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1《论语》十二章练习

分类: 语文教学 |
11
《论语》十二章
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愠(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
(3)吾日三省吾身(
(5)人不堪其忧(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知:温故而知新(
(2)之:学而时习之(
(3)而:学而时习之(
(4)其:择其善者而从之(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有朋自远方来
(2)不亦君子乎
(3)可以为师矣
(4)饭疏食,饮水
(5)匹夫不可夺志也
6.填空。
《论语》是_____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撰而成。它以__________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1)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6)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
能力过关
1.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下列加点字与“学而时习之”的“时”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A.吾日三省吾身
C.饭疏食饮水
3.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择其善者而从之
C.下车引之
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B.学而时习之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时习之
5.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人不堪其/忧
6.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后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的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
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C.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
D.士,在春秋时期,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也泛指读书人。本文中就是后一种用法。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匹夫不可/夺志也?
C.学而不思/则罔。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博学而笃志(
传不习乎(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君子慎其处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商:孔子弟子,即卜商,字子夏。“孔门十哲”之一。赐:孔子弟子,即端木赐,字子贡。“孔门十哲”之一。说:谈论。与之化:与之交融(融合),即与芝兰本身的香气融合在一起。化,同化,与……趋向一致
1.解释加点字。
(1)商也日益(_____)
(2)不知其子(______)
(3)如入鲍鱼之肆(______)
(4)赐好说不若己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知其子,视其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子为什么说子夏会一天天进步,而子贡则会一天天退步呢?(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与哪个成语的意思相近?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A【解析】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C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吃饭。D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
3.D【解析】A、B、C三项均为代词。D项是动词,到。
4.D【解析】A.了解/得到;B.指学过的知识/指学问和事业;C.表承接/表并列;D项“习”均译为“复习”。5.B【解析】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人不/堪/其忧;D.择/其善者/而/从之。6.B【解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合称“四书”7.(1)C【解析】A项,匹夫/不可夺志也?B项,
择/其善者/而从之。D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忠实,坚守
(4)孔子指明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只学习而不思考或只思考而不学习的严重危害。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努力学习,刻苦奋斗,又要善于思考,把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学有所获,思有所得。
拓展阅读(1)天天地、日渐、日益
基础积累1.yùn
2.(1)按时
4.(1)懂得
7.(1)人不知而不愠(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可以为师矣(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切问而近思(6)思而不学则殆(7)择其善者而从之
能力过关1.C【解析】“说”通“悦”,喜悦,高兴。2.(1)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2)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3.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参考译文】孔子说: “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智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 (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渐丧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