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第37套)

分类: 语文教学 |
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第卷1至6页,第卷7至8页。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S亳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阅读题,共63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完成1-3题。(10分)
材料一:
国家速滑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有着绚丽、通透的外观。外墙面由低到高盘旋成22条飘逸的丝带,就像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因此又得昵称“冰丝带”。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冰丝带”独特的魅力吧!
国家速滑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屋面的索网采用国产高钒密闭索,索网结构平面投影尺寸约198米x124米。研发者首创了复杂张力结构综合形态分析方法,用钢量约为传统屋顶的1/4。这是国产高钒密闭索在国内国家级大型场馆中首次成功应用。
国家速滑馆的幕墙是场馆的一大亮点,外立面二层以上为高工艺曲面幕墙系统,由3360块玻璃单元组成。幕墙玻璃面板采用半钢化双超白双银低辐射双夹胶中空玻璃。每块曲面玻璃尺寸、弧度都不相同。3360块独立的曲面玻璃通过机械配合,严丝合缝地嵌入160根S形钢龙骨打造的框架中。
国家速滑馆采用了CO2 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采用这项技术,环保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使用相同数量的制冷剂的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制冷剂碳排放的2385倍。二氧化碳制冷的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二氧化碳制冷产生的余热回收后提供70摄氏度热水可用于生活热水和除湿再生等。
与既有体育馆在硬件运行维护、防疫管理等领域增加技术设备体现“智慧化”不同,国家速滑馆将场馆打造为拥有“超级大脑”的智慧化场馆,“智慧化”成为覆盖赛事保障、赛后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核心关键词。“超级大脑”已接入36个系统,近10万点实时数据。“超级大脑”作为神经中枢系统连接着速滑馆的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动力系统、运动系统。在“超级大脑”的加持下,国家速滑馆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感觉、会呼吸、有记忆、会思考。(摘自2021.12.19 央视新闻频道)
材料二:
物质存在三种不同的相态:气相、液相以及固相。而超临界状态则是气液两相的分界线消失的一种特殊状态。当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它同时存在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也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国家速滑馆正是应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达到了绿色制冰目的。在这个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是怎样直冷制冰的呢?
二氧化碳气体被吸入压缩机,经过机械压缩后跨越临界点成为了高温、高压的超临界滤体;高温二氧化碳流体被送入热回收器,流过被冷水包裹的管道迅级降温后最终跌下临界温度成为液态;通过节流阀膨胀后,液态二氧化碳的温度大幅度降低到-20°C;液态低温二氧化碳经过液体循环泵被均匀输送到埋设在场馆冰面之下的蒸发盘管中,通过发给冰面提供所需的低温。经过研究人员测算,国家速滑馆的二氧化碳制冰系统每年可以节省约180万度电。(摘编自2022.02. 02 观察者网)
1.国家速滑馆的独特魅力体现在哪四个方面?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2材料一中划线句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分)
3.根据材料二,请分条概括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四个步骤,每条不超过15字。(3分)
罗大地是一个好学生,勤奋,踏实。老师们讲题时,总会多看他两眼,同学们也喜欢他。老师们经常跟他说:“大地, 我看看你的白马题。”白马题,就是那种有挑战性的难题,爱学习的同学特别喜欢做。同学们为了多跟大地聊上几句,课间也常跑到他桌前请教。大地在座位上坐着,总是直直的身子,不慌不忙,一副淡定的模样应对老师的关心和同学们的请教。
春日和煦的阳光爬上教室铝合金窗台,透过玻璃,毫不吝啬地洒到大地两三寸长黑黑的发上。大地抬头看黑板,阳光灿烂地伏在他脸上,白皙的皮肤,饱满的额头,英气的剑眉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名少年显得特别帅气。
学校举行班级文化建设比赛期间,班里换了个年轻的女班主任,她个子不高,有一双大眼睛。新班主任平常很喜欢花草,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时,自掏腰包买了一堆花花草草装点教室。讲台放一盆多肉,几处窗台有吊兰、玉树、虎皮兰、长寿花等,每一盆花都安排专人理。新班主任把教室打扮得像花园,手里还剩一盆对对红,眼看没地方搁,又陡然发现罗大地旁的饮水机处还有空间。她托着这盆刚冒出黄绿芽的对对红,对大地说:“罗大地,这你负责了啊!”
大地很意外,以前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他一般只负责学习,很少被安排其他活儿,一时竞愣住了。班里同学此时真诚地异口同声道:“老师,他是学霸,不负责这个!”新班主向同学们摆摆手,示意大伙安静,然后看着直愣愣的大地,微笑着说:“这是对对红,多浇水,如果养得好,开出的花会特别美。可以吗?”
大地接过花盆,心里仿佛涌进一束温暖的光,痒痒的,他似乎找回了久违的激动和兴奋。
大地依然是一副淡定的模样,只是在课间时,他很少像先前那样久坐,而是多次去给他负责的花浇水。
大雪纷飞的日子,教室内暖气充足,温暖如春。大地负责的那盆对对红,早已长出一片片流油的绿叶。叶片都是两侧对生,先端渐尖,如一柄柄出鞘的青剑,亦如大地那一对好看的剑眉。两叶中间也长出了高矮不一肥粗直溜的茎。离考试还有三周的时候,大地于某个课间给绿叶擦拭灰尘时,发现那些茎顶端竟都一左一右鼓出了大花苞。大地的身体里瞬间灌入一股热流,心里充满期待。
可突然有一天,大地没来学校。班里女生们在上午第一节课一上课就发现了,然后议论纷纷,“大地怎么没来上课?”“罗大地怎么没来?”有几个胆大的,按捺不住,跑去问班主任,得到的答复是:“哦,罗大地请病假一天。”“哎,吓死我了,还以为罗大地又转学了呢,他那么优秀!”
