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舍《开市大吉》赏析

(2022-09-08 13:44:29)
分类: 语文教学

老舍《开市大吉》赏析

我,老王,和老邱,凑了点钱,开了个小医院。老王的夫人作护士主任,她本是由看护而高升为医生太太的。老邱的岳父是庶务兼会计。我和老王是这么打算好,假如老丈人报花账或是携款潜逃的话,我们俩就揍老邱;合着老邱是老丈人的保证金。我和老王是一党,老邱是我们后约的,我们俩总得防备他一下。办什么事,不拘多少人,总得分个党派,留个心眼。不然,看着便不大回事儿。加上王太太,我们是三个打一个,假如必须打老邱的话。老丈人自然是帮助老邱喽,可是他年岁大了,有王太太一个人就可把他的胡子扯净了。老邱的本事可真是不错,不说屈心的话。他是专门割痔疮,手术非常的漂亮,所以请他合作。不过他要是找揍的话,我们也不便太厚道了。

我治内科,老王花柳,老邱专门痔漏兼外科,王太太是看护士主任兼产科,合着我们一共有四科。我们内科,老老实实的讲,是地道二五八。一分钱一分货,我们的内科收费可少呢。要敲是敲花柳与痔疮,老王和老邱是我们的希望。我和王太太不过是配搭,她就根本不是大夫,对于生产的经验她有一些,因为她自己生过两个小孩。至于接生的手术,反正我有太太决不叫她接生。可是我们得设产科,产科是最有利的。只要顺顺当当的产下来,至少也得住十天半月的;稀粥烂饭的对付着,住一天拿一天的钱。要是不顺顺当当的生产呢,那看事作事,临时再想主意。活人还能叫尿憋死?我们开了张。

“大众医院”四个字在大小报纸已登了一个半月。名字起的好——办什么赚钱的事儿,在这个年月,就是别忘了“大众”。不赚大众的钱,赚谁的?这不是真情实理吗?自然在广告上我们没这么说,因为大众不爱听实话的;我们说的是:“为大众而牺牲,为同胞谋幸福。一切科学化,一切平民化,沟通中西医术,打破阶级思想。”真花了不少广告费,本钱是得下一些的。把大众招来以后,再慢慢收拾他们。专就广告上看,谁也不知道我们的医院有多么大。院图是三层大楼,那是借用近邻转运公司的像片,我们一共只有六间平房。

我们开张了。门诊施诊一个星期,人来的不少,还真是“大众”,我挑着那稍点样子的都给了点各色的苏打水,不管害的是什么病。这样,延迟过一星期好正式收费呀;那真正老号的大众就干脆连苏打水也不给,我告诉他们回家洗洗脸再来,一脸的滋泥,吃药也是白搭。

忙了一天,晚上我们开了紧急会议,专替大众不行啊,得设法找“二众”。我们都后悔了,不该叫“大众医院”。有大众而没贵族,由哪儿发财去?医院不是煤油公司啊,早知道还不如干脆叫“贵族医院”呢。老邱把刀子沾了多少回消毒水,一个割痔疮的也没来!长痔疮的阔老谁能上“大众医院”来割?

老王出了主意:明天包一辆能驶的汽车,我们轮流的跑几趟,把二姥姥接来也好,把三舅母装来也行。一到门口看护赶紧往里搀,接上这么三四十趟,四邻的人们当然得佩服我们。

我们都很佩服老王。

“再赁几辆不能驶的,”老王接着说。

“干吗?”我问。

“和汽车行商量借给咱们几辆正在修理的车,在医院门口放一天。一会儿叫咕嘟一阵。上咱们这儿看病的人老听外面咕嘟咕嘟的响,不知道咱们又来了多少坐汽车的。外面的人呢,老看着咱们的门口有一队汽车,还不唬住?”我们照计而行,第二天把亲戚们接了来,给他们碗茶喝,又给送走。两个女看护是见一个搀一个,出来进去,一天没住脚。那几辆不能活动而能咕嘟的车由一天亮就运来了,五分钟一阵,轮流的咕嘟,刚一出太阳就围上一群小孩。我们给汽车队照了个像,托人给登晚报。老邱的丈人作了篇八股,形容汽车往来的盛况。当天晚上我们都没能吃饭,车咕嘟得太厉害了,大家都有点头晕。

不能不佩服老王,第三天刚一开门,汽车,进来位军官。老王急于出去迎接,忘了屋门是那么矮,头上碰了个大包。花柳;老王顾不得头上的包了,脸笑得一朵玫瑰似的,似乎再碰它七八个包也没大关系。三言五语,卖了一针六〇六。我们的两位女看护给军官解开制服,然后四只白手扶着他的胳臂,王太太过来先用小胖食指在针穴轻轻点了两下,然后老王才给用针。军官不知道东西南北了,看着看护一个劲儿说:“得劲!得劲!得劲!”我在旁边说了话,再给他一针。老邱也是福至心灵,早预备好了——香片茶加了点盐。老王叫看护扶着军官的胳臂,王太太又过来用小胖食指点了点,一针香片下去了。

