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行传》文言文阅读训练(高中及中考题)
(2021-08-04 15:36:51)分类: 语文教学 |
《杨景行传》文言文阅读训练(高中及中考题)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登延佑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病;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病火灾。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法。乃创学舍,礼师儒,劝民斥腴田以膳士,弦诵之声遂盛。调永新州判官,奉郡府命,核民田租,除刬宿弊,奸欺不容,细民赖焉。改任江西行省照磨,转抚州路宜黄县尹,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
升抚州路总管府推官,发擿奸伏,郡无冤狱。金溪县民陶甲,厚积而凶险,尝屡诬陷其县长吏罢去之,由是官吏畏其人,不敢诘治,陶遂暴横于一郡。景行至,以法痛绳之,徙五百里外。金溪豪僧云住,发人冢墓取财物,事觉,官吏受贿,缓其狱。景行急按之,僧以贿动之,不听,乃赂当道者,以危语撼之,一不顾,卒治之如法。由是豪滑屏迹,良民获安。转湖州路归安县尹,奉行省命,理荒田租,民无欺弊。
景行所历州县,皆有惠政,所去,民皆立石颂之。以翰林待制、朝列大夫致仕,年七十四卒。
注: 刬:同“铲” 擿(tì) 揭发。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民赖焉——通“佃”
B.不敢诘治——查办
C.卒治之如法——按照、依照
D.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告诉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景行教民穿井以饮——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卒治之如法——沛公起如厕
C.弦诵之声遂盛——荆轲遂逐秦王
D.乃赂当道者——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县百姓的生活水平低,杨景行到任后,教会了他们打井取水,用陶瓦建屋。
B.杨景行善于审案,“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郡无冤狱”足以说明他断案的能力。
C.金溪豪僧云住盗掘他人坟墓,当地官吏接受他的贿赂,任他胡作非为。杨景行知道后,依法处置了云住。
D.杨景行无论在哪个州县担任官职,都有好政绩,每次离职,都有老百姓立碑赞扬他。
4.用三个短语概述杨景行任职期间的主要功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行至,以法痛绳之,徙五百里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2.B;3.C;
4.
5.(1)会昌百姓历来不知凿井饮水,都汲河水食用,所以多患疾病。
(2)杨景行到任后,依法严惩陶甲,将其流徙五百里之外。
(3)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4)之所以派遣将士守卫关口是为了防止有偷盗及其他非常事件的发生。
【参考译文】
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延佑二年进士及第,授官为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会昌百姓历来不知凿井饮水,都汲河水食用,所以多患疾病;也不知道使用陶瓦,而是以茅草盖屋顶,因而多发生火灾。杨景行教当地百姓凿井饮水,以陶瓦代替茅草建屋,民众才免受疾病、大灾之害。当地有十个豪民,号称“十虎”,干扰政事,危害百姓,杨景行将他们全部拘捕,绳之以法。于是创办学舍,礼敬儒生并以他们为师,劝导百姓开拓肥沃的田地来膳养士人,管弦诵诗之声于是盛行起来。调任为永新州判官,奉郡府之命,核实百姓田地,铲除了多年的积弊,奸邪欺骗之事都无处隐瞒,贫穷孤弱的百姓得以仰赖。改任为江西行省照磨,转任抚州路宜黄县尹,处理解决了长久得不到解决的冤狱数十件。
升任为抚州路总管府推官,揭发惩治许多奸邪之事,郡中因而没有冤狱。金溪县刁民陶甲,财大而凶恶奸险,曾多次诬陷本县官吏,使他们被罢官离职,从此官吏们都畏惧他,不敢将其治罪,陶甲因而在一郡横行不法。杨景行到任后,依法严惩陶甲,将其流徙五百里之外。金溪县豪猾僧侣云住,挖掘民家墓冢窃取财物,事情被发觉,官员受其贿赂,放宽不治。杨景行却严格审理,云住也想以贿赂打动杨景行,杨景行却不为所动,云住又贿赂主持政务的官员,以强横的言辞相威胁,杨景行仍置之不理,终于将其绳之以法。从此豪强之民收敛劣迹,善良百姓得以安宁。转任为湖州路归安县尹,奉行省的命令,整顿荒田田租,百姓中没有一人对官府欺瞒。
杨景行所经州县,都有良好政绩,离去的时候,百姓立碑刻石颂扬他。在任翰林待制、朝列大夫时退休,七十四岁时去世。
二、2021年山东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1分)
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登延佑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疬;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疬火灾。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法。乃创学舍,礼师儒,劝民斥腴田以膳士,弦诵之声遂盛。
调永新州判官,奉郡府命,核民田租,除刬宿弊,奸欺不容,细民赖焉。转抚州路宜黄县尹,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升抚州路总管府推官,发擿奸伏,郡无冤狱。金溪县民陶甲,厚积而凶险,尝屡诬陷其县长吏罢去之,由是官吏畏其人,不敢诘治,陶遂暴横于一郡。景行至,以法痛绳之,徙五百里外。金溪豪僧云住,发人冢墓取财物,事觉,官吏受贿,缓其狱。景行急按之,僧以贿动之,不听,乃赂当道者,以危语撼之,一不顾,卒治之如法。由是豪滑屏迹,良民获安。景行所历州县,皆有惠政,所去,民皆立石颂之。以朝列大夫致仕,年七十四卒。
(选自《元史·列传第七十九,有删节)
注: 刬:同“铲” 擿(tì) 揭发。惠政,爱民的政绩。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