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米芾的《研山铭》:密集解析

(2022-06-15 15:41:00)
分类: 文艺撷英
北宋米芾的《研山铭》:密集解析!
播报文章

黑蛋文化

2022-06-11 20:51宁夏中卫黑蛋文化传媒工作室官方帐号,文化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北宋米芾《研山铭》这个篇幅虽然不大,但是名气不小,这里的研字跟砚台的砚是通用字《研山铭》其实就是一段描写山形砚台的文字,南唐有个著名的文艺皇帝,南唐后主李煜,他的治国理政业务水平不怎么样,但是把文艺和娱乐搞的有声有色。喜欢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收藏,他有两方用山形灵璧石制作的砚台,非常有名,后来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

 

 

灵璧石是安徽灵璧县特产的一种石材,它和太湖石、昆石、英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灵璧石按颜色和花纹分为好多种类型,它挖出来以后就天然具有某些形态,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做砚台的这种就是桌面上赏玩的小型石。李煜收藏了两块非常名贵的灵璧石,是那种几十座耸起的山峰造型,所以这个东西称为研山,因为他把它作为砚台来使用。

 

 

李煜的砚山玩的确实挺好,但是江山管理的不好,南唐很快就被北宋攻灭了,李煜也到东京汴粱做了俘虏。“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上演了这么一出戏。他收藏的研山也在混乱中丢失了,后来他遗失的这个研山辗转到了米芾手里。米芾和苏东坡、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名字中的芾是后来改的,他原来叫米黻,黻就是古代礼服上的花纹,所以他字元章,因为章也是花纹的意思。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米芾的书法是学习过晋唐以来的很多名家,形成了自己非常独特的风格,艺术造诣必然是非常高的,也擅长高精度、等比例、临摹古代名家的法帖。他对奇石的爱好也是特别疯狂,曾经有高僧送给他一块品相极好的石头,他爱不释手,以至于每天晚上抱在怀里睡觉,到了这种程度。李后主的研山到了他手上,那肯定是非常喜爱,所以特别给这个研山写了铭文。

 

 

这个作品上有北宋和南宋内府、南宋宰相贾似道、元朝大收藏家柯九思、清朝收藏家于腾、陈浩、周于礼等人的印跋,还有米芾的儿子米友仁的题跋,金朝书法家王庭筠的题跋。不过古代书画作品都是比较特殊的,有相当多的古书画,包括一些已经进入博物馆的藏品,都仍然在真伪上存有一些争议,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时代实在是太久远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国宝级书画曾经流落海外,《研山铭》当年辗转流落到了日本,在2002年的时候通过拍卖回到了中国,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般来说从海外尤其是从日本回流的一些物品,肯定都要万分警惕,所以有人对这个作品的情况也提出质疑,最后是经过我们国家一些重量级的专家层层鉴定,很多专家认为米芾手迹这一部分是真迹,两处题跋不确定是不是从别处裁过来的。

 

 

对于这些历经波折回到国内的藏品,我们从感情上当然愿意相信这是真迹,但是内心深处也应该保留一份理性,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越来越繁荣,争议较大的藏品想要从海外回到国内博物馆,它所要经历的检验也会越来越严格,我们着重看它的艺术性。

 

 

《 研 山 铭 

 

 

1. 卷首题字

 

 

卷首四个大字:鸢飞鱼跃。出自《诗经》的成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意思是鹰在长空翱翔,鱼在水面跳跃,生机盎然,万物各得其所。毛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我们中国的古老成语,但是写这行字的人着实让我们感觉不痛快。它是日本第29任首相犬养毅,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他不承认日本军方成立的伪满洲国,想跟南京政府达成它自己的那套方案,以获取更大的利益。他大概就是想把东北地区的名义主权交还给中国,而让日本获得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权,这么一套想法。最终他激怒了日本军方,1932年日本军方的少壮派闯入首相官邸,把它乱枪打死。

 

 

我们铭记历史,但我们不回避历史,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取长补短,相向而行,未来如何,我们走着看。

 

 

2. 《研山铭》原帖

 

 

米芾使用的这张纸也是比较特别的,是南唐后主李煜制作的澄心堂纸,这种纸坚实细密,品相是相当好,但是制作方法是秘传的,存世量非常少所以特别的贵重。欧阳修曾拿出过两张送给梅尧臣,还千叮咛万嘱咐,这东西老贵了,别随便裁切给别人使用。梅尧臣体现了一下书写效果,果然是特别好,所以他在诗里面说澄心堂纸: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不过欧阳修叮嘱他的话他只听进去一半,确实没有随便裁切给别人使用,但是他裁了半张给潘谷。

 

 

潘谷是天下第一的制墨大师,宋徽宗使用的御墨就是潘谷制作的,后世的制墨名家收藏到他的墨块,那都得是一种仰视的姿势,包括胡开文先生。他会制墨,当然对纸也特别熟悉,潘谷用了非常长的时间,恢复了澄心堂纸的制作工艺,能够小规模的量产了。梅尧臣也自然赶紧过来道喜,顺便拿几百张回去用用,所以这个作品连材料都是有故事的。因为北宋至今已经上千年了,这张纸上的裂痕还是有的,它能保存这么好可能跟它是手卷有关系,手卷只有在看的时候才展开,不看的时候就卷起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