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过庭《书谱》原文、注释和译文(1)

(2022-03-12 16:48:10)
分类: 文艺撷英

孙过庭《书谱》原文、注释和译文 

 
(1)
   夫〔1〕自〔2〕古之善〔3〕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4〕,晋末称二王之妙〔5〕。王羲之云〔6〕:“顷〔7〕寻诸名书,钟、张信〔8〕为绝伦〔9〕,其余不足观〔10〕。”可谓钟、张云〔11〕没〔12〕,而羲、献继〔13〕之。
  注释:
  【1】 夫:文言文发语词,表示后面要发议论。
  【2】 自:从,由。
  【3】 善:擅长,长(cháng )于。
  【4】 绝: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
  【5】 妙:美,好。
  【6】 云:说。
  【7】 顷:近来、刚才、不久前。
  【8】 信:实在、的确。
  【9】 伦:辈,类。绝伦:无与伦比。
  【10】 观:看,察看。
  【11】 云:语气助词,可用于句首、句中或句末。此句中者。
  【12】 没:通“殁”,死。
  【13】 继:连续,接着,继承。
  自古以来,擅长书法的人,汉朝张芝、三国曹魏时期钟繇的作品无可比拟,东晋时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精致美妙。王羲之说:“近来我研究各位名家的书迹,钟繇、张芝确实超绝群伦,其它人的作品不值得观赏。”可以说自钟繇、张芝死后,王氏父子继承书法的传统。
(2)
   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1〕抗行〔2〕,或〔3〕谓〔4〕过〔5〕之;张草犹当雁行〔6〕,然张精熟,池水尽墨〔7〕,假令寡人〔8〕耽〔9〕之若此,未必谢〔10〕之。”此乃推〔11〕张迈〔12〕钟之意也。考〔13〕其专〔14〕擅〔15〕,虽未果〔16〕于前规〔17〕,摭〔18〕以兼通,故无惭〔19〕于即〔20〕事〔21〕。
  注释:
  【1】 当:应该。
  【2】 抗:对等。抗行:抗衡、并行,犹言不相上下。
  【3】 或:有的人。
  【4】 谓:说。
  【5】 过:超出。
  【6】 雁行:同等。
  【7】 池水尽墨:指张芝学书的故事。晋卫恒《四体书势》:“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然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8】 寡人:此非专指君王。原为古代君主的谦称及诸侯夫人的自称,晋人习惯自称寡人。
  【9】 耽:爱好,专心于。
  【10】 谢:逊于、不如。
  【11】 推:举荐,指出某人优点。
  【12】 迈:超过。
  【13】 考:推求,研究。
  【14】 专:单纯、独一、集中在一件事上
  【15】 擅:长(cháng )于,善于。
  【16】 果:结出果实,实现。
  【17】 规:法则,章程,标准
  【18】 摭:拾取,摘取。
  【19】 惭:羞愧
  【20】 即:接近、靠近。
  【21】 事:此代指书法。
  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跟钟繇可以抗衡,有人认为我超过他。张芝的草书,和我不相上下,但张芝精熟,勤于临池学书,池水尽是墨黑,假如我象张芝这样用功练书,书法未必不如他。”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言下之意,就是推崇张芝、以为自已超越钟繇。研究王羲之的书法,虽然他没有完全贯彻前人的法则,但能兼融会通,所以无愧于书法艺术。
 (3)
   评者云:“彼之四贤〔1〕,古今特〔2〕绝,而今不逮〔3〕古,古质〔4〕而今妍〔5〕。”夫质以〔6〕代〔7〕兴〔8〕,妍因俗〔9〕易。虽书〔10〕契〔11〕之作,适〔12〕以记〔13〕言〔14〕,而淳〔15〕醨〔16〕一迁〔17〕,质文〔18〕三变,驰骛〔19〕沿〔20〕革〔21〕、物〔22〕理〔23〕常〔24〕然。
  注释:
  【1】 四贤:指前述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
  【2】 特: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3】 逮:及得上、达到。
  【4】 质:本意、本质、实体。此作朴实讲,谓缺乏文采。与“文”相对。《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史”此之谓虚浮。)
  【5】 妍:文也,华美,有文采。质与妍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一般用来指文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质原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孔子用以表现君子的道德修养。妍指事物的外在形式,与文同义。
  【6】 以:因为。
  【7】 代:时代。
  【8】 兴:流行,盛行
  【9】 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10】 书:着于竹帛谓之书。
  【11】 契:用刀雕刻
  【12】 适:满足。
  【13】 记:记录。
  【14】 言:语言。
  【15】 淳:古同“醇”,酒味厚、纯。。
  【16】 醨:亦作漓,薄。多指风格的淳厚与浇薄。
  【17】 迁:变动,转变
  【18】 文: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指文艺作品的感性形式。《国语·郑语》:“物一无文。”《易传·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
  【19】 驰:车马等奔跑,快跑。乱跑,骛:奔驰。驰骛:疾驰,奔走。
  【20】 沿:因袭相传。
  【21】 革:改变。沿革:沿袭变革。
