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与陈赓关系如何?两大将相交莫逆,粟裕还曾主动为陈赓担责(1)

分类: 历史社会 |
粟裕与陈赓关系如何?两大将相交莫逆,粟裕还曾主动为陈赓担责
鸢飞九天
2021-10-18 22:43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三年解放战争期间,曾担任华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元帅,有一次对毛主席说:我认为,我党20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前进。
从陈毅的这段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在他的心目中,这5个人就是解放军军事才华最高、功绩最大、战果最为辉煌的“五虎将”。而毛主席对于陈毅的这一观点十分赞同,他回复到:所见甚是,完全同意。
在陈毅元帅和毛主席心目中的“五虎将”中,彭德怀、刘伯承和林彪三人后来都被授予元帅军衔。而剩下的两个人则比较特殊。
因为,无论从职位还是资历来看,两个人比之前面的三位元帅都有所差距,但是,如果单论军事才华和功绩,这两个人却丝毫不弱,他们正是名列开国十大将之列的陈赓和粟裕。

粟裕和陈赓在天安门(右二)
其实,这两大将不仅仅在解放战争时期功绩显赫,战果辉煌。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毛主席和党中央在选择与美国作战的志愿军统帅之时,这两个人也在考虑之列。
当时,有资格并有能力指挥大兵团作战,率领志愿军入朝参战的一共为6个人,分别为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以及陈赓。这6个人具有大兵团作战指挥经验的将领之中,依然只有粟裕和陈赓两个大将,其他都是元帅。
那么,作为十大将之中战功最为显赫的两大将,粟裕和陈赓的关系又如何呢?
陈赓与粟裕之间的性格截然不同。作为解放战争时期表现最为出色的解放军将领,有“战神”之称的粟裕的性格特点,其实与解放军另一个天才将领林彪颇为相似。
两个人都身材消瘦,沉默寡言,不抽烟不喝酒,平时除了工作也很少与人闲谈交流。两个人性格都偏沉闷,最喜欢的就是对着地图研究。而个人的业余兴趣爱好更是少到几乎没有。
而陈赓却截然不同,陈赓反应敏捷,幽默诙谐,且心胸宽广,正是得益于他的这种性格,陈赓的人缘极好,几乎和任何人都能交上朋友。陈赓的儿子陈知非就曾回忆道:父亲陈赓很爱和别人开玩笑。
而且,陈赓开玩笑的对象甚至有毛主席。在抗战期间,有一次毛主席在延安陕北军政干部大会上正在做报告,台下听讲的陈赓突然站了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走上了主席台,将毛主席放在桌上的茶杯端起来一饮而尽,喝完还笑着对毛主席说:口渴了,借主席的水润润喉。
陈赓的这一举动,令台上台下轰然大笑,就连毛主席也跟着笑了起来。
还有一次,陈赓和陈锡联前往朱老总家去拜访,而这时,陈赓一眼看见了朱老总住所旁边种了一颗苹果树,看着满树的苹果,顿时馋了,于是和陈锡联商量,将苹果树上的苹果全部摘了下来,然后让陈锡联去敲门。
当朱老总一出来,陈赓立刻假装震惊到:“哎呀,老总,你们家的果子都熟透了呀,落了一地啊”。朱老总素来大方,虽然心知两个人的小计谋,还是摆摆手对陈赓说:“那你们就拿去吃吧”。这话正中陈赓和陈锡联下怀,两个人高兴地抱起果子就往家跑。
因此,陈赓的诙谐幽默,爱开玩笑,几乎党内皆知,是著名的“开心果”。他的性格,与沉默寡言的粟裕截然不同。然而,两个人却从未因性格不同而有所生疏,相反,两人相交莫逆,关系极好。
陈赓是1904年生人,比1907年出生的粟裕要大三岁,但是,陈赓入党的时间却比粟裕早了更多。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2年,1922年12月,陈赓就在毛主席、蔡和森等人的影响之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黄埔军校成立之后,1924年5月,陈赓又加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著名的天子门生——黄埔军校一期的学员。所以,陈赓不但党龄极高,而且,还是根儿红苗正、接受过正规军校教育的将领。
粟裕却截然不同。粟裕没有机会如同林彪、陈赓一样进入军校学习。他的军事能力,与毛主席完全一样,完全是在残酷的战争中一点点自学成才的。
而粟裕与陈赓最早相识的机会,是在南昌起义时。两个人都参加了这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1枪的起义。当时,粟裕是起义总部的警卫班班长,而陈赓的职位稍高,担任起义军的营长。
然而,由于起义的部队很多,两个人又都只是低级军官,所以,在南昌,两个人未曾有机会见面,也没有机会结识。南昌起义部队撤出南昌转战各地的过程中,两个人还不约而同地受了伤。
陈赓的运气较为糟糕,在起义军南下广州的过程中,他在会昌战斗之中身负重伤,最危险时几乎濒临死亡。
起义军在潮汕受挫之后,陈赓更是离开部队,历尽千辛万苦,潜入党中央所在的上海治伤。伤好之后陈赓留在了上海,化名王庸,进入了大名鼎鼎的中央特科,开始领导隐蔽战线的工作。
之后,陈赓更是辗转多地。1931年9月,陈赓被中央派往鄂豫皖苏区,并先后在红四方面军担任团长和红12师师长等职。
也正是在红军队伍之中,陈赓终于有机会展现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华。在鄂豫皖苏区的作战之中,陈赓率部队屡立战功,开始在军事斗争中崭露头角。
然而,陈赓的运气实在太过糟糕,在与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之中,他在新集西北胡山寨战斗中身负重伤,而且,由于当时红军医疗条件有限,不得不离开队伍,再次秘密进入上海就医。
而粟裕虽然也在南下广东的途中受伤,但是伤势没有那么严重。因此,他一直留在部队,并最终随朱德一块上了井冈山。
但是,进入朱毛红军队伍后,粟裕的运气也变得糟糕起来。在中央红军之中,粟裕虽然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华,但是却多次身负重伤,这极大地妨碍了粟裕军事才华的施展。
这也正是粟裕与林彪一块儿上的井冈山,两人地位在红军中产生差距的原因之一——粟裕负伤的次数太多,不得不多次离开部队休养,同时,频繁的负伤也妨碍了粟裕充分展现自己的军事才华。
1933年5月,陈赓在先后辗转上海、鄂豫皖苏区之后,终于来到粟裕所在的中央苏区,并担任红军步兵学校校长。而此时,粟裕的职位为红七军团参谋长。
但是,由于战事频繁,尤其是第5次反围剿形势十分不利,两个人依然只是闻名,没有机会见面。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时,粟裕更是早与寻淮洲等人一起率领红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军,离开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