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词内容与情感类知识储备(中高考)

(2022-05-06 15:09:30)
分类: 语文教学
古诗词内容与情感类知识储备

博学笃志三人行

2022-05-05 10:45中小学教师,文化领域创作者,教育领域爱好者
关注

 

古诗词内容与情感类知识储备(中高考)
一、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等。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中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等。

 

 

5.年华消逝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

 

 

如屈原《涉江》中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中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四)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6.差可告慰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恋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还有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诗词内容与情感类知识储备(中高考)

 

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要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作品内容。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茶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朝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如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有昂扬的激情,也有人生如梦的悲叹。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取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的怀古诗、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都是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古诗词内容与情感类知识储备(中高考)

 

三、诗歌的题材分类与表达情感的关系

 

 

1.赠友送别诗

 

 

一般是叮嘱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2.咏史怀古诗

 

 

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对人,或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对事,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古讽今。代表诗人:刘禹锡、杜牧等。

 

 

3.边塞征战诗

 

 

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壮丽主题,此外更多地表现对战争的厌恶,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代表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等。

 

 

4.山水田园诗

 

 

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之情。代表诗人: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王维、孟浩然等。

 

 

5.写景抒情诗

 

 

诗人因所见的景物而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6.咏物言志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描写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往往表现诗人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表现其他或喜或悲的感情。

 

 

7.闲适隐逸诗

 

 

某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钩心斗角,厌倦了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

 

 

8.谈禅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9.思妇闺情诗

 

 

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多写妇女对在前线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是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10.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11.悼亡诗

 

 

悼亡诗多是通过作者追忆往昔,回忆妻殁之前彼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或其他具体生活情境,或以“记梦”的形式,来表达对亡妻的伤悼与思念。

 

 

12.干谒诗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会十分含蓄、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