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忠:当代艺术家的丰碑——我与“莒州六老”的忘年情缘(原版)(2)
(2022-04-27 09:13:53)| 分类: 文艺撷英 |
三
宋式云先生出生在莒城西大街,与他的交往是经我的老师董永泽引见的。
先生风趣诙谐、嗜酒好烟,年轻时习武练就了一身硬骨。直到90岁还迷恋篮球赛场,他的快捷灵敏常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自叹弗如。然而,我们看到最多的还是他那全身洋溢的艺术风采和气息。一双深邃的眼睛时刻流露着对客人的友爱和亲切,一对超长宽大的耳朵,又时刻展现出他的与众不同。宋老是位全才画家,取材广、画路宽,山水、人物、花鸟、禽兽、工笔、写意兼擅,尤以水墨写意、大幅巨制见长。其画作高雅雄健,个性鲜明,师法自然,妙趣横生。与之交流,高兴之余总免不了推杯换盏,酒酣尽兴,一会泼墨“群英(鹰)图”,一会一筐甜水欲滴的葡萄“硕果丰收”绘画挂在你的面前,让你增加了食欲。席间酒兴作画更加挥洒自如,画兴舒畅总要多喝三杯,不善饮酒的我,每到宋老家中总是在盛情之下“醉倒”,宋老也从不吝啬,每每慷慨赠画。庆幸的是每次醉酒,心情都在激昂亢奋之中,飘飘如仙,乐在其中。
2004年,93岁高龄的宋老缠绵病榻,因入不敷出,生活一时陷入困难,我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送去了家中仅有的3万元表示慰问。病中的宋老深感愧疚和无奈地说:“我年事已高,又重病在身,这钱恐怕无力还你了”。我说:“宋老,你要安心养病,这点钱是我送给您的,算不了什么。”宋老对我的慷慨之举心存感激,经过一年的治疗和休养,2005年春夏之交,宋老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在他“九十有四”、“九十有五”(宋老题画年龄)这两年的时间里,为我创作了几十幅精品之作,至今我视为珍宝,一直压在箱底收藏着,不时拿出来同画友分享一番。这不单单是一笔财富的积累,更主要的是见证了我与这位世纪老人的纯洁友谊。
宋老不仅是一位全能画家,也是一位多产的画家。根据画友们估算,他一生的画作不低于5万幅。但大部分作品都赠与了亲朋好友,面对潮水般的求画者,宋老从不拒绝,他常说:“求画者只要喜欢我的画,就是我价值的存在,书画传载的是艺术和精神,不是金钱,大家都挂我的画,就是对我最好的认可”。是啊,除了少数的老板或单位部门集体用画,主动给宋老放点酬金,亲朋好友甚至陌生的人只要说喜欢,宋老都会满足他们的要求无偿赠送。
记得1990年浮来山镇建了敬老院,时任党委书记的朱永田委托我找宋老作几幅画,装饰敬老院的接待室和老人娱乐大厅。我登门说明来意,宋老立刻动笔创作了六幅国画。我拿出钱来表示谢意,宋老说什么也不收,硬说为敬老院老人作画是应该的,坚决不收,我只好把钱又拿回了党委。
时常让我感动的是,宋老从一个县城实验小学的普通美术老师到远近闻名的大画家,甚至可以说是“享誉齐鲁、名博华夏”的大师。靠的是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和对社会的默默奉献。尽管他一生淡泊名利,但晚年的宋老还是“官衔”很多,曾连任五届莒县政协常委、临沂地区美协名誉主席、临沂画院副院长、日照市及莒县文联、美协名誉主席等职。还被聘为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宋老作为莒县书画篆刻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对推动全县书画艺术的大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实,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名逐利,只要坚持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人民便不会忘记。
宋老在82岁高龄时,在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宋平、王光英、程思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国画大师许麟庐到场祝贺,并认真观看了每一幅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激情地说:“宋老的艺术创作是国画奇葩,国宝之宝”。“宋老在山东是一流的画家,在国家也是一流的画家”。“宋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是独树一帜的”。并欣然题写了“兼工带写,花草精神”,真切地表达了这位书画大师对宋老的崇敬之情。
现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韩文来先生应邀来莒时,看到宋老的画作感慨地说:“看了宋老的画才知道什么叫大家”,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来自莒县、临沂、日照等周边民间的赞誉,更是异口同音,“宋老是全国的大家”,“宋老是莒国的齐白石”……等诸多美誉评价,赞不绝耳。
2005年,我受宋老之托,为其代书了向县政府捐赠书画文书,参与并见证了时年94岁高龄的宋老将自己晋京展览的92幅精品力作捐献给县博物馆的义举,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可以说,每一幅作品都不同风格的代表着宋老至高无上的艺术水准,每一幅作品都是大家的典范之作,可与任何一位大家媲美。这些不朽的作品必将流传千秋,映照后人。
2009年1月9日,享年98岁的宋老走完了他人生的历程,在哀乐声中与我们永别了。在莒县殡仪馆,前来为他送行的社会各界贤达逾千人。悼念大厅里摆满了山东省政府、市、县党政机关、各艺术团体分别敬送的花圈,许多外地书画名家和生前友好闻讯后自发前来吊唁,其场面空前,催人泪下,这就是“人民艺术家”的人格魅力所在。作为宋老的朋友,真为他辉煌的人生感到骄傲和自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