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试题版)(2022年总第59套)(4)

(2022-09-12 17:52:16)
分类: 语文教学

(二)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周珊珊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向青年发出召唤。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青年应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自信自强,来自于不怕苦、不怕难的积淀。     。任何美好理想,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从湖北襄阳的一名农村青年,到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国人大代表,邮件接发员柴闪闪每一年的建议都与基层劳动者有关;“嫦娥五号”探月取壤的征程上,80后、90后已经成为中坚力量;“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平均年龄34岁,最小的成员出生于1995年。从田间地头到科学前沿,从内地到边疆,广大青年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向阳而生,蓬勃发展。

自信自强,也在于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历练。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舍小家顾大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走的张小娟……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离不开青年的倾力奉献,苦干实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广大青年挺身而出,不畏艰险,甘于奉献,舍生忘死,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自信自强,不仅需要      ,更需要      。苏炳添突破年龄和体能局限,在百米短跑中取得了9秒83的成绩,再次刷新历史;“最美大学生”刘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历练人生的从军梦想;江梦南因一场意外失聪,却不服输,不气馁,努力学习,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广大青年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在各个赛场上书写着奋发有为的新篇章。

民族复兴,使命光荣。广大青年要自信自强,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生活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17日,有删改)

11. 选出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   

A. 文章围绕“广大青年应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这句话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号召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

B. 文章开头以李大钊的名言引入论题,有气势,有力量,给全文奠定了昂扬向上的论述基调。

C.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可以插入文中第段的横线处。

D. 段中“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这四个短语,按照逻辑顺序排列,不能调换顺序。

12. 品读第段文字,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完善中心句。自信自强,不仅需要_____,更需要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乙】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玄共事,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或必能立勋。”大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识鉴》),有改动)

【注释】郗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善:关系友好。苻坚:前秦君主。问晋鼎:图谋夺取东晋政权。梁、岐:指梁州、岐山一带地区。济事:办成事情。履展:鞋履和木展,形容不起眼的小事。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必能神补阙漏,有所广益      

3)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4)大功既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吾昔与玄共事

B. 为营中之事  此推之,或必能立勋

C.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时朝议遣玄北讨

D. 悉以咨  人间颇有异同

15. “/”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16.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17. 甲文中诸葛亮北上伐魏之前,向朝廷举荐了一批文臣武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乙文中郗超力排众议,坚定相信谢玄的能力,这表明他既有先知先觉的本领,同时也有_______(用乙文原语句回答)的胸怀。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台已倾废。磬: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

18. 【甲】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句中的叠词含义丰富,意蕴深厚,请你说说“悠悠”一词中所蕴含的内涵。

19. 【甲】【乙】两首诗词都是通过吊古来抒怀的,但抒发的情感不相同,请具体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王宇

班主任刘老师把高中毕业联欢会放在高考之后。他说,今天的联欢会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也可以讲故事。

我从稀稀拉拉的掌声中站起来,双手使劲攥着皱巴巴的半袖下摆,还是止不住浑身发抖。我啥都不会。我抬起头看刘老师,刘老师也看着我。他的眼睛,平静柔和。

我抬起头,环视教室,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在我身上,这让我很感动。之前,我是讲台上的常客,除了做检讨还是做检讨。同学们习以为常,在各自的座位上忙着完成作业,并不抬头看我,想必也不会听我说什么。

我没有参加中考,是直接保送上高中的。高一期末测试后,我盯着成绩单,刘老师盯着我。刘老师说,这不应该是保送生的成绩。我歪着脖子说,是老师把成绩弄错了。刘老师说,那就让下一次测试来验证吧。结果下一次比上一次更糟糕。我把满心的牢骚与愤懑,传递给静静躺在校园里的一枚石子。我用右手一抛,石子起飞,呼啸声中,砸在树下晨读同学的耳朵上。我看见被砸同学的脸颊上满是血,当时就溜了。保安调取监控视频,反复比对,锁定的目标当然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抬头看教室里的电风扇在疯狂旋转,马上进入状态,做检讨竟然口若悬河。

