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上代价最高的策略之一,日本偷袭珍珠港全过程(2)

分类: 历史社会 |
早上6:10
一架三菱制零式战斗机在日本海军 “赤城号”航空母舰上准备起飞发动攻击
早上6:30
在瓦胡岛的北部海岸,遥远的奥帕纳雷达站,两名年轻的美国士兵约瑟夫·洛卡德和乔治·E.
埃利奥特注意到他们监视的雷达屏幕上方出现了神秘的微光。
他们急忙向位于檀香山沙夫特纳堡的情报中心发出警告。
一批美国B-17空中轰炸机将于当天上午从加利福尼亚州起飞,很可能提前了。
他命令两名士兵关闭雷达站,返回基地。
上午7:35
从崎岖的东海岸接近瓦胡岛时,由于山脉遮挡造成盲区,第一波日本战机并没有被美军雷达捕捉到。
第一波日本飞机抵达该岛时完全没被发现。
这一点对成功实施山本司令的计划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计划出人意料地顺利完成。
指挥官渊田美津雄指挥了第一轮袭击。上午7点40分左右,他下达了“天庆”(进入战斗位置)命令,鱼雷轰炸机以每小时370千米的速度呼啸而过。
他拉开鱼雷轰炸机的座舱盖,发射了一枚绿色照明弹。这是进攻的信号。
上午7:52
指挥官美津雄通过无线电向舰队发出“虎!虎!虎!”的信号。
这是一个代码,意思是“最大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
紧接着,日军发动了第一轮袭击。轰炸机、鱼雷机和战斗机遮天蔽日,开始狩猎它们的目标。
随着同时进行的多次攻击命令的下达,爆炸声响彻整个岛屿。
俯冲轰炸机袭击了瓦胡岛北部的卡尼欧亥海军航空站。
停靠在地面的飞机爆炸起火,惊恐的机组人员在高爆弹咆哮声和机枪火舌中四散逃窜。
整个瓦胡岛乱成了一锅粥。与此同时,在空中畅行无阻的日本战机和当天上午早些时候从美军“企业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撞个正着。
当时这批飞机虽准确抵达目的地,但并未携带武器。
当他们竭力想在福特岛上着陆时,岛上的美军开始奋力反击。他们被敌军和友军的火力双面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