩子少。学校图书馆是贫穷人家小孩唯一的希望,唯一的阅读渠道,但,目前学校的图书馆大多数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20、在学校或在家中有人念书给他听的孩子比较喜欢看书,语文能力发展也比较好。
21、几乎所以的孩子都喜欢听人念故事。
22、大声朗读对增进语文能力有多重功效,对语文能力的发展作用极大。
23、有时一次美好的阅读经验便可以让人从此爱上阅读。
24、越读会越爱读。
25、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越常看到别人在读书,就会越爱读书。
26、有时间阅读的孩子也比较爱阅读。
27、鼓励只有在读到真正喜欢又有能力读得懂的书时才有效。
28、年轻人选择读物会受同龄人额影响较大。
29、轻松读物几乎帮助所有人开始学习阅读。
30、一天一本漫画书=一年五十万字。
31、完全制度漫画书大概可以培养出适当的语文能力,但若是发展至高阶段的能力则不太可能。
32、轻松读物是许多(即使不是大多数)孩子学习阅读及培养阅读习惯的方式。
33、看漫画可以增进阅读更多其他种类的书籍。
34、如果你有抗拒阅读的孩子,就让他接触漫画吧,如果他看起来有兴趣,就给他更多的漫画吧。
35、轻松的阅读是不够的,不过他们能带领人通往更深的阅读。
36、大量的自由也读以及真心想成为读写俱乐部的一员的努力,便足以使人熟悉大部分的写作规则。
37、读的够多,自然会读到好的语言,正确的拼写与独特的写作风格,如此便轻而易举的吸收了这些精华。
38、写作不是从写作的过程中学的,写作是通过阅读产生的。
39、写作能帮户我们解决问题,帮助我们思考,使我们变得更聪慧。
40、人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语言远远比写作中要多。
41、语言学习从输入的信息中产生,而不是输出的信息;从理解而来,而不是制造。
42、写作频率与写作质量无关。
43、有没有书读,而非看电视的多少才是造成好坏阅读的原因。
44、电视布提审高质量的语言信息。
45、童书的语言远比儿童电视节目复杂。
46、电视中的词汇量相当少。
47、为了乐趣阅读可以使第二语言学习者不必进教室也能进步。
48、学习以第一语言阅读是培养一第二语言阅读的快捷方式。
49、有阅读的孩子至少可以培养出可接受的语文能力,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根本没这种机会。
50、读得好的人也写得好,因为他们已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好的写作风格。
51、FVR并不难取代语言过程,应该与语文课程搭配。
52、一种让我们衡量一个文学课程是否成功的方式,就是它是否造就更多的自由阅读。
53、让考试成绩更上层楼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
54、我们需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读物丰富的环境,不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也意味着要让教师确信,营造这样的环境会让他们的工作更容易,而不是更困难,并且将会得到更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心得感悟
这本书是由大量的实证研究而得出结论,所以研究事例占了大量的篇幅,乍看很难,但是每一章都有总结,所以要点很清晰,读完后,尤其是做完读书笔记后发现内容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多。
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最大的可能是把以前我疑惑的一些东西点明了,让我认识的更加清楚。比如:
1、传统的直接教学为什么没用?
因为“语言太复杂,无法一次只学一种规则或一个单词。”因为从实际的生活来看,“即使没有正规的教学,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可能发生,”而从我经历的和看到的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证实了“直接教学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几乎不存在,即使研究显示直接教学有帮助,有时这种正面影响也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2、写作不是在写作中学,而是通过阅读来学。
因为“人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语言远远比写作中要多。”因为“语言学习从输入的信息中产生,而不是输出的信息;从理解而来,而不是制造。”也因为“写作频率与写作质量无关。”写得多不一定写得好。所以要想写好,还得多读。
第二,我以前做了很多无用功,累人累己,是错误的。很多的理论,人家几十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只是因为我自己不知道而已。
比如:“反复练习的直接教学方式只是考试而已。”“能力好的学生被允许有更多的自由阅读。阅读能力不佳的学生被要求做更多的无济于事的练习。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两者阅读能力之间的鸿沟。”以前我们经常会在期末考完后根据分数给学生划分作业层次,110分的没作业,90——110,一部分作业,90以下的抄写整本书的生字词等等。这样110分的人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书,那么他的语文成绩自然而然的也会更好,而90分以下的就会再次重复那些他已经厌倦了的抄写,也没有时间阅读,于是就这样造成恶性循环,于是两者的阅读能力之间的鸿沟就会越来越大。
第三,在学习第二语言上也有了一定的收获,如果有一天我想要去学习第二语言,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从低水平读物读起,从轻松读物读起,做自由放松的无压力阅读。例如里面的“甜蜜谷”系列。
第四,改变了以往的一些观念。比如对电视、漫画等轻松读物的偏见。“有没有书读,而非看电视的多少才是造成好坏阅读的原因。”“一天一本漫画书=一年五十万字。”这些轻松读物确实不能让我们达到高阶段的语言能力,但是它能“帮助所有人开始学习阅读”,能够“带领人通往更深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