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分类: 语文教学 |
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7分)扬州是个好地方!且让我带你领略一二……
(1)给加点的字注音:浩渺
(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短语内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3)文段划线处的句号使用不当,请根据语境修改:句号应改为
(4)填入文段空格处最恰当的短语是
A.稀稀落落
B.连绵起伏
C.星罗棋布
D.鳞次栉比
2.(2分)“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大清早,一碟烫干丝,两只三丁包,再来一壶绿杨春,呱呱叫!“十里春风吹琼宴,______”下班后,约三五好友,去饭馆小聚,品品美食,聊聊家常,真惬意!可不是个好地方?
文段空格处填入下联最恰当的是( )
A.楼台处处迷芳草
C.拂浪旗开日月浮
3.(2分)“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______,______,______。大运河的滟滟波光映照着扬州历史的变迁。可不是个好地方?
下列三句话填入文段对应的空格中,排序正确的项是( )
明月湖畔璀璨的灯光彰显着今日的辉煌
木兰苑内的千年银杏诉说着隋唐风流
东关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含蕴着明清时尚
A.
4.(3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中着墨最多的人物是杨志。一路上,他处处小心,时时谨慎,但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由此可见,杨志丢了生辰纲的主要原因是老都管倚老卖老,众军汉不服管教。
B.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这类散文中的精品,描绘或虚或实的自然风光,寄寓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情怀,文质兼美。
C.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名篇《列夫•托尔斯泰》构思极为精巧: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极尽铺陈,“调侃”他的外貌;后半部分笔锋一转,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现他“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
D.诗歌,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毛泽东主席在长征途中,面对茫茫雪野,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沁园春•雪》。诵读时,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起伏,以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
5.(8分)默写。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风烟俱净,
(3)仍怜故乡水,
(4)不知何处吹芦管,
(5)
(6)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挚友远在天南海北却心意相通的千古名句是:“
(7)老人站在深秋的寒风中,抬头望月,想起久违的家乡亲朋,脑海中浮现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
6.(8分)综合性学习:读剧本,回答以下各题。
剧本 |
题目 |
自习课。空调发出呼呼的声响,但教室里依然有些闷热。同学们正奋笔疾书,王老师在讲台上改着数学作业。佳佳悄悄埋下头,看起了课外书。
扬扬
王老师
佳佳
王老师
佳佳
王老师
扬扬
王老师
佳佳
王老师 |
(1)根据情境,补全处的舞台提示,并说明理由。 (2)根据情境,补全处的人物对白。 |
(3)班上组织毕业联欢会,同学们打算把这个小剧本搬上舞台,让佳佳、扬扬和王老师本色出演。佳佳很开心,王老师也愉快地答应了,可扬扬死活不肯,说丢不起那人。如果你是佳佳,会怎样劝说扬扬参演? |
二、阅读理解(57分)
7.(4分)在“百年辉煌,青春向党”演讲活动中,佳佳写了一篇演讲稿,其中有这样一段:
“同学们,成长意味着什么?少年鲁迅离开家乡绍兴,只身去往南京,渴望学习新知,因为他知道,成长意味着要追求理想;延安的红小鬼们,做司号员,勤务兵,甚至参加战斗,因为他们知道,成长意味着要承担责任;__________生活在和平富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历练自己,不断成长!”
请选用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孙少平((平凡的世界))的成长事例,在空格处补写一段话。
8.(4分)《昆虫记》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请根据下面选段,简要分析。
9.(4分)对“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梁生宝((创业史))会说:“命运在我自己手里攥着!我带着蛤蟆滩的穷乡亲建合作社,种水稻,搞副业,现在已经过上了好日子。”祥子(《骆驼祥子》)、江姐(《红岩》)又会怎样看待“命运”?从两个人物中选一个,根据他(她)的主要经历和身份特点,简要作答。
10.(5分)诗歌阅读。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凤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这首词为辛弃疾赋闲隐居江西上饶一带时所作,
(1)简要概括“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渲染了什么气氛。
(2)下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赏析。
11.(12分)文言文阅读。
(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
[注释]隐括:润色修改。廉:查访,侦查。白发:告发。颉颃(xi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少加隐括
奔命不暇
杖之数下
大笑释去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3)翻译句子。
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贵人子惶骇,谢:“有之。”
