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省日照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版)(五)

(2020-09-20 05:31:23)
分类: 语文教学

(三)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19题。

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武帝女夷安公主。隆虑公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死罪,上许之。公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系狱。廷尉以公主子上请,左右人人为言:“前又入赎,陛下许之。”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因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万民。”乃可其奏,诛之。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东方朔前赞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难也,陛下行之,天下幸甚!上初怒朔,既而是之,以朔为中郎

                                         (选自《资治通鉴·卷四》,有删改)

【注】 隆虑公主:汉武帝的妹妹。 尚:专指娶公主为妻。 豫:事先。 弟,妹妹,指隆虑公主。雠:chóu,仇敌。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18.(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死,以           属:                  

又下万民           负: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上初怒朔,既而是之,以朔为中郎。

 

19.请简要概括文中汉武帝的形象特点。(4分)

【分析】参考译文:
   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娶了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隆虑公主病危时,进献黄金千斤、钱千万,请求预先为儿子昭平君赎一次死罪,汉武帝答应了她的请求。隆虑公主去世后,昭平君日益骄纵,竟在喝醉酒之后将公主的保姆杀死,被逮捕入狱。廷尉因昭平君是公主之子而请示武帝,汉武帝身边的人都为昭平君说话:“先前隆虑公主又曾出钱预先赎罪,陛下应允了她。”汉武帝说:“我妹妹年纪很大了才生下一个儿子,临终前又将他托付给我。”当时泪流满面,叹息了很久,说:“法令是先帝创立的,若是因妹妹的缘故破坏先帝之法,我还有何脸面进高祖皇帝的祭庙!同时也对不住万民。”于是批准了廷尉的请求,将昭平君处死,但仍然悲痛难忍,周围的人也一起跟着伤感不已。待诏官东方朔上前祝贺汉武帝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国政,奖赏不回避仇人,惩罚不区分骨肉。《尚书》上说:‘不偏向,不结党、君王的大道坦荡平直。’这两项原则,古代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非常重视,而夏禹、商汤、周文王三王都难以做到,如今陛下却做到了,这是天下的幸运!”开始,汉武帝对东方朔非常恼火,接着又觉得他是对的,将东方朔任为中郎。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句意为:临终前又将他托付给我。属:同“嘱”,托付。
句意为:同时也对不住万民。负:辜负。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既而,不久。是,认为……是对的。以……为,让……担任。句意为:开始,汉武帝对东方朔非常恼火,接着又觉得他是对的,将东方朔任为中郎。
3)本题考查人物评价。梳理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句来分析评价。
根据“乃可其奏,诛之”可以看出汉武帝执法严明的特点;根据“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等语句可以看出汉武帝重感情的特点;根据“上初怒朔,既而是之,以朔为中郎”可以看出汉武帝知人善用的特点。
答案:
1)同“嘱”,托付;辜负;
2)开始,汉武帝对东方朔非常恼火,接着又觉得他是对的,将东方朔任为中郎。
3)执法严明;重感情;善于用人。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