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标点符号

分类: 语文教学 |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标点符号
学校: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1.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段,文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处是(
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了床。微弱的晨光打在床上,妈妈就作死般把我叫起来,迷迷糊糊中跟着家人开始了爬山之行
A.。 B., C.。 D.?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
C.“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化的美景真多,大熊山呀、三联峒呀、紫鹊界呀……等,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游玩。
B.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踏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C.“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D.要在新化春田建机场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机场将何时建成通航?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A.分号
C.分号
5.下列依序填入横线处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
A.“。”
C.“”。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C.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D.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推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B.丁真真实而纯粹的眼神来自哪里?——和山川牛群为伴的父母,有着高山大地般的纯朴和信念,滋养了少年一尘不染的心。
C.新冠病毒肆虐期间,“直播带货”有效解决了实体店顾客大幅减少,商品滞销的问题,一批“大流量”带货主播创造了惊人的销售业绩。
D.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展现了中年女艺人自信又充满斗志的一面,给当下职场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8.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这些特有的景观,也预示了深秋的来临。
B.寒露前后,在北京、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赏红叶的好去处,每年都吸引大批游人前来观赏。
C.寒露时节,各地秋色斑斓、美不胜收,且与重阳节时间相近,因此,登高赏红叶成了秋季旅游的“重头戏”。
D.民谚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立冬这天以美食进补,犒劳自己的同时抵御寒意,称为“补冬”。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B.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到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C.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10.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里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C.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D.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须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11.下列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各地组织开展《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游客纷纷走进革命纪念馆瞻仰英烈,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B.齐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旅游价值,它比欧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长雅典壁垒早200余年,比秦长城早400余年,堪称“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
C.会议强调要坚持办实事、守初心,站稳人民立场。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增进民生福祉的情怀,多做“雪中送炭”的民生服务保障,努力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D.朱彦夫,山东沂源人。全国模范伤残军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首位“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获得者,被誉为“永远的战士”“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良莠不齐,所以老师辅导起来很伤脑筋。——此句成语使用无误。
B.电影《你好,李焕英》讲述的是刚考上大学的贾晓玲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触摸年轻的父母。——此句无语病。
C.“今诸生学于太学”中的“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此句表述正确。
D.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利哈乔夫《论教养》)。——此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13.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者“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一点儿吧?
A.逗号
C.顿号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京沪高铁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将建的众多铁路专线中最主要的一条,以后京广、京哈、沈达、陇海线也将相继建设。
B.意想不到的微笑,在童老师的眼底一闪:“好,问得好,这说明你们已经掌握这些知识了。”
C.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D.人生百年,是为个人的名利而苦苦钻营?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不懈奋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这所美丽的乡村小学规模不大,全校只有四、五百学生。
B.我们练书法要注意字体特点:楷书要横平竖直,结构方正。行书讲究点化萦带,笔意活泼。草书则笔画连绵,结构简省。
C.家乡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渐渐模糊不清了。
D.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1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令出如山》《生死阻击》《坚强防线》……最近,六集纪录片《同心战“疫”》的播出,感动了国人。
B.“作为一名军事医学科研人员,我特别希望我们这艘科研‘战舰’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说,“我和团队将为此继续奋发努力,不负使命、不负时代。”
C.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呢,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
D.《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下面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中途先走叫“失陪”。
B.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王右丞集》的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籍贯式和官职式。
C.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这句话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D.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1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首歌谣,不但口头唱,还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指使用纸和笔以前的时代而言)。这样,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
B.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坐在人群中央的地上,前腿劈开,浑身发抖——原来是一条白毛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斑。
C.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D.“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19.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这样的做法,我们是应该支持呢?还是应该批判呢?