军官还说得劲,老王这回是自动的又给了他一针龙井。我们的医院里吃茶是讲究的,老是香片龙井两着沏。两针茶,一针六〇六,我们收了他二十五块钱。本来应当是十元一针,因为三针,减收五元。我们告诉他还得接着来,有十次管保除根。反正我们有的是茶,我心里说。把钱交了,军官还舍不得走,老王和我开始跟他瞎扯,我就夸奖他的不瞒着病——有花柳,赶快治,到我们这里来治,准保没危险。花柳是伟人病,正大光明,有病就治,几针六〇六,完了,什么事也没有。就怕铺子里的小伙计,或是中学的学生,得了药藏藏掩掩,偷偷的去找老虎大夫,或是袖口来袖口去买私药——广告专贴在公共厕所里,非糟不可。军官非常赞同我的话,告诉我他已上过二十多次医院。不过哪一回也没有这一回舒服。我没往下接碴儿。

老王接过去,花柳根本就不算病,自要勤扎点六〇六。军官非常赞同老王的话,并且有事实为证——他老是不等完全好了便又接着去逛;反正再扎几针就是了。老王非常赞同军官的话,并且愿拉个主顾,军官要是长期扎扎的话,他愿减收一半药费:五块钱一针。包月也行,一月一百块钱,不论扎多少针。军官非常赞同这个主意,可是每次得照着今天的样子办,我们都没言语,可是笑着点了点头。

军官汽车刚开走,迎头来了一辆,四个丫环搀下一位太太来。一下车,五张嘴一齐问:有特别房没有?我推开一个丫环,轻轻的托住太太的手腕,搀到小院中。我指着转运公司的楼房说,“那边的特别室都住满了。您还算得凑巧,这里——我指着我们的几间小房说——还有两间头等房,您暂时将就一下吧。其实这两间比楼上还舒服,省得楼上楼下的跑,是不是,老太太?”

老太太的第一句话就叫我心中开了一朵花,“唉,这还个大夫——病人不为舒服,上医院来干吗?东生医院那群大夫,简直的不是人!”

“老太太,您上过东生医院?”我非常惊异的问。“刚由那里来,那群王八羔子!”

乘着她骂东生医院——凭良心说,这是我们这里最大最好的医院——我把她搀到小屋里,我知道,我要是不引着她骂东生医院,她决不会住这间小屋,“您在那儿住了几天?”我问。

“两天;两天就差点要了我的命!”老太太坐在小床上。我直用腿顶着床沿,我们的病床都好,就是上了点年纪,爱倒。“怎么上那儿去了呢?”我的嘴不敢闲着,不然,老太太一定会注意到我的腿的。

“别提了!一提就气我个倒仰——。你看,大夫,我害的是胃病,他们不给我东西吃!”老太太的泪直要落下来。“不给您东西吃?”我的眼都瞪圆了。“有胃病不给东西吃?蒙古大夫!就凭您这个年纪?老太太您有八十了吧?”老太太的泪立刻收回去许多,微微的笑着:“还小呢。刚五十八岁。”

“和我的母亲同岁,她也是有时候害胃口疼!”我抹了抹眼睛。“老太太,您就在这儿住吧,我准把那点病治好了。这个病全仗着好保养,想吃什么就吃:吃下去,心里一舒服,病就减去几分,是不是,老太太?”

老太太的泪又回来了,这回是因为感激我。“大夫,你看,我专爱吃点硬的,他们偏叫我喝粥,这不是故意气我吗?”

“您的牙口好,正应当吃口硬的呀!”我郑重的说。

“我是一会儿一饿,他们非到时候不准我吃!”“糊涂东西们!”

“半夜里我刚睡好,他们把小玻璃棍放在我嘴里,试什么度。”

“不知好歹!”

“我要便盆,那些看护说,等一等,大夫就来,等大夫查过病去再说!”

“该死的玩艺儿!”

“我刚挣扎着坐起来,看护说,躺下。”

“讨厌的东西!”

我和老太太越说越投缘,就是我们的屋子再小一点,大概她也不走了。爽性我也不再用腿顶着床了,即使床倒了,她也能原谅。

“你们这里也有看护呀?”老太太问。

“有,可是没关系,”我笑着说。“您不是带来自个丫环吗?叫她们也都住院就结了。您自己的人当然伺候的周到;我干脆不叫看护们过来,好不好?”

