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粟裕与陈赓关系如何?两大将相交莫逆,粟裕还曾主动为陈赓担责(3)

(2022-08-22 17:39:44)
分类: 历史社会

194712月,在毛主席的规划之下,并肩作战的陈赓和粟裕终于有机会见面。当时,为打破蒋介石率先击破了位于大别山刘邓大军的计划,毛主席命令粟裕和陈赓大军一起,沿平汉路向南直迫武汉

而为了便于指挥,毛主席还指令粟裕统一指挥两支部队,陈赓因此成为粟裕的直属部下。

两军集结在一起之后,在粟裕的指挥之下,大军发起平汉等多场战役,攻克了包括许昌在内的50多座重镇,一举打破了国民党的战略图谋。

而陈赓和粟裕在见面之后一见如故,陈赓说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以前光听说粟裕如何厉害,今日一见果然了得。而粟裕则保持了自己一贯的谦逊,直说陈赓了不起。

两军会师之后,也秉持了军事主官的融洽。例如,在取得战斗胜利分配战利品时,两支部队不但没有因为战利品发生矛盾,反而互相推让。 

而且,陈赓和粟裕两个人不但脾气相投,就连军事指挥也不谋而合。例如,在淮海战役中,在围歼黄维兵团的双堆集战斗之中,由于国民党工事严密,火力强大,解放军进攻受挫。率部参加战斗的陈赓随即学习粟裕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方式,改野战攻击为近迫作业。

期间,虽然有人要求加快攻击,但是,最了解战场情况的陈赓并未改变作战方式,仍坚持迫近作业。这一战法,也得到了粟裕的认可和支持。最终,黄维兵团被全部歼灭,解放军取得了辉煌的大胜。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粟裕在战争年代所立下的辉煌战果,因此,19519月,毛主席决定调粟裕到总部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但是,当周总理和朱老总向粟裕传达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时,一贯谦逊的粟裕却推荐了陈赓担任副总参谋长,因为,他认为陈赓比自己更为合适。虽然粟裕的这一推荐并没有被认可,但是也可见粟裕对于陈赓才华的惺惺相惜。 

而担任副总参谋长并主持作战之后,粟裕仍未忘记陈赓。当时,解放军急需办一所高水平的军事工程学院。而对于这所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人选,粟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陈赓。

为此,粟裕专门向毛主席提议,调仍在朝鲜战场的陈赓回国,这一建议被毛主席认可。也因此,陈赓从朝鲜战场赶回国内,成为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也就是哈军工的第一任院长。

而到了195410月,粟裕担任总参谋长之后,陈赓更是兼任了副总参谋长,两个人搭起了班子。而深知陈赓才华的粟裕,对于陈赓更是十分信任。

粟裕不但让陈赓接管了自己担任副总参谋长时的职责,分管作战,而且,每当自己有事不在总参时,还经常指定陈赓代理总参谋长的职责,替他主持工作。 

甚至,粟裕还曾主动为陈赓担责。当时,正值中苏蜜月期间,有一次,粟裕要求总参出面宴请苏联专家。而就在这时,许世友的华东军区打报告,要给一个师进行嘉奖。

新华社则准备发表这一消息,但是,根据规定,这样的报道是需要审查的。新华社因此将电话打到了作战部,然而,由于当时的作战部代部长王尚荣等人正在宴请苏联专家,因此,王尚荣要求新华社将新闻稿送到陈赓副总参谋长审阅。

当时已经是晚上,由于战争期间多次负伤,陈赓的身体并不佳,已经躺下休息,被叫醒后陈赓听说稿件是经过作战部同意后送来的,他以为作战部已经看过了,就说道:既然作战部看了,就可以了。

新华社因此第2天发布了这则新闻,但是,看到这个新闻之后,当时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少奇打电话给粟裕:中央军委已经有过决定,对师级以上单位的表扬,只有军委才有这种权力,大军区级无权批准。要求粟裕查询原因。 

粟裕在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陈赓表示要承担责任。但是,粟裕并没有让陈赓等人担责,他表示,他是总参谋长,应当由他承担责任。

最终,这件事情还是皆大欢喜的,刘少奇副主席知道事情原委之后表示:你们这种精神很好,今后注意就行了。

所以,粟裕和陈赓两人在总参谋部搭班期间,不但私人感情很好,工作也十分顺利,当时,同样担任总参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就曾回忆到:粟裕同志任总长的时候是总参最好的时候,也是我心情最愉快的时期。也可以说,是军队建设最好的时期。

而两个人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平常,1958年粟裕被批评并靠边站时,陈赓也是少数仗义执言的人。当时,粟裕被批评不会打仗时,陈赓在会上说道:粟裕根本不会打仗?那么,在中国还有谁会打仗?请他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19612月,在上海疗养期间,粟裕和陈赓终于有足够的时间见面,两个人还经常一起聊天。然而不幸的是,一个月之后,由于心脏病突然发作,陈赓去世。悲痛万分的粟裕不顾体弱,到医院送了陈赓一程。

粟裕与陈赓关系如何?两大将相交莫逆,粟裕还曾主动为陈赓担责(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