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醉美宋词|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

(2022-06-03 12:32:05)
分类: 语文教学
醉美宋词|柳永《定风波 · 自春来惨绿愁红》

 

定风波 · 自春来惨绿愁红

 

 

【宋】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锦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此首词为代闺怨体,在古典诗词中比较常见。在封建社会,自以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文人,有几人肯设身处地为沦落风尘的妓女写词,让她们到处传唱,倾诉自己的不平呢?柳永不是偶一为之,而是大量地为她们创作,这就不能不引起那些正统文人的指责,但是却受到歌伎们的热烈欢迎,引起她们的强烈共鸣。柳永长期出入秦楼楚馆,熟悉了不少歌伎,对她们深为理解和同情,因此有很多词作中真实地反映了她们的生活和思想。柳永的《定风波》在宋元时期曾广泛流传,尤其受到歌伎的喜爱。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曾以柳永与歌伎的恋情为题材,把这首词写入杂剧《谢天香》。

 

 

这是一首代言体词,以思妇的口吻写出了闺中独处的慵懒无聊和冷清幽怨,表达出对夫妻相守、平和自足的家庭生活的渴慕与向往。因以妇人的口吻写闺怨的题材,因此又称为代闺怨体,词的上片写思妇独处的孤寂情况,下片表达出让郎君外出追名逐利的悔意,想象两人长相厮守的安闲惬意的生活。

 

开篇直入主题,点明思春的题旨。“自春来、惨绿愁红”,写春来已早,春思已持续很久,以致觉得眼中看到的绿叶惨淡,红花带愁。“芳心是事可可”谓女子的心下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是事犹言事事,可可是漫不经心的神态。以“惨”和“愁”写花草,是曲笔流露女主人公的心情,她独居空闺,春思厌厌,无心赏花看柳,而被思念的愁绪包裹,以致心灰意懒,无精打采。“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窗外的春色是多么活泼热闹,生机盎然,花朵在枝头招摇,黄莺在丝带一样的柳枝中啼鸣穿梭,春色撩人,而人却慵卧不起。“日上花梢”,时间已到上午,太阳升高了,“犹”卧,还没有起身,而一个“压”字则形象地说明了主人公感觉身体沉重,没有气力。“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她身体消瘦,发髻蓬松,终日间懒洋洋的,连梳妆打扮也觉得倦怠无力。“暖酥”形容女子的身体温润如酥,“腻云”形容她的发髻光泽状如云朵。《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二引《德传》:“韦氏美而艳,琼英腻云,莲蕊莹波,露濯姿。”“无那。恨薄情一去,锦书无个”,点明了她的心事。“无那”,她感觉无可奈何,没有办法。语出杜甫诗《奉寄高常诗》:“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她怨恨薄情的男子,不将自己的青春时光和相思情意放在心上,离家一去而音信全无。“锦书”指男女之间传达情意的书信,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锦书”是寄托着思念,牵动着她的思绪。

 

 

下片由“恨”而“悔”,后悔放郎君外出,想象着团聚相爱的幸福生活,表达出对美好的婚姻生活的向往。平淡寻常的家庭生活,对她来讲却成了一种奢望,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显得那样可望而不可即,女子的精神痛苦由此愈显强烈。“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早知道会这样,她后悔当初,没有把鞍鞯锁藏起来,阻止她的郎君,让他不要外出,而是待在家里,陪伴着自己。“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意为还不如让郎君整天待在书斋之中读书写字,管束住他,教他吟咏诵读。“鸡窗”谓书斋、书房。《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说:“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栖笼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宗谈玄,极有言致,终日不辍。处宗因此玄功大进。”后来就以鸡窗指书斋。“蛮笺”即蜀笺,代指纸张。《天中记》中说:“唐,中国纸未备,故唐人诗中多用‘蛮笺’字。高丽岁贡蛮纸,书卷多用为衬。”由此可见唐代的时候,中原的纸张供给不足,所用的纸张多是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所制,故称为蛮笺。“象管”指象牙制的笔管,代指毛笔。罗隐《清溪江令公宅》:“蛮笺象管夜深时,曾赋陈宫第一诗。”“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女子想象着把郎君管束在家,整天跟随着他,不让他躲闪开去,“和我”,让他伴随着自己,而自己呢,手里拿着针线活陪他坐着。“免使年少,光阴虚过”,也免得让大好的青春时光白白地流过,意指自己整日闭锁深闺。虚度光阴,把少年时光全都浪费了。

 

这首代言体词假托女子的身份,写出了封建社会青年妇女独守闺房虚度岁月的寂寞生活和精神苦闷,非常切合女子的身份和心理,刻画其内心世界细致入微,想象活动细腻丰富,入情入理,表现出了女子的个性特点和合理要求,体现出对女权的尊重,对女子受压迫受剥削的不平等社会地位的同情,是柳永充满人性光辉的作品。但是它也违背了主流社会鄙视妇女、泯灭人性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使柳永在仕路不通而求改官时,也成了当时任宰相的文学家晏殊的笑柄。

醉美宋词|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

醉美宋词|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

醉美宋词|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