“那敢情好啦,有地方呀?”老太太好像有点过意不去了。“有地方,您干脆包了这个小院吧。四个丫环之外,不妨再叫个厨子来,您爱吃什么吃什么。我只算您一个人的钱,丫环厨子都白住,就算您五十块钱一天。”

老太太叹了口气:“钱多少的没有关系,就这么办吧。春香,你回家去把厨子叫来,告诉他就手儿带两只鸭子来。”我后悔了:怎么才要五十块钱呢?真想抽自己一顿嘴巴!幸而我没说药费在内;好吧,在药费上找齐儿就是了;反正看这个来派,这位老太太至少有一个儿子当过师长。况且,她要是天天吃火烧夹烤鸭,大概不会三五天就出院,事情也得往长里看。

医院很有个样子了:四个丫环穿梭似的跑出跑入,厨师傅在院中墙根砌起一座炉灶,好是要办喜事似的。我们也不客气,老太太的果子随便拿起就尝,全鸭子也吃它几块。始终就没人想起给她看病,因为注意力全用在看她买来什么好吃食。

老王和我总算开了张,老邱可有点挂不住了。他手里老拿着刀子。我都直躲他,恐怕他拿我试试手。老王直劝他不要着急,可是他太好胜,非也给医院弄个几十块不甘心。我佩服他这种精神。

吃过午饭,来了!割痔疮的!四十多岁,胖胖的,肚子很大。王太太以为他是来生小孩,后来看清他是男性,才把他让给老邱。老邱的眼睛都红了。三言五语,老邱的刀子便下去了。四十多岁的小胖子疼得直叫唤,央告老邱用点麻药。老邱可有了话:

“咱们没讲下用麻药哇!用也行,外加十块钱。用不用?快着!”

小胖子连头也没敢摇。老邱给他上了麻药。又是一刀,又停住了:“我说,你这可有管子,刚才咱们可没讲下割管子。还往下割不割?往下割的话,外加三十块钱。不的话,这就算完了。”

我在一旁,暗伸大指,真有老邱的!拿住了往下敲,是个办法!

四十多岁的小胖子没有驳回,我算计着他也不能驳回。老邱的手术漂亮,话也说得脆,一边割管子一边宣传:“我告诉你,这点事儿值得你二百块钱;不过,我们不敲人;治好了只求你给传传名。赶明天你有工夫的时候,不妨来看看。我这些家伙用四万五千倍的显微镜照,照不出半点微生物!”胖子一声也没出,也许是气胡涂了。

老邱又弄了五十块。当天晚上我们打了点酒,托老太太的厨子给作了几样菜。菜的材料多一半是利用老太太的。一边吃一边讨论我们的事业,我们决定添设打胎和戒烟。老王主张暗中宣传检查身体,凡是要考学校或保寿险的,哪怕已经作下寿衣,预备下棺材,我们也把体格表填写得好好的;只要交五元的检查费就行。这一案也没费事就通过了。老邱的老丈人最后建议,我们匀出几块钱,自己挂块匾。老人出老办法。可是总算有心爱护我们的医院,我们也就没反对。老丈人已把匾文拟好——仁心仁术。陈腐一点,不过也还恰当。我们议决,第二天早晨由老丈人上早市去找块旧匾。王太太说,把匾油饰好,等门口有过娶妇的,借着人家的乐队吹打的时候,我们就挂匾。到底妇女的心细,老王特别显着骄傲。

《开市大吉》:走过最长的路,是骗子的套路

西蒲散人

人的一生中,很难不遇到骗子。有时候真的不是我们太单纯,而是骗子的套路太多了,一套又一套,跟套娃似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套住了。

《开市大吉》是老舍先生的短篇讽刺小说,讲述的是一群江湖骗子合伙开医院骗钱的故事。阅读的时候,我的嘴是咧着的,因为老舍先生的文字实在很生动幽默,还带着点夸张,但又确实刻画出了血淋淋的现实。只要在生活中听过或者经历过骗局的人,看了后都会在心里说:对,骗子就是这样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开市大吉》里骗子的套路。

套路一:虚假宣传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我”、老王、老邱凑钱开了家医院。但其实,这三个人基本上既无医学知识,也无诊治经验,一点知名度没有,开的医院只有六间平房,可以说软件、硬件设施都不达标,靠什么招来病人呢?——只有靠虚假宣传。

首先是打广告:他们在报纸上登了一个半个月的广告,广告词说得很漂亮:“为大众而牺牲,为同胞谋幸福。一切科学化,一切平民化,沟通中西医术,打破阶级思想”,听着就很专业;同时,广告上的医院照片也是假的,不是平房,而是拍的旁边的三层大楼。

其次是找托:为了吸引有钱的病人,主人公们去汽车行租了几辆汽车,把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接来,每天车子在医院里进进出出,亲戚们来来往往,汽车喇叭声络绎不绝,塑造了一片虚假繁荣。

