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怀念著名书法家王玉宽老人(孔祥敬)

(2022-04-23 11:35:56)
分类: 文艺撷英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怀念著名书法家王玉宽老人(孔祥敬)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怀念著名书法家王玉宽老人(孔祥敬)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怀念著名书法家王玉宽老人(孔祥敬)

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

——怀念著名书法家王玉宽老人

孔祥敬

一位相熟友人鼓励我将与省著名书法名家王玉宽老先生(19172003,字容普,号精勤室主人,山东莒县人,著名书法家)的交往记录下来,让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感受他谦逊待人、礼贤下士的高尚品格。一语点醒梦中人,翻开珍藏多年的作品和往来信札,和王老交往的一幕幕涌向心头,睹物思人,不禁潸然泪下。

我初次听说王老是在1991年,全国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来郓城县考察孙膑故里。期间,我对陈进奎老先生(山东郓城人,著名画家)画室里墙上悬挂的王老作品非常感兴趣,当场就说楷书能写到这种程度,这么好的、功力这么深的,现在太少了。当了解到王老的情况后,更加对王老的艺术和人品给予肯定。后来我听陈老先生谈及此事,王玉宽这个名字便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与王老相识是从偶遇开始的。也是91年,我陪同仝一茂老先生(山东郓城人,山东文史馆员,著名画家)去济南参加省文史馆举办的笔会,仝老将我拉过来,对一位老人介绍说“这位就是我经常给你提到的我省著名书法名家王玉宽先生”,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王老,瘦瘦的个子,穿着极为朴素,浓眉大眼,眼睛炯炯有神,笑起来特别亲切,说起话来,声音平和,不紧不慢,极为谦虚客气。我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当时他比较忙,只是简单的交谈几句便忙去了。没想到笔会结束后,王老特意找到我,赠送了我一幅楷书中堂作为留念,并邀我有空到莒县老家玩。

不曾想简单的约定要等4年以后才实现。1995年冬天,我到日照出差,回程的时候顺道去拜望王老,莒县城距离库山乡源河村有九十多里的路程,当时来往小客车没几辆,交通极不方便。又恰逢下雪,到王老家里已经是傍晚,王老看到我满身是雪从大老远来也特别高兴,说了会话,便让老伴赶快准备饭菜。吃过晚饭后便向王老讨教起了书法方面的问题,王老学识渊博,谈吐极为幽默,总能将深奥的书法理论用比较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出来。看到我面露疑惑,提笔边做示范边讲解,讲明出处和书理。雪夜里年轻人虔诚求教,年长者每问必答,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那一晚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第二天因为要返程,五点多王老便叫起老伴做饭,怕错过赶回县城的班车,草草吃过饭后我俩边走边聊早早到村口的站牌。老人当时已经78岁了,执意要一起等,执拗不过,结果足足在风雪中站了半个多小时,才坐上了返程的汽车,他站在那里向我挥手作别,直到消失在视野中。

王老对待我这个一面之缘的外乡人,就像一位长辈对待在外漂泊了多年的孩子,嘘寒问暖,赤诚相待,每每想起此事眼泪便止不住的涌了出来。从那以后我俩便开始了长达8年的书信往来直到王老去世。期间,我一有时间便去莒县看望二老,有时候会住上几天,两位老人待我如自己孩子一样。

王老的来信总是从“您好”起首,字体清新自然,行笔稳健,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情,说的都是家常话,像是对家里人关爱有加,又像对朋友娓娓道来,朴实平和,观之可亲,以“敝”“愚”“拜启”“敬启”谦词收尾,谦逊的品格如涓涓溪水涤荡我心,每每拿到手中,总是看了又看爱不释手,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对于王老的每一封来信我都如获至宝,它既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友谊的见证,值得我永远珍藏。

《诗经·国风》有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用美玉比喻王老再恰当不过。他不仅具备温、良、恭、俭、让的君子气质,更是淡泊名利80年笔耕不辍默默坚守传统的真书法家。有感于斯,特作此文。

(作者为山东省菏泽市退休干部)

【作者简介】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怀念著名书法家王玉宽老人(孔祥敬)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怀念著名书法家王玉宽老人(孔祥敬)

孔祥敬,男,汉族,山东郓城人,生于1952年,先后在教育和政府部门工作,2014年退休。热爱书画艺术,喜爱收藏金石古玩,与王玉宽、马约、邢建军、仝一茂、陈进奎等书画名家相识多年,受教颇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