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犁《采蒲台》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1-09-15 11:10:41)
分类: 语文教学

孙犁《采蒲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

越过平原越过一条大堤就是白洋淀水乡了。

这里地势低下云雾很低风声很急。淀水清澈芦苇万顷俯仰吐穗。

自从敌人在白洋淀修起炮楼安上据点抢光人民赖以活命的粮食鱼米之乡就变成了饿殍世界。

正二月间正是环境残酷的时候县里派我到这一带组织渔民斗争我就住在采蒲台。

采蒲台是水淀中央的一个小村庄一家家的小院落飘着各色各样的破布门帘院里门前留下一块地方碾苇和编席。

支部书记把我领到曹连英家住下。每天天不明这一家人就全起来了。曹连英背上回子沿着冰上的小路到砸好的冰窟窿那里去掏鱼。小红穿一件破花布棉袄把苇放在院里推动大石壤子来回碾轧。她娘把轧完的苇用鞋尖破开。之后小红提上篮子去挖地梨直等到天晚了才同一群孩子沿着冰回来嘴唇连饿带冻发青发白手指头叫冰凌扎得滴着血。娘抬头看见眼里含着泪说

孩子饿了先吃块糠饼子吧开了凌我们拿上席到端村去卖换些粮食。

小姑娘嚼着冰硬的饼子说粮食粮食什么时候我们才有粮食吃呀说完她望着我。

娘笑着说他是咱们的一个指望他来了我们就又快过好日子了”“ 我看在眼里也酸酸地难过就说开了凌我们去弄些吃喝来

曹连英说淀里起风了凌就要开

这一晚上我听见小红在外间屋地上一边编席一边编着歌儿唱

眉子细席子白

八路同志走了你还要来。

你们远出在外

敌人就上咱的台阶

你快快打回来

你快快打回来

风整整刮了一夜。第二天淀里的凌一丝也不见全荡开了一片汪洋大水打得岸边劈劈啪啪地响。

这天正是端村大集。小红和她母亲带着编好的席、织好的网到集上去换粮食我也跟着到集上看看。

赶集的人很多那些老乡们都是惊惊惶惶的鬼子汉奸在街上横行乱撞。过了木桥便是网市。小红坐在里面。

一个青年渔夫翻翻看看就又放下了苦笑着说网是好网也能捞大鱼。可是有什么用啊粮食比金子还难白费那个力气去干什么想些别的办法活命吧

随后过来两个老年渔夫一个老人看了看说真是一副好网。

另一个老人说天好现在也不买那个。能安安生生打鱼吗

你以为他们要在这里呆一辈子吗这里是我们的家不是他们的家。这里是这里是——小红低声说是他们的坟茔地不出今年我看你还是买了这副网吧好日子总归不远

两个老人笑一笑听你的孩子。现在粮食困难我给你量半斗米的票

我看着小红卖了网就到席市去。

席一捆一捆地并排放着卖席的妇女们眼巴巴望着南边大梢门那里很久不见有人出来。人们等得极不耐烦了那个收席的大官员本街有名的地主豪绅冯殿甲家的大少外号大吉甲”,才前呼后拥地出来。

梢门口边头一份席那是小红的堆的。她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序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量尺丈。收席的像员大将站在席边把尺丈一抛抓起印板就说五百

小红的娘吃了一惊吸口气说先生你说小米子多少钱一斗啊

我买的是你的席我管你小米子多少钱一斗收席的楞着眼说不卖看第二份

他从她的席上踏过就来看第二家的席。小红的娘呆呆地坐在自己的席上。那些围上来探听的人们都垂头良气地回到自己席子那里去了一路唉声叹气。

背席进去的人手里捏着一沓兼出来换苇或是换米去了。小红的娘许是想起家里等着她弄粮食回去就用力站起来一步一步挪到收席的那里说你收了我那一份席吧

收席的白着眼说你刚才不是不卖吗怎么样肚子里说话了吧生成的贱骨头

小红的娘卖了席背进去换了一沓票出来。

我到梢门口那里一望看见院里和河码头上敌人收的苇席垛得像一座座的山。我无比愤怒这一捆捆的、一张张的席都是这一带的男女老幼不分昼夜忍饥挨冻一尺一寸织成了的。敌人收买席子的办法是多么霸道这还不如明抢明夺

晚上我就召集人们开会。

支部书记说 我们这里村子不大却是个出鱼米的富庶地方。自从敌人在我们这儿安上据点炮楼扒大堤破坏了稻田人们就没有粮食吃。端村大街过去是多么繁华热闹现在一天要饿死几口人

我说我们要组织一个水上游击队先弄敌人的粮食有了粮食什么也就好办了。

游击小队组织起来后我们就在去年没有收割的大苇塘里驻扎每天拂晓和黄昏演习。

有一天小红在淀里收鱼篓看见敌人的大船过来她绕着弯飞快地来告诉我们。我们在大苇塘附近袭击了故人夺回一大船粮食分给采蒲台的人们吃。

直到现在白洋淀还流行着这首描写了真实战斗情况的歌;

队长下命令弟兄往前冲

不怕流血不怕牺牲。

打得他们见了阎王

盒子大枪敛了一大舱

一大船粮食送进大苇塘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叙述曹连英一家三口每天繁重的劳动不仅表现出白洋淀百姓的勤劳能干还突出了在日寇入侵后民众生活的艰难。

B.小说通过描写端村集市中百姓惊惶和敌人嚣张的场景反映了市场秩序因日伪政府垄断控制而遭到严重破坏的社会现状。

C.小说中对日伪欺压百姓的行为感到愤怒对受苦受难百姓充满同情因而认识到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取得抗战胜利。

D.小说叙写白洋淀百姓从忍受生活困苦到积极投入斗争的过程表现了在党的领导下普通民众的成长和抗日力量的壮大。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是线索人物通过的视角展现出的白洋淀的生存环境和人物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

B.小说从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重点描写了小红这个人物塑造了一位能吃苦、有觉悟、机智勇敢的优秀女性形象。

C.小说将收席大少的丑恶嘴脸与卖席百姓的无奈痛苦对比突出日伪的趾高气昂和贪婪凶残为下文写群众的斗争做铺垫。

D.小说中两处充满诗情画意的歌谣分别表达了民众对八路军到来的期盼和对伏击战取得胜利的赞美之情情感真挚质朴。

3.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分别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4 分)

4.作家孙犁曾说在现实主义的作品里作家的丰盛的情感含蕴在描写中。请结合本文的环境描写试举两例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案:

1.(3分)C

2.(3分)D

3.(4 分)第一处:表现小红对“我”能带给他们粮食的期待对八路军充满信赖。第二处:表现小红的娘听闻席子价格低贱后的惊愕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评分建议:每处 2 意思对即可。

4.(6 分)示例一:小说开头“云低”“风急”的环境描写暗示着白洋淀百姓在敌人统治下生活的压抑、紧张表达了作者对白洋淀百姓生存状态的同情和对日伪政府的深切痛恨。

示例二:“淀水清澈”“芦苇俯仰吐穗”描写白洋淀独特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的爱以及保家卫国的抗敌决心。

示例三:小说中写端村大街上惊惶的老乡们和横行的鬼子汉奸的这一社会环境 表现当时白洋淀的混乱和动荡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和对敌人的痛恨。

评分建议:每例 3 环境1 情感 2 分;意思对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