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一)
(2020-08-18 16:59:10)| 分类: 语文教学 |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来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翻过山峰,突然眼前一亮,众人齐声惊呼“哇——哇——”!但见花如潮涌,汪洋恣肆,绵沿数里,铺陈山脊。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绵沿 恣(zì)肆 山脊(j)
B.川梭 徜(cháng)徉 蓦(mù)然
C.漂浮 漩(xuán)涡 不禁(jn)
D.坚辛 心血(xi) 馈(kuì)赠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副 徘徊不前 B.一幅 流连忘返
C.一幅 徘徊不前 D.一副 流连忘返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放眼望去 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
B.驻足近观 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
C.驻足近观 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
D.放眼望去 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由于消防队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消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B.夜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所售商品种类繁多,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一应供全。
C.近年来,过度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已经严重造成了环境污染,必须收起全社会警惕。
D.公园的荷花已经开放,游客身处其中,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5.班级举办以某部名著为专题的手抄报制作活动。下面是该手抄报的版块标题:百折不挠,终得正果;带你认识团队的力量;妖魔鬼怪猜猜看;一部富于想象力的“童心之作”,下列语句也适合作为该手抄报版块标题的一项是(
A.鬼狐花妖亦深情 B.读书人的命运悲歌
C.英雄绰号背后的玄机 D.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过广陵,入洞庭,浩倍荡荡,四无涯涘。晚见红日落于水内,次早见炬火然灼水面,渐望渐高,乃明星也。吾游行天下,山吾皆以为卑,水吾皆以为狭,非果卑果狭也目能穷其所至则小之矣。物何大何小,因其所大而大之,则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莫不小。苏子瞻曰:“覆杯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其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犹杯水也;舟犹芥也,人犹蚁也,吾乌知蚁之附芥,不以为是乘桴浮海耶?其水涸而去,不以为是海变桑田耶?四海虽广,应亦有涯,目力不至,则望洋而叹。因所大而大之耳。”今在洞庭,吾目力穷焉,即以为洞庭为吾之海可也。
(选自《虞初新志》)
【注】俯仰:表示时间短暂。方轨:两车并行。乌:怎么。桴:小竹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极潇湘 极:到达 B.薄暮冥冥 薄:迫近
C.春和景明 景:景色 D.沙鸥翔集 集:停息
7.下列句子中,加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渐望渐高,乃明星也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乃悟前狼假寐
C.乃不知有汉 D.蒙乃始就学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两文都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有音乐美。
C.乙文引用苏轼讲的故事,意在表明虽然洞庭浩瀚,但不能因为认识有限而感叹自身渺小。
D.两文在写法上都是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甲文重在劝勉言志,乙文重在阐发哲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非 果 卑 果 狭 也 目 能 穷 其 所 至 则 小 之 矣。
1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5分)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二)
郑珍
渐见寒流阔,居人两岸分。
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
渔得沙头汛,炊香柁尾闻。
向来风味熟,惆怅但离群。
【注】柁:同“舵”
(1)赏析颔联中的“摇”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后两联来看,诗人在船上的旅途生活有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2)土地平旷,
(3)
(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现豁达胸襟又充满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