(4)简要说明贺铸惩罚“贵人子”达到的效果。
12.(13分)实用文阅读。
【材料一】
(摘自2021年5月17日《潇湘晨报》)
【材料二】
三是生理衰老和心理认知老化。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机能的衰老导致老年人心理认知力不断衰减,语言认知能力不断退化,因而更难以运用语言查找并利用所需的信息;导致语言信息素养缺失。
(摘自2021年1月14日《社会科学报》)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参考相关材料中的信息,解释材料二漫画标题“碰壁”的含义。
(3)补全材料三的空格处内容。
一是
(4)佳佳想运用这三则材料,写一篇题为“老人和数字化生活”的调查报告,但对三则材料使用的先后顺序难以确定。请你提供建议,并说明理由。
13.(15分)散文阅读。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节选
沈从文
(选自《湘行散记》,有删减)
(1)简析第(2)段加点的“但”的作用。
(2)第(3)段划线部分,作者客观冷静地叙写了一幕惨剧,有人说作者的冷静近于冷漠。作者为什么这样不动声色地叙写?谈谈你的理解。
(3)联系前文内容,赏析第(5)段划线处的环境描写。
(4)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作文(60+3分)
14.(63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
——任曾祺《昆明的雨》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2)情感真挚,有自己的思考,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不少于600字。(5)认真书写。
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7分)
(1)mio
(2)蜜密
(3)分号(或;)
(4)C
2.(2分)B。
3.(2分)D。
4.(3分)A。
5.(8分)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天山共色
(3)万里送行舟
(4)一夜征人尽望乡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注意“涯”的书写)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8分)
(1)舞台提示示例:调皮地看着老师。理由:他的语言比较风趣,同学们的反应也比较热闹。
(2)示例:这是一本好书,我是在做完作业后看的。
(3)示例:扬扬,看课外书的是我又不是你,再说我看的是好书,丢啥人?我们就要毕业了,通过演这个剧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多好呀!
二、阅读理解(57分)
7.(4分)
示例一:保尔一次次战胜伤病,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坚持写作,因为他知道,意味着成长需要坚强。
示例二:孙少平到县城读高中,渴望用知识改变贫穷的命运。他到县城后做过揽工,最后选择做矿工。因为他知道,成长意味着要不怕吃苦。
8.(4分)
答案:
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使作品文学色彩浓厚;用词准确贴切,真实再现昆虫生活场景,富有科学性。
9.(4分)
答案:
示例1:祥子:在那个黑暗的社会,命运并不是由我自己掌控的。我做过人力车夫、卖过骆驼,拼命想要攒钱买车,靠自己的力气来谋生。可是我的理想一次一次被毁掉,最后只能任由自己堕落下去。
示例2:江姐:我觉得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1939年入党,曾经在重庆秘密机关做过地下党,领导过重庆学生抗暴运动,为《挺进报》做过大量工作,担任过下川东地区地工委和川东临委的联络员。由于叛徒出卖,我被逮捕,尽管他们用各种酷刑折磨我,但我绝不屈服。因为我坚信,重庆一定会解放,我们的新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
10.(5分)
答案:
(1)词人通过环境的萧索破败,渲染了荒凉孤独的气氛。
(2)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这是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是实写;词人突然从梦中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辽阔河山,则是虚写;虚实结合的写法,表现诗人即使年迈,也不忘收复失地、一统国家的大业。
11.(12分)
答案:
(1)稍微;空闲;用杖打;释放。
(2)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3)贺铸喜欢议论当朝大事,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
贵族子弟十分惊恐,认错说:“有这些事。”
(4)从此以后,那些依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不敢抬起头来看。
12.(13分)
答案:
(1)长宁区通过“智慧养老”平台,考虑到老人个性化需求,让养老服务更便捷。
(2)表面上是指老人无法进入带有二维码的大门,实际上很多老人因为文化程度低或者经济条件落后,和信息化社会脱轨,体现数字化的缺陷。
(3)信息技术网络设施未普及;适老化设计严重缺失。
(4)按照二、三、一的顺序使用材料。二用漫画的形式讲述了当代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材料三通过文字结合实际,分析老年人成为信息化时代中贫困者的原因。
13.(15分)
答案:
(1)“但”字表明“我”的小船之旅并非表面看来这般异常稳定,也为下文目睹水手因拯救船只搁浅意外死亡和近八十岁的老水手为生存执着努力的故事作铺垫。
(2)这幕惨剧指“水手死亡”,这在船上人看来太过平常。作者不动声色的叙写,正是为了真实地说明这里工作的危险和水手丧命之事出现之多,流露出作者对水手们悲苦生活状态的同情。
(3)划线句与首段作者小船向上流走之前的环境描写遥相呼应,这种喧闹热闹的描写渲染了和平安宁的氛围,也表现出了船上的众人在渡过危险的长滩与急流后的轻松愉快。
(4)体格健壮,生命力旺盛。表现在:他年近八十“却如古罗马战士那么健壮”;在干冷的天气里光着脚谈生意;“见小船已开出后”,“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对于生存努力而执着。表现在:他冒着寒冷同掌舵水手讨价还价,希望多挣钱;在讨价还价无望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要求,自动拉纤;数钱时神气活现。
三、作文(60+3分)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