B.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井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来。
C.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D.“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2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的主色包括霞光红、迎春黄、天霁蓝、长城灰、瑞雪白。
B.“光辉的理想像明冲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
C.他称赞了我的作品,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D.《玄秘塔碑》所以成为书法范本的因素:其一,具有楷书点画、构体的典范性;其二,承上启下,成为唐楷的极致;其三,字如其人,柳公权高尚人品为后人崇仰。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标点符号
学校: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1.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段,文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处是(
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了床。微弱的晨光打在床上,妈妈就作死般把我叫起来,迷迷糊糊中跟着家人开始了爬山之行
A.。 B., C.。 D.?
【答案】C
【解析】C.联系上文“清晨活力十足,开始时还能够赶得上妈妈的脚步,渐渐地便慢了下来,我时不时往山顶望了望”可知:“我”慢慢没了力气,不想再登山,而望着山顶看到距离遥远,内心感叹;在“怎么那么远啊”结尾,应用“!”并非“。”;故选C。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
C.“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化的美景真多,大熊山呀、三联峒呀、紫鹊界呀……等,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游玩。
B.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踏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C.“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D.要在新化春田建机场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机场将何时建成通航?
【答案】C
【解析】A.并列名词均带上了语气助词时,用逗号,顿号改为逗号;省略号不能与“等”连用,去掉“等”;
B.分号使用不当,应改为逗号;
D.虽有疑问词“何时”,却没有疑问语气,应把问号改为句号;
故选C。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A.分号
C.分号
【答案】B
【解析】“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是语段的总起,句意完整,所以处用句号;“大学”是著作名称,是“四书”之一,处应添加书名号;后面的内容是“这样说”的具体内容,“这样说”为总起,所以此处应填冒号;“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是句中短暂停顿,与“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一起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用逗号。故选B。
5.下列依序填入横线处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
A.“。”
C.“”。
【答案】C
【解析】处“矮子”一词是对小山的形象化描述,应用引号,此处句意完整,句末应加句号;处是第五军团与第八军团的简称,中间用顿号;处后面“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是“叹息”的具体内容,所以此处用冒号;“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是自我发问,处应使用问号。
故选C。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C.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D.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推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答案】D
【解析】D. 语句是完整引用,句末的问号应该在引号内。故选D。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B.丁真真实而纯粹的眼神来自哪里?——和山川牛群为伴的父母,有着高山大地般的纯朴和信念,滋养了少年一尘不染的心。
C.新冠病毒肆虐期间,“直播带货”有效解决了实体店顾客大幅减少,商品滞销的问题,一批“大流量”带货主播创造了惊人的销售业绩。
D.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展现了中年女艺人自信又充满斗志的一面,给当下职场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答案】C
【解析】C.有误。“实体店顾客大幅减少”和“商品滞销”是句子内部的停顿,应用顿号。因此,这里应把逗号改为顿号。
故选C。
8.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这些特有的景观,也预示了深秋的来临。
B.寒露前后,在北京、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赏红叶的好去处,每年都吸引大批游人前来观赏。
C.寒露时节,各地秋色斑斓、美不胜收,且与重阳节时间相近,因此,登高赏红叶成了秋季旅游的“重头戏”。
D.民谚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立冬这天以美食进补,犒劳自己的同时抵御寒意,称为“补冬”。
【答案】B
【解析】B.“在北京”是表示处所的状语,“北京”与后面的“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并不形成并列关系,故“在北京”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故选B。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B.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到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C.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答案】D
【解析】A.本句是陈述句,不是疑问句,所以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B.“三、四百米”是表示约数,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C.“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引用的话,第一个句号应该在后引号的里面,表示括号内句意的完结。
故选D。
10.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里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C.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D.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须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答案】D
【解析】“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间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故选D。
11.下列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各地组织开展《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游客纷纷走进革命纪念馆瞻仰英烈,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B.齐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旅游价值,它比欧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长雅典壁垒早200余年,比秦长城早400余年,堪称“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
C.会议强调要坚持办实事、守初心,站稳人民立场。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增进民生福祉的情怀,多做“雪中送炭”的民生服务保障,努力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D.朱彦夫,山东沂源人。全国模范伤残军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首位“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获得者,被誉为“永远的战士”“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答案】A
【解析】A.“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名称,应使用双引号,不能用书名号;
故选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良莠不齐,所以老师辅导起来很伤脑筋。——此句成语使用无误。
B.电影《你好,李焕英》讲述的是刚考上大学的贾晓玲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触摸年轻的父母。——此句无语病。
C.“今诸生学于太学”中的“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此句表述正确。
D.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利哈乔夫《论教养》)。——此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答案】C
【解析】A.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对“学生”不能用良莠不齐,对象用错;
B.缺宾语,在“父母”后面加上“的故事”;
D.括号及里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出处的注释,故应放在句号后面;
故选C。
13.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者“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一点儿吧?
