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一)

(2020-11-17 23:15:52)
分类: 语文教学

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张宗明上传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第卷两部分。第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7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俯瞰(kàn)        抉择(jué)             矫揉造作(jio

B. 钦佩(qn)         恪守()             心有灵犀(x

C. 诧异(chà)         飘逸()             络绎不绝(luò

D. 热忱(zhn)        潮汛(xùn)            随声附和(

【答案】C

【解析】

A. 矫揉造作(jio);

B 恪守();

D. 热忱(chén);

故选C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德润人心,相沿成俗。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无不________着家风传承的魅力。以当代优良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家风的________中获得心灵的支撑和行为的________

A. 彰显    滋养    引领 B. 彰显    养育    引发

C. 显露    滋养    引发 D. 显露    养育    引领

【答案】A

【解析】

彰显:鲜明地显示,褒义词。显露:明白直截,明显表露,中性词。第一空的主语是“家风善行”能显示“魅力”,应该用褒义词,故选“彰显”;滋养:滋补养育,提供营养。养育:抚养和教育。滋养强调了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养育重点在教育。家风无言,起到的是春风化雨作用,第二空要“获得心灵的支撑”即要家风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故选“滋养”;引领:引导,带领,重在方向性上的指导。引发,引起,触发。第三空讲优良家风在行为上起的作用(作示范起指导作用),故选“引领”。故选A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许多家庭都有弃用的旧手机、旧电脑等电子垃圾。这些电子垃圾如果回收处置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因此,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和范围。

A. 第句 B. 第句 C. 第句 D. 第句

【答案】D

【解析】

D.搭配不当,可改为: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扩大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范围。故选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因此,维护雄尊严、捍卫雄荣誉,应成为我们不变的信念。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B

【解析】

“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问句,因此第一个空的标点应该是问号;“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和“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之间是并列的关系,而这句又有了逗号了,因此,第二处应该填分号;第三个标点处,引用鲁迅先生的话结束,因此应该填句号和下引号。故本题选B

5.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A. 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 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 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 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答案】D

【解析】

D项的赏析有误,尾联并不是忧伤的笔调,也并非直抒胸臆。诗人比较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由此可知,这两句表现的是对山村迷人景色、淳朴民风的赞美,没有表现“失意与孤独”。

阅读《长在树上“宝石”》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在树上的“宝石”

毛恪成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覆盆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

覆盆子学名山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因其果实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故而也叫树莓。每年二三月份,树莓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四至六月,树莓结果。它的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接近球形或卵球形。依据果实不同的颜色,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树莓果实可以鲜食,其口味独特,酸甜适中。这种鲜甜的味道,主要来源于淀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渐水解,转化成的可溶性糖。

树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例如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___6___倍多,梨和柑橘的近___7___倍。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它是“第三代黄金水果”,欧洲人更将其称为“水果之王”。

树莓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很早就将树莓当作中药使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提到,覆盆子味甘、酸、平、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功效。国外也有研究表明,树莓是一种效果相当不错的减肥食品。在许多国家,树莓也都被视为药食同源的神秘果实。据说,英国皇室将树莓作为御用果品已有500年的历史。树莓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此外,树莓中钾的含量是钠的48.6倍,体现了高低钠的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肾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大益处。

总体来看,树莓极具开发价值,犹如长在树上的“宝石”。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6. 下面有关树莓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树莓因果实的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而得名,还有覆盆子、山莓等名称。

B. 树莓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C. 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

D. 树莓的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

7.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使用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B.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C. 使用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

D. 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

8.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中加点词“主要”“据说”,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特点。

C. 第段作者把树莓比作长在树上的“宝石”,生动形象地说明树莓极具开发价值。

D.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读者普及了科学知识。

【答案】6. C    7. B    8. D

【解析】

6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表述有误,原文依据“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故选C

7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理解。

B.“例如其维生素C的含量”属于举例子,“5倍”“1倍多”“近2倍”属于列数字,“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1倍多,梨和柑橘的近2倍”属于作比较。作用是具体准确说明第(4)段第一句话“树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故选B

8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表述有误,本文是一篇介绍树莓果实的特点、营养、药用价值的事物说明文。故选D

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美好

B. 朝晖夕阴                                  晖:日光

C. 樯倾楫摧                                  倾:倒下

D. 宠辱偕忘                                  偕:和谐

10. 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前人之述备矣

C. 至若春和景明 D. 而或长烟一空

1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交代作记的缘由,其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高度地概括了滕子京的政绩。

B. “衔远山,吞长江”描写了洞庭湖的大观胜览,“衔”和“吞”极表现力,写出了洞庭湖水气势磅礴的特点。

C. 第段写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登上岳阳楼,看到满眼的萧条景象,触景伤情,感伤到极点。

D. 第两段运用对比的写法,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写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答案】9. D    10. A    11. C

【解析】

9题详解】

D.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故本题选D

10题详解】

A.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属:通“嘱”,嘱托、嘱咐。故本题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文章第两段,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迁客骚人在不同的情境下登上岳阳楼的不同心境,因此,本题C项“第段写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登上岳阳楼”的表述是错误的,不是作者,是迁客骚人。故本题选C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高兴极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3题,共93分。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3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4)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江春入旧年    2)一览众山小    3)无丝竹之乱耳    4)千树万树梨花开    5)西出阳关无故人    6)人有悲欢离合    7)人生自古谁无死    8) 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

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览、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