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秀红:嘉兴的这些名人

(2021-03-25 10:11:04)
分类: 文艺撷英

嘉兴的这些名人

文|沈秀红

明文学家张岱曾言: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然烟雨楼故自佳。三百多年过去了,嘉兴人开口,除了烟雨楼,还有近现代那一个个名头很响的大咖:国学大师王国维,艺术通才李叔同,漫画家丰子恺,文学家茅盾,诗人徐志摩和穆旦,武侠宗师金庸,翻译巨子朱生豪,史学大家朱希祖,漫画大师张乐平,出版巨擘张元济,书法家张宗祥,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兵学泰斗蒋百里,数学大师陈省身……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cb2045bcec074277a1af75892e022878.jpeg

茅盾全家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4b6370f1a3184fc0b7ee86f5d59b3836.jpeg

茅盾后人版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3e6e0c8a71c945d8b1ddc578389d252d.jpeg

穆旦全家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4301222f8b854b2db4bc314351f0a33e.jpeg

陆费逵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f2cdb79ea4b8494a8412d9fa1f776f48.jpeg

陆维钊全家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262b74d88dfb4ea781fff378f5bcff86.jpeg

谭其骧全家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c3bbd2075c904cb79221479b07d31caa.jpeg

朱希祖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c5e3d17d039345bd9537f3f2ff74420a.jpeg

朱希祖一家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8ffac62bf39a495ca8c74c31b8812b99.jpeg

朱生豪夫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a7381882b44e4183a95dec6e35621cb0.jpeg

朱生豪夫妇后人朱尚刚一家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5e6c949737b64fdea5d0aad28c5cdca1.jpeg

张宗祥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b91fb658595240a4b424c4570216aa96.jpeg

张元济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66d3ddfe5d07427e9e1c073e6f7b7e1b.jpeg

张元济与家人

早有人说,浙江文人占据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而嘉兴文人又占了浙江的近三分之一;再加上文艺、科学诸界,嘉兴出产的大师级人物之多,拿眼下时髦的一个词来讲,那就是:现象级。

作为副刊人,自然无法对此现象熟视无睹。只是这次,我们切入的视角变了:追踪名人子嗣,透过他们的目光来看先贤,同时关注“名人之后”这个群体的成长和生活状态,关注一个个特殊的家族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的变迁。

个人和家族变迁的背后,是什么?2012年2月起,“名人之后” 以重榜文化专栏的姿态亮相于每周五的嘉报副刊“江南周末”头版。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f2d6ad124c734263ac9d47b71e497076.jpeg

张乐平全家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80e4e8f37c744056a83774a6efa479fa.jpeg

张乐平两个儿子谈父亲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9debb9624dcb482d99e7f512591b432d.jpeg

谭其骧全家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6693a1172d2d497b991e59a0a2b03f2d.jpeg

孙道临王文娟夫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4eebec5df3e04e81895e5815c279cd1f.jpeg

孙道临全家福

长达三年的寻访,采访团队的足迹到过京津沪杭穗等城市,收获之大,远超预期。前后一共采访到了二十五位嘉兴名人的后代,刊出了二十八个版面,还原了一段段或被湮没或被扭曲的历史,收集到了不少珍贵的图片视频资料。

像徐志摩的后人,都在美国,非常低调,而且不会中文。更意外的是,在分配采访任务时,“志摩后人”这个采访任务居然无人(姑娘)愿意“认领”。看来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情感纠葛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被无限放大,让人们特别是女性对徐志摩的为人产生了不好的联想,甚而有了成见。

通过电邮,我辗转与志摩嫡孙徐善曾先生取得了联系,并完成了采访,前后历时半年。2012年11月16日,“名人之后”栏目第一次以跨版形式推出《志摩后人,轻轻的来》大型报道,反响很好。徐善曾来信表示要珍藏这份报纸。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ce416a7f3fb34a14903ba862f212c807.jpeg

《志摩后人,轻轻的来》版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e071c59a6e4049378d5da967b4bcf167.jpeg

徐志摩后人

此前,他还没有接受过任何一家国内(大陆)媒体如此深入的采访。此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他对国内特别是家乡海宁所有与祖父有关的活动都很关切。

2017年春,徐善曾来信告诉我将于4月应邀回中国参加徐志摩120周年诞辰系列纪念活动,到时可一见。

在杭州的纪念活动中,我就他花数年时间写成的英文版徐志摩传《CHASING THE MODERN》(中文译名《志在摩登》)采访了他,弥补了当年没能当面采访他的遗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2fe6f48826174b699f18ffcb691e8b21.jpeg

诗人徐志摩

长达五年的联系与互动,孙辈眼里的徐志摩在我眼前如此生动,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视野的拓展,我对徐志摩的了解也突破了当初的局限——徐志摩,不应该只是一个普罗大众眼里的风流诗人;他的散文,正如梁实秋等人评价,在其诗之上;而他写的政论文章,数量不多,其字里行间显现的对时局和国际关系的过人识见近年逐渐为人所重视。

非常遗憾的是,我花费半年时间采访写成的志摩后人的文章,竟被山东济南一家媒体的副刊记者剽窃。个中详情不在此细述了。

幸而,这样不愉快的插曲并不多。我和我的采访团队,至今仍对这个系列的采访深感愉悦,这是一次美好的职业体验。特别是当已成为历史符号式的一位位大师级人物,随着后人们的口述,真实鲜活起来时,那种感觉,更是美妙。

比如说起蒋百里,一般人只知道他是一位军事理论家,在《国防论》中提出了抗日持久战论。随着采访深入,我们发现:原来他是一位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举个小小的例子:1918年到1919年,他受邀考察巴黎和会,游历欧洲,回国后写了一本书《欧洲文艺复兴史》,请梁启超作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de1435f523424e0db2e8995b92f7195c.jpeg

蒋百里全家福

梁启超看了此书后,竟一口气写了5万字,只好另作短序,将长序改写、充实,以《清代学术概论》为名出版,反过来请蒋百里为此书写序。他学的是军事学,喜欢的是音乐。四个女儿受他影响,个个喜欢听欧洲古典乐,还至少懂两门外语。

采访中,这样意外的发现数不胜数。

而我在采访编辑过程中,感受很深的,还有一点:要做大师,先做好人。

李叔同就曾对弟子丰子恺讲过: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当丰一吟向我们转述这句话时,她的理解非常质朴:先要学会做个好人。爸爸(丰子恺)留给我们子女的最好遗产,就是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态度。

这与陈省身女儿陈璞的话何其相似:父亲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是做人的方式。他对所有人都非常好,平等、尊重,不会在乎他的背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79a73339af0b4c6f92be381968787447.jpeg

陈省身夫妇与孩子

而王国维的女儿王东明则说:父亲生前教育我们后代,要勤奋读书,认真做事,要做个好人,不贪财,不争利,要以身教言传,教育后代。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3df9dd6dceab419db5747dd4aa354615.jpeg

王国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449b7c40c92b49939a12bf34004f91e9.jpeg

王国维后人讲述王国维故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21/c101ebef7b56414eb9cf7636c49f3b99.jpeg

王国维后人版式

家风的传承,就这样一点点如春风化雨。

来源 | 作家文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