最后又买了块旧匾,上书“仁心仁术”,假装是感激的患者送的。

这让我想到很多莆田系医院。前段时间,我看了一篇关于“莆田系医院发家史”的报道,非常震撼心灵。不少莆田系医院老板,都只上过小学、初中,有些甚至是文盲,他们从走街串巷卖假药发家,有了钱后就敢开医院了,买一些大医院淘汰的设备,招几个不入流的医生,医院里还设了网络部、竞价部和客服部。

这三个部门非常重要。网络部负责构建医院网站,设计们制作精美图片,文案策划们妙笔生花,将医院和医生技术吹得天花乱坠;竞价部门负责投广告,在网络上将医院网址推到搜索首位,每一个在浏览器搜索的病人都能一眼看到,一旦点进去,就成了他们的盘中餐了;而等“鱼”入网后,客服部就大显其能,以徒有其表的专业、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煞有介事的恐吓,唬得病人们连滚带爬地进了莆田医院。

可能有些年轻人会说:莆田系医院早被扒烂了,骗的都是中老年人,我们是不会上当的。然而想想那些虚假繁荣的网红店,门口招了一堆托排队,年轻人们见了,还不是忙不迭地跟着排队?网上天天宣传“女生没有不爱包包口红的,姐妹们买它”、“男孩子一定要有一双好战靴”,这些消费主义的骗局、陷阱,年轻人们还不是美滋滋就跳进去了?

所以啊,套路还是那个套路,不过换汤不换药,骗的是不同类型的人。甭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大家谁也别瞧不起谁,被盯上了,就总有一款套路适合你。

套路二:投其所好

《开市大吉》里,经过一番虚假宣传后,终于有阔佬病人上门了。第一个是得了花柳病的军官,军官好色,于是主人公们投其所好:“两个女看护四只白手扶着他的胳臂,王太太过来先用小胖食指在针穴轻轻点了两下,然后老王才给用针”,喜得军官一个劲说“得劲!得劲!”;后来又来了个养尊处优的老太太,老太太得了胃病,偏偏爱吃硬的、荤的,大医院不让她吃,老太太一顿牢骚,住了两天就出来了,于是主人公们为了赚钱,不仅跟着老太太抱怨正确的治疗方法,还任由老太太胡吃海塞,丝毫不顾惜病人的身体。

其实,投其所好是骗子们很经典的一个套路。正如如今不少中老年人,一而再、再而三被保健品公司骗,无论家人怎么劝都不听,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保健品公司抓住了他们的心理,投其所好。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传媒公司上班,公司所在的大厦里,就有一家卖保健品的。他们每个星期都会举办好多讲座,附近的大爷大妈们争先恐后过来听,将电梯都挤满了。有时候我们上班都挤不上电梯,常常迟到,大厦里上班的人们都怨声载道。

有一次我下班晚了,坐电梯回去,有一个大妈也正好听完讲座回家。她跟我聊天,我问她:“阿姨,你们为什么总来听这个讲座啊?”

大妈说:“来的人,每个人发四个鸡蛋,白拿的东西,干嘛不来!再说啊,我们这些老年人,在家里待着太无聊了,就想出来走走;那些卖保健品的年轻人都可好可热情了,我在那坐一天,他们也不嫌烦,一个劲拉着我说话;我回去了,他们还常常打电话关心我的身体,比我儿子女儿都关心我!”

我又问她有没有买他们的保健品,没想到,大妈在这方面居然斥了巨资。大妈说:“开始只是来看看,不想买的。但是听得多了,觉得他们的东西真的好,真的有用,而且我来了这么多次了,总不买也对不起人家嘛。”

很显然,这些卖虚假保健品的,就是看重了老年人贪小便宜、孤独寂寞,于是投其所好,免费发礼品、又无微不至地关心,老人们怎么能不中圈套呢?

套路三:拿住要害

《开市大吉》里第三个阔佬病人,是个得了痔疮的小胖子。专门负责割痔疮的老邱没给人家打麻药,直接一刀下去;小胖子疼得直叫唤,老邱就说打麻药要加钱;打了麻药后,老邱又说小胖子的痔疮有管子,割管子要再加三十块。老邱拿住了要害往下敲,小胖子不掏钱能怎么办?总不能割了一半不割吧?

上大学时,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就遭遇过类似的经历。有一天,她去逛街,遇到一家美容院发传单,说免费做面膜,女同学就去了。结果到了那里,只给做一半脸,另一半想做的话,就得交五百块钱。不交?行,做了的那半张脸上的面膜你根本洗不掉,就顶着阴阳脸回去吧!最后同学没办法,只好乖乖交了五百块钱,回来后悔得捶地大哭。

不得不说,骗子们的套路实在太深了,不是我们太天真,是骗子骗我们太认真。大概普通人走过最长的路,就是骗子的套路。我们能怎么办呢?只能吃一堑长一智,最后在吃堑的道路上越吃越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