A.逗号
C.顿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第处“无边无垠”与“坦荡如砥”是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因此两者之间应该用“逗号”。第处“也许是‘雄壮’”和“也许是‘伟大’”是并列成分,停顿时间较长,两者之间应该用“逗号”。“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与前句是转折关系,因此第处应该用分号。“单调”是对于前面“另一种的味儿”的具体解释,因此第处应该用破折号。
故选A。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京沪高铁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将建的众多铁路专线中最主要的一条,以后京广、京哈、沈达、陇海线也将相继建设。
B.意想不到的微笑,在童老师的眼底一闪:“好,问得好,这说明你们已经掌握这些知识了。”
C.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D.人生百年,是为个人的名利而苦苦钻营?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不懈奋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答案】D
【解析】D.标点使用有误,从整体看,句子没有疑问的语气,而是陈述语气,应把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故选D。
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这所美丽的乡村小学规模不大,全校只有四、五百学生。
B.我们练书法要注意字体特点:楷书要横平竖直,结构方正。行书讲究点化萦带,笔意活泼。草书则笔画连绵,结构简省。
C.家乡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渐渐模糊不清了。
D.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答案】D
【解析】A.“四、五百”不用顿号;
B.楷书、行书、草书三者为并列关系,将前两处句号改为分号;
C.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应删去省略号;
故选D。
1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令出如山》《生死阻击》《坚强防线》……最近,六集纪录片《同心战“疫”》的播出,感动了国人。
B.“作为一名军事医学科研人员,我特别希望我们这艘科研‘战舰’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说,“我和团队将为此继续奋发努力,不负使命、不负时代。”
C.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呢,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
D.《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答案】C
【解析】C.有误,“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呢,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属于连续发问,句末都应用句号。故选C。
17.下面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中途先走叫“失陪”。
B.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王右丞集》的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籍贯式和官职式。
C.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这句话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D.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答案】B
【解析】A.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
C.倒装句中的问号或者感叹号应置于句末,应改为: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D.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此句表现老百姓因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而高兴,不符合语境;
故选B。
1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首歌谣,不但口头唱,还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指使用纸和笔以前的时代而言)。这样,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
B.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坐在人群中央的地上,前腿劈开,浑身发抖——原来是一条白毛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斑。
C.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D.“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答案】C
【解析】C.“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三个词是承接关系,中间应用逗号隔开,而非顿号;故选C。
19.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这样的做法,我们是应该支持呢?还是应该批判呢?
B.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井然有序,文章才能立得起来。
C.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D.“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答案】B
【解析】A.选择问句中,选择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将“我们是应该支持呢”后边的问号改为逗号;
C.“……等”重复使用,去掉其中一个;
D.“他说道”后边的冒号改为逗号;
故选B。
2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的主色包括霞光红、迎春黄、天霁蓝、长城灰、瑞雪白。
B.“光辉的理想像明冲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
C.他称赞了我的作品,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D.《玄秘塔碑》所以成为书法范本的因素:其一,具有楷书点画、构体的典范性;其二,承上启下,成为唐楷的极致;其三,字如其人,柳公权高尚人品为后人崇仰。
【答案】B
【解析】B.引号中的句子是完整引用,第一个句号应在下引号之前;“三、四遍”错误。这里的遍数是约数,中间不用顿号。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