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竹图│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022-03-18 14:56:40)
分类: 文艺撷英
十竹图│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岂独文采传三世

发布时间: 2022-03-14 13:54文化领域创作者,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1.《修竹远山图》

 

 

《修竹远山图》绘高士于江边竹下听风观水之景。画作使用平远式构图法,层次感分明,既展现自然本色,又富有文人意趣。傅申鉴定此作“确是传世的王蒙真迹之一”。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与程十发美术馆各藏有一幅本图的复本。

 

 

2.《竹枝图》

 

 

《竹枝图》是倪瓒流传至今的墨竹作品,乃国家一级文物。画绘新竹一枝,斜势秀出,枝韧叶嫩,舒展自如。全图用笔枯湿映照,造型生动传神,显现出倪瓒成竹在胸、以竹托意的笔力,是其“下笔能形萧散趣,要须胸次有筼筜”之理念的体现。

 

 

3.《双钩竹图》

 

 

《双钩竹图》是金湜以竹为题的精心之作,乃国家一级文物。画中写修竹两竿,相伴亭立,其一凌空直上,劲拔秀挺;另一疏枝斜探,洒然迎风。全图层次丰富,意境悠然,观者可从中一窥写意花卉大兴之前,文人画家对竹的具象表现,并从中读出画家的艺术人格与高尚风节。

 

 

4.《墨竹图》

 

 

《墨竹图》绘一竿独立,翠叶纷披,用笔简约朴拙,却能写出绿影扶疏之意。

 

 

5.《露梢晓滴图》

 

 

《露梢晓滴图》粗细间错,向背各异,叶梢之下参差多变的墨点,更是曲尽“露梢晓滴”之情。此图既写出了“依依似君子”的竹之形态,更写出了“心虚节更高”的画家性情,故而能于千百年间始终不乏赏音。

 

 

6.《朱竹图》

 

 

《朱竹图》绘朱竹五种,或悬崖倒垂,或平坡挺秀,或隔水相映,或洲渚摇曳,清姿逸态,形神悉备。据史料记载,朱竹起源于苏轼于试院的一次随兴点染,后广为流传。在苏轼看来,竹非墨色,墨可代青,则朱亦可代墨,体现了其善鉴者“当赏于骊黄之外”的文人画理念。此作丽而不燥、沉而不浮,妍丽热烈与洒落劲节互为映衬,既是朱竹图式中的一件重要作品,又表达了画家们对竹“阅寒暑而不变,经风霜而愈劲”的君子之风的颂扬。

 

 

7.《墨竹图》

 

 

《墨竹图》为“成竹在胸”的文同“振笔直遂”而成。图绘纡竹一竿,其势先垂挂而下,至梢头复昂扬向上,气韵生动流畅。画作运笔皆从书法而出,竹竿中锋书写,偶有飞白;竹叶八面出锋,虚实相生;细枝铁画银钩,利落规整。

 

 

8.《墨竹谱册》

 

 

《墨竹谱册》为元人吴镇承继文同衣钵、续写幽篁风韵之作。画中或写翠竹生于崖壁,倔强峭拔;或作萧萧竹影,以竹之清喻人之清。此作富潇洒之姿,有檀栾之秀,开后世墨竹之法门,为中国绘画史留下了一宗宝贵的遗产。

 

 

9.《梦筠图》

 

 

中国古代文人多有另起字、号为称呼的雅趣,由此具有纪念、标榜意味的别号图便应运而生。《梦筠图》便是此类画作之一。图中一文人面朝修竹数竿,斜倚卧榻,偃息假寐。其后一侍童背身跽跪,于树下煨火煮茗。全图构思巧妙,隐喻高士新居初建,并名之曰“梦筠”。此类别号图不仅构筑起士人交游与雅逸卜居之间的桥梁,拓展了传统肖像画的样式,同时也阐释了画家本人对隐居生活的美好追求。

 

 

10.《徐玟图》

 

 

《徐玟图》由王翚、杨晋师徒二人合作绘制,杨晋画人物,王翚补山水。画中人物描绘生动,笔法细腻秀润,设色淡雅清丽,展现了徐玟清隽俊逸、旷怀高远的气质。四周景致清幽恬淡,可见乔松虬曲、修篁遍野、石苔苍翠、清泉淙淙,共同映衬出徐玟的高逸之风。此作让徐玟这位埋没已久的人物重新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为考证其生平事迹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