  【22】 物: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
  【23】 理: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
  【24】 常:长久,经久不变
  论书者说:“他们四位大书家,可称古今独绝;但今人王羲之、王献之不及古人钟繇、张芝,古人质朴,而今人妍美。”质朴因时代而盛行,妍美随风俗而改变。虽然书契的创作,满足记录语言;但由于时代崇尚不同,书风也由醇厚变为浮薄,由质朴变为华采,沿旧推新,事物发展规律永远如此。
(4)
   贵〔1〕能古不乖〔2〕时,今不同弊〔3〕,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何必易〔5〕雕〔6〕宫〔7〕于穴处〔8〕,反〔9〕玉辂〔10〕于椎轮〔11〕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12〕者以为评得其纲纪〔13〕,而未详其始卒也〔14〕。且元常专〔15〕工〔16〕于隶书,伯英尤〔17〕精〔18〕于草体,彼之二美〔19〕,而逸少兼之。拟〔20〕草则余〔21〕真,比〔22〕真则长〔23〕草,虽专工少劣〔24〕,而博〔25〕涉〔26〕多优〔27〕,摠〔28〕其终始,匪〔29〕无乖〔30〕互〔31〕。
  注释:
  【1】 贵:值得看重,重视
  【2】 乖:违背,不协调。《韩非子·亡征》:“内外乖者,可亡也。”(在古代,乖字不当乖巧讲。)
  【3】 弊:流弊。
  【4】 彬彬:形容文雅。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指内在的本质与外在的文采相称,才能成为君子。此语出自《论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该文中,孙氏以“文质彬彬”引论书法,意在强调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5】 易:改变。
  【6】 雕:刻、画、饰以彩绘,花纹,泛指修饰。
  【7】 宫:宫殿。雕宫指华美的宫殿。
  【8】 穴:洞。穴处:(土室、岩洞)穴处,指居住在山洞。《墨子·辞过》:“古之民未之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
  【9】 反:抵制,背叛,抗拒
  【10】 辂: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玉辂:古代帝王所乘之车,以玉为饰。
  【11】 椎轮:原始的无辐车轮,用整块圆木做车轮的简陋车子。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后来椎轮引申为事物的草创阶段。
  【12】 意:猜测。
  【13】 纲:提网的总绳。纪:法度。纲纪:大纲要领。
  【14】 始:开始。卒:结束。意犹始终。
  【15】 专:单纯、独一、集中在一件事上。
  【16】 工:善于,长于。
  【17】 尤:更加,格外。
  【18】 精:专一,深入。
  【19】 兼: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
  【20】 拟:比,仿照。
  【21】 余: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22】 比: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
  【23】 长:增加
  【24】 劣:低下,弱下
  【25】 博:多,广,大
  【26】 涉:牵连,关连
  【27】 优:美好的,出众的
  【28】 摠:同“总”聚合,聚在一起
  【29】 匪:非。
  【30】 乖:不顺,不和谐。
  【31】 互:彼此。
  学书贵在学古而不违背时代风尚,学今不与弊俗流同,正如孔子所说:“文采和质朴兼备,才能成为君子。”,何必拘泥古人,弃精美的宫室而穴居野处,舍珍贵的宝辇而乘陋车呢!评论者又说:“王献之比不上王羲之,就象王羲之比不上钟繇、张芝一样。”评论者大概认为论及要领,但是他们没有了解前因后果。况且钟繇只擅长隶书,张芝尤其精于草书;钟繇和张芝的长处,王羲之兼而有之。比张芝的草书,他还擅长真书;比钟繇的真书,他还能写草书。虽然从专精的角度说,王羲之比他们稍差,但从博取众长方面来说,他又比他们做得好。综合来看,彼此各有长短。
(5)
   谢安素〔1〕善尺牍〔2〕,而轻〔3〕子敬之书。子敬尝〔4〕作佳〔5〕书与之,谓〔6〕必〔7〕存〔8〕录〔9〕,安辄〔10〕题〔11〕后答〔12〕之,甚〔13〕以为恨。安尝问子敬:“卿〔14〕书何如〔15〕右军?”答云:“故当胜〔16〕。”安云:“物〔17〕论〔18〕殊〔19〕不尔〔20〕。”子敬又答:“时〔21〕人那得知!”
  注释:
  【1】 素:向来。
  【2】 尺牍:长一尺的木简。古代用以书写,后泛指信札,书信。 
  【3】 轻:看不起。
  【4】 尝:曾经(副词)。 
  【5】 佳:美的,好的。
  【6】 谓:说。
  【7】 必:一定。
  【8】 存:保留,留下
  【9】 录:记载,抄写
  【10】 辄:立即,就。 
  【11】 题:写上,签署
  【12】 答::回话,回复
  【13】 甚:很,极
  【14】 卿: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15】 如:与,和
  【16】 胜:超过,占优势
  【17】 物:人。 
  【18】 论: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看法。
  【19】 殊:不同。
  【20】 尔:语气词,通“耳”。相当于“而已”。
  【21】 时:现在的,当前的
  谢安向来擅长书信,瞧不起王献之的书法。王献之曾经精心给他写一封信,以为一定得到谢安的赏识并收藏,不料谢安立即在信上打接着题写回复他,献之深以为恨。谢安曾经问王献之:“你的书法跟你父亲比较怎样?”王献之答道:“当然比他好!”谢安说:“他人不是这处种看法!”王献之又回答说:“今天的人哪里懂得谁的书法好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