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这些大部头好书,豆瓣分高,打分人多,速速入手(2)
(2022-04-22 10:22:02)
[汉]司马迁 撰 [宋]裴骃 集解
[唐]司马贞 索隐 [唐]张守节 正义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著名学者组织整理出版《史记》点校本。2012年《史记》修订本出版,是新时代古籍整理的最高水准的体现。
新版“文白对照”本《史记》,约请中国《史记》研究会的专家学者,采用最新出版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为底本,参考最新校勘研究成果考订原文,精心翻译,并且新增了十篇史表的表格全部内容,是市场上真正文白对照的全本《史记》。
《春秋左传注》
(修订本)(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全四册)
《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事翔实,文辞优美,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的必读典籍。作者广泛收集有关文献考古资料,充分汲取古今学者研究成果,对全书作了深入浅出、博洽简明的注释。本书修订本,对初版本作了全面细微的校订、修改,补充了新材料。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至五代期间1300多年的历史,向为史学界所推崇,在收集史料、考订事实、编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润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成就,是古代历史研究的基本典籍。点校本以清朝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为底本,是史学界通行的整理定本。
文白对照本《资治通鉴》,原文以中华书局标点本《资治通鉴》为底本,权威准确;译文由人民大学、社科院、北京大学等权威学术机构的六十余名专家翻译,流畅生动,是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资治通鉴》读本。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是将《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1360余年间的重大史事,归纳为239个题目,从“三家分晋”开始,至“周世宗征淮南”结束,全书脉络清楚,每事首尾明晰,可以省去不少翻检之劳。此书开创了纪事本末的体裁,对于史料的整辑、排比之功值得肯定。本书以宋宝祐五年的大字本为底本,加以校点分段,以便阅读。
[南宋]李焘 撰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点校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宋朝一朝的断代史,内容丰富,取材广泛,除宋代的实录、国史外,还大量采用文集、笔记、家乘志状等,书成之后共有980卷,篇幅比跨越16个朝代的《资治通鉴》还大。由于史料价值高,《续资治通鉴长编》成为研究宋代历史的最基本典籍,而中华书局的点校本《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宋代文史学界学者案头必备、手边常翻的书。
《明史》332卷,记载了明朝自建国到灭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明史》的整理,以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原刊本进行标点分段,以《明实录》《明史稿》《明会典》等近十种明代史籍进行校勘。
本书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其内容依历代“正史”体例,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共536卷。本书汇集整理了《清实录》、清《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清朝档案等资料,使读者能够比较详细系统地了解清代史事。同时书中的一部分志和清末人物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史料,另有所本,亦具有文献价值。
本书以章回体演义小说形式记述两千多年间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本套《历朝通俗演义》情节精彩,易读易懂,堪称“通俗版二十四史”,适合各年龄段读者,自民国年间问世以来广受好评,行销超千万册,是绝佳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入门读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