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标签:
活动记录小课题教育 |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研究主题: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
活动时间:2017年3月1日
活动地点:仓上小学教研组办公室
主持人:张清波
参加人:姜明安
活
一、 课题组长做开题报告
1、 介绍成立的课题研究组并介绍小组成员
2、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3、 要解决的问题
4、 介绍研究的目标
5、 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6、 具体成员分工
二、 名师建议
1、 结合《新课程标准》细化研究点
2、 以学困生为突破口,注重实际研究范围
3、 调查问卷的设计要侧重教学实践
三、 活动效果
活动时间:2017年5月24日
活动地点:仓上小学会议室
主持人:姜明安
参加人:张清波
活
姜校长对本课题研究进展及方法进行了培训,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1、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课题的实践研究,找到具体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语文,从而使学生从心底喜爱上语文,能在课堂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和成功感。让学生进入一个乐读、乐说的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的良性循环之中。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2、利用问卷对小学生语文教师的课堂授课方式和阅读指导是否科学或满意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到课堂阅读质量不高,学生极积性不足,教师指导不到位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会运用教育理论在课堂上进行探索、研究,寻找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3、课题成员将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课题组之间的密切配合作用。
活动时间:2017年9月28日
活动地点:马庄完小
主持人:蔡荣英
参加人:张清波
活
蔡荣英老师随机抽取马庄完小三至六年级共计40名学生进行了“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的情感趋向、学习方法等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撰写调查报告。主要存在:学生对语文学习相对缺乏自主性,在运用综合、灵变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学生阅读量少,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等问题。并根据分析进行了合理化的建议: 1.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强化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地位。
2、语文课程的评价要对语文学习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大力加强形成性评价,注重定性评价。除采用传统的测试和作业外,综合采用各种评价手段。
3、充分发挥语文教育中人文因素对学生精神领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审美理念的培养。
4、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置应更多考虑城乡差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
5、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变“满堂罐”的被动为主动学习。且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系统的设计,都应有利于推进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6、各级部门应切实加大教育投资,尤其是现代多媒体方面的,教师也应积极参加现代技术手段的培训。
7、应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8、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把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最主要地位。课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实现语文教育的不断变革和新突破。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17日
活动地点:马庄完小
主持人:张清波
参加人:汪宝新
活
课题组组长对课题组部分成员进行了《追求高效课堂,促进有效学习》的理论讲座分享,从校长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教育观念,开放的教师合作文化与教师共同体,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与课堂调控,教师饱满的教学热情和较强的学科业务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五种“小学优质高效课堂建构的保障条件与策略”和凝练学校文化,建立课堂变革的文化土壤,强化课堂观察与研课,在问题诊断中找准课堂变革的突破口,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激活教师动力,完善课堂即时性评价,实现课堂监控常态化,培养反思的习惯,凝练教师教学风格等五项“实践操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指导。并提出学校努力将已有的改革措施常态化,并采取新的问题诊断方法对课堂现实中的问题继续诊断,由此制定新的行动研究方案,付诸实施。
活动时间:2018年1月11日
活动地点:马庄完小
主持人:陈莉
参加人:汪宝新
活
课题组陈莉老师根据教学实践,分享了《浅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习作案例分析及建议》论文。主要从:小学生写作现状及原因,学生写作案例分析,如何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以下建议:
1、 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其乐于表达。
2、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3、 让作文寓于趣味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
4、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写作欲望。
5、 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6、 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激发起了学生的写作欲望,给他们插上思维的翅膀,放手让他们在广阔的生活蓝天上翱翔,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构思,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教师面对的将不再是一段段单纯的文字,而是一道道充满活力的、有血有肉的、情景交融的各具特色的美丽风景。
活动时间:2018年4月28日
活动地点:马庄完小
主持人:张清波
参加人:汪宝新
活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们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兴趣,仓上镇马庄完小开展了以“争做当代好孩子”为主题的诗歌朗诵、讲故事、主题演讲比赛。在比赛中,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声情并茂,时而结合自己所讲的内容配上恰当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动人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赢得现场阵阵热烈掌声,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文化发展,体现了理想、道德与法制,弘扬了正能量。
活动时间:2018年10月23日
活动地点:仓上小学会议室
主持人:蔡功波
参加人:姜明安
活
课题组蔡功波同志对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进行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兴趣的培养》论文分享,论文着重阐述了以下五方面:
1、 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2、 让学生学会倾听。
3、 让学生在“说”的兴趣中展示个性美。
4、 “读”,抑扬顿挫,读而动情。
5、 让学生在“写”中开拓创造美的空间。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只有激发了听说读写的兴趣,才能打好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才能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为母语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活动时间:2018年11月9日
活动地点:裴家完小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汪宝新
参加人:姜明安
活
课题组汪宝新老师组织举办了“语文素养交流分享会”,让学生们从语文阅读、写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学生兴趣很浓,参与度高,表现欲望很强,活动很成功。之后汪宝新老师做了《浅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与语文核心素养》论文交流,从“在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做了以下经验分享:
1、 精心布置预习作业,对于书写类的作业,尽量让学生少些精写,反对大量抄写,作业书写要美观。
2、 定期开展语文活动,锻炼学生的语文与生活的能力。
还从“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
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进行了如下交流:
1、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为学生推荐金典名作,指导写好读书笔记。
3、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