原来大地受伤了。他躺在家里那张高低铺的下铺上,这原本是他弟弟小地的床。大地右胳膊裹着臃肿的纱布,身体依旧笔直,左手举着一本书,淡定地看着。小地躺在上铺,略有惋惜地说:“哥,今天一天的课程我得落下了。”“不着急,你先看我昨天的笔记,我有课表,等我看完这本书再给你讲今天的,很快。”罗妈在厨房撕大白菜、泡粉条,听见哥俩对话,赶紧探出半个身子:“小地,让你哥休息!大地,你也别看了,眯会儿。”
罗父挤进哥俩的房间,头顶险些碰到那根旧灯管,房间有那么一会儿暗了下来。“大地,以后得注意!公交车上那么多人都没去夺那醉汉的刀,你原来从不逞强,现在可倒好……小地,你下来活动活动,今天化验单上的尿蛋白降了,大夫说这两个礼拜先不用去医院……”
罗父走后,大地忽然想起什么,赶紧小声地对小地说:“有了,明天你去上课!”小地兴奋地爬起来,把头向下吊着:“可以么?!”“没问题,我會的你都会。记住,少说话,还有……那一盆对对红,回来告诉我开花没……”大地对小地胸有成竹地嘱咐着。
放学了,罗父罗母还在工地上紧张地忙碌着。这些年来,他们已记不清换了多少个工地,转了多少个城市。小地书包没放下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地:“开了,开了!开得真大,红艳艳的,有六对,像大喇叭!”
大地激动地丢开手中的书,从床上腾地坐直。
“哥,明天我还想去。”
“行。这事得告诉班主任,还有爸妈。”
“你说呢?”
……
大地和小地是双生子。小地因先天性肾病,已休学一年有余。(选自《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22年2月,有删改,作者高火花)
4.罗大地是好学生,他具有哪些良好的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5.为什么大地接过花盆时,心里会涌进一束温暖的光,似乎找回了久违的激动和兴奋?(3分)
6.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何作用?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 分)
7.如果给本文拟一个题目,你认为下列两个题目哪个更好?请结合文本说明选择的理由。(4 分)
题目一:对对红
二、古诗文阅读。(31 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17分)
[甲]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清·刘开
贤于已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已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已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 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旁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已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已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 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旁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B.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旁以臆度/如显/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旁/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D.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旁/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A.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贤于已者,问焉以破其疑。
D.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10.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写法不拘一格。甲乙丙三文郁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抒发高雅的情趣。
B.甲文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C.乙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人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D.丙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后面几段主要阐明了“问”的重要性。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8 分)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 分)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13题。 (8分)
居竹轩
元·倪瓒
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阶前进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
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12.请简要赏析第二联中“侵”“覆”两字的妙处。(4 分)
13.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现了屋主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三)古诗文默写。(6 分)
14.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 分)
(1)
(2)夜来城外一尺雪,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15-16题。
甲
这A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投奔他的,若高若低,一无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不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节选自《水浒传》)
乙
B自此只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阔学堂的书客,就天几本旧书,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阴树下看。(节选自《儒林外史》)
丙
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座,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他就是你一直要想见的人,”彭德怀又补充说,“他要你去访问他的部队。他叫C。”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C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除了他曾经在湖北一个窑场做过工,外界对他很少了解。(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6.班级举办“读名著,评人物”读书交流活动,请你从上面材料写到的A、B、C三个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下列语段中划线句子再续写两句话,对人物进行评价。要求:要有人物具体事迹,语言简洁,句式一致。(4分)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名著中描写了众多经典人物,这些人物个性鲜明,如:尼莫勇斗大章鱼,巧破厚冰盖,勇敢睿智;
四、积累与运用。(17分)
17.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狩猎(shòu)
B.拼凑(chòu)
C.娇媚(mèi)
D.藻饰(zo)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近年来,大力倡导和推广全民阅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随着一系列扶持文化发展、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陆续出台,书店回暖,好书频出,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要持续不断推进全民阅读,需要包括读者群体在内的各方在更新阅读方式、丰富阅读内容、优化阅读结构上,不断形成合力。
个人阅读习惯与公共阅读服务相互促进。一方面,个人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永葆一颗热爱阅读的心,把阅读落到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共阅读服务工作,建成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全民阅读设施,支持实体书店发展,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相辅相成
B.相得益彰
C.相得益彰
D.相辅相成
19.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B.个人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落实日常生活中,永葆一颗热爱阅读的心。
C.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永葆一颗热爱阅读的心。
D.个人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永葆一颗热爱阅读的心,把阅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20.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我市某初中学校开展以“做好人生规划,唱响青春之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相关任务。(8 分)
“学校对全体八年级学生开展了关于人生目标确立情况的问卷调查,请你根据下面的调查统计结果,写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并提出两条建议。(4分)
XX中学八年级学生人生目标确立情况调查数据统计
要求:内容准确,过渡自然,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4 分)
1号:志当存高远
五、作文。(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还是丰富多彩的,关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创造。将快乐写进生活,便添了一米阳光;将关爱写进生活,便多了一份温情;将奋斗写进生活,便拥有一股力量;将诗意写进生活,便添了一份浪漫……
请以“将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补充的内容不超过5字;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