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隋唐时期,以鞍马畜兽为题材的绘画有了很大的发展,《牧马图》是盛唐时期有名的鞍马画作,韩干一反以往“瘦骨嶙峋”的造型风格,笔下良驹皆是雄姿勃发,“肉中见骨”。
细观画面,一奚官头扎玄巾,虬髯深目,体格高大,具有明显的胡人特征。腰插马鞭,身骑白马,牵一黑骏,并辔齐驱。正如苏轼诗云:“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画中二骑体态雄峻,膘壮有力,应属西哉品种。黑马被勒紧缰绳,左前蹄离地作四足不定状;白马款步前行,神态悠然。二马形成动态对比,刻画细腻生动,趣味盎然。
在技法表现上,画家以线描配合渲染,用笔细劲,勾勒臀背饱满,鬣鬃飞扬,画家又巧妙利用黑白色块的鲜明对比,线条紧贴马身结构,白马配黑鞍,黑马配白鞍,设计用心,并使得画面中心人物更为突出。人物衣纹疏密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着,神采生动。画中之马,在解剖结构上,相比前人更为准确,这是因为韩干绘画注重写生,跟他以内厩之马为“师”是分不开的。
画面左上方有宋徽宗瘦金体题“韩干真迹
丁亥御笔”,另有包括项元汴在内的诸多鉴藏家的题词朱印,可见此画久负盛名。此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韩干的绘马风格,也同时表现出盛唐气象下,雍容华贵的审美倾向在畜兽画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