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中行《红楼点滴》赏析(四)

(2021-07-19 19:10:20)
分类: 语文教学

宗周即古代的西周。此处“国子学”当是“大学”或“辟雍”之误,因为“国子学”在晋代才有。

刘半农,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江苏江阴人,文字音韵学家、诗人。

梁思成,本世纪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学家,梁启超的长子,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中国古代的经学有两大学派,一是今文经学,另一是古文经学,他们的观点不同、方法不同,往往互相争论。详见周予同所著《经今古文学》一书。

这个“考”是指“考古”“考证”。

即古文家、翻译家林纾,他在五四时期公开写信给北大校长蔡元培,反对白话文。

“外道”即离开了学术的规范。

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典籍。

“疑古”是五四以后历史学中的一个学派,他们大胆地怀疑古籍中记载的许多东西,并作出详细的考证。

王梦阮,清末的“红学家”。

即木刻的图章。

张中行《红楼点滴》赏析

商友敬

《红楼点滴》共五篇,回忆原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旧事,载作者所著《负暄琐话》。本书选录其中一、二、三篇。“红楼”是指原北京大学文学院的一栋房子。

北京大学是我国最古老、最享有盛名的高等学府,成立至今已逾百年。讲起这所人人向往的大学,不能不提到民国初年的蔡元培。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了“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思想,从而形成了张中行在此文中所描述的“北大学风”——“散漫”、“严正”和“容忍”。

如果仅从字面上看,“散漫”似乎是一个不怎么好的词儿,但是如果用来说明可以自由地选择听课,那倒反而能够激活学校的良好风气。因为教学二字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教,二是学,如果教师的上课一点也不生动活泼,学生也只能被迫关在教室里听讲,这就谈不上是真正的学习。如果教师的讲课倒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却因为跟不上,或是畏惧考试,或是对这一切早已熟悉了解,还要呆在课堂上勉强听讲,也是没有必要的。师与生只有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获取知识而坐在一起,才谈得上正常的有意义的学习。所以,北大课堂上的“散漫”,实际上正是为了更好发挥教师的作用和更大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至于“严正”,那当然是每一个学者必备的品质。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教学对学生要严正,更要对自己“严正”。俞平伯和胡适就是典范。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最后三个字“是知也”的意思是,说明他是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

“容忍”,更是每一个追求真知者必备的品格。看了张中行文中所举的这几个正反例子林公铎是一个反面例子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张中行的文章读起来很有滋味。这固然因为内容精彩,文笔的生动洒脱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细读文章,条理十分清楚,逻辑很严密,看似随笔,信手写来,却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同时,他的字里行间还贯注着一种深情,就是对母校、对前辈师友的仰慕和思念,而这一切又出之于一位老人的口中,缓缓道来,如淙淙的清泉,温婉而流畅,使人如饮甘醇,不知不觉沉醉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