学校揪出我,就等于揪出了我父亲。父亲从建筑工地赶来,把大小不等的钞票整齐叠放在刘老师办公桌上。父亲说,这是医药费,我给那个受伤的孩子道歉,给您道歉,儿子不乖,给您添麻烦了。说着,父亲伸出黝黑的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紧紧握住刘老师的手。站在一旁的我,仍就歪着脖子。多大点事儿,至于吗?末了,父亲在校门口用长满老茧的手摸了摸我的脑袋,什么也没说,走了。我看见父亲的背影,看着那缀满水泥渣的工服,A心里挺不是滋味。

从那以后,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我成了一个另类,做人不诚实,没担当,逃避责任。刘老师几次有意靠近我,深邃的眼睛里含着鼓励,但我的自信像飘在校园上空的浮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迷上了网络世界。我能躲避校园所有监控探头的追踪,翻过围墙,走出学校,在网吧里叱咤风云。

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期待着我的节目。我再次抬起头,心中涌出最想说的话来。那是高一的第二个学期,临近暑假,天热得厉害。晚餐后,父亲突然来学校找我。父亲带来两罐豆瓣酱,是母亲做的,我最爱吃的。我看见父亲的手黝黑黝黑,长满老茧,深深的裂痕里嵌着永远洗不掉的水泥渣。父亲说,好好吃饭,别饿着。太阳隐去,校园里的灯光把父亲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送走父亲,B我的心里很茫然。

装模作样地上完晚自习,我顿时兴奋起来。轻车熟路地跃上墙头,再踮着脚尖滑向外面的墙脚根,感觉脚下软绵绵的。我闪身一跳,落在路边。墙脚根下坐着一个人,刚才我踩在他的身上了。我想那人肯定是城市里的流浪汉。走了几步感觉不对劲,流浪汉怎么会穿着缀满水泥渣的工服。我猫着腰,凑上去看。父亲披着编织袋,打着呼噜,靠在墙上睡得正香。

C我的心,瞬间崩溃了。

同桌打断了我的故事,站起来,用手指着我说,怪不得从那天晚上开始,你小子像打了鸡血似的啃书本,成绩一个劲儿地往上蹿。

刘老师平静的眼睛里泛着光亮。他说,此处应该有掌声了。

沸腾的教室还没有平静下来,教务主任拿着高考成绩单走进了我们教室,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撑得眼镜翘上了眉头。他不失幽默地对我说,依你的成绩,可以坐着火箭离开我们这个小城市。

我盯着成绩单,刘老师盯着我,默默无语。我趴在刘老师的肩膀上痛痛快快地哭了起来。

泪眼婆娑中,我又一次看见父亲的那双黝黑黝黑长满老茧的手。

(选自《微型小说集》,有删改)

20. 文章的语言质朴而不失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请从下列语句中选取两句,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我从稀稀拉拉的掌声中站起来,双手使劲攥着皱巴巴的半袖下摆,还是止不住浑身发抖。

末了,父亲在校门口用长满老茧的手摸了摸我的脑袋,什么也没说,走了。

刘老师平静的眼睛里泛着光亮。

1)我选第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选第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品读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简要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A.心里挺不是滋味。

B.我的心里很茫然。

C.我的心,瞬间崩渍了。

22. 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23. 作为即将毕业的初中生,相信你读完此文后,一定会有很多的感触和反思。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谈谈文章给你的启示(答出两点)。

五、写作展示(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24. 作文。

在青春的世界里,是什么驱走了你的迷茫,打开你的心扉,让你荡起奋进的双桨?是什么使你相信:枯枝会绽出绿意,沙粒会变成珍珠?

请以“因为      ,我的青春拥抱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25.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唐伯虎小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出了超人的才华,并拜在大画师沈周门下学习绘画。唐伯虎的绘画功底深厚,加上刻苦勤奋的练习,在一年的时间内很快地提高了绘画技艺,沈周经常称赞他。

渐渐地,唐伯虎有了自满的心理,细心的沈周察觉到了。一天,沈周把唐伯虎叫来吃饭。席间,唐伯虎提到自己已经学有所成,希望老师能同意他回家。沈周笑着说:“酒喝多了,有些热,你去把窗子打开吧。”于是唐伯虎上前去开窗,可是怎么也推不动那两扇窗。他这才发现,那窗子竟是老师画的一幅画。唐伯虎脸红了,他走到老师跟前说:“老师,请您原谅弟子的无知,我要留下来继续学习。”

从此,唐伯虎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他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加倍努力地学习画画,终于成了著名的大画家。

要求: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