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含答案与解析)(一)

(2020-08-06 17:47:45)
分类: 语文教学

重庆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

(含答案与解析)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A.缕缕晨光穿云透雾而来,照亮清澈chè 的湖水,唤起声声鸟鸣,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B.yàn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活泼风趣的艺术性语句。

C.哀愁,从来不是颓废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mn人的情怀。

D.她的散文既表现了仁爱、善良、宽厚等品德,同时也不乏百折不挠ráo 的阳刚之气。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解题时,要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百折不挠”中的“挠”应读作“náo”;

故选:D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A.绅士      渺小      鄙视      咄咄逼人

B.帐蓬      酝酿      昔日      不理不彩

C.愕然      伴铝      囚犯      长途拔涉

D.强悍      取蒂      遂道      自吹自擂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有的是同音字,有的是形近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正确;

B.有误,“帐蓬”中的“蓬”应为“篷”,“不理不彩”中的“彩”应为“睬”;

C.有误,“伴铝”中的“铝”应为“侣”,“长途拔涉”中的“拔”应为“跋”;

D.有误,“取蒂”中的“蒂”应为“缔”,“遂道”中的“遂”应为“隧”;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附和”一词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3

A.他话音一落,窗外的小鸟就叽叽喳喳叫起来,仿佛在附和他的观点。

B.当大家笑起来时,他也附和着笑,虽然他并不觉得那些话题有趣。

C.老师在凝神细听了那位同学的回答之后,立即附和道:“说得不错

D.妈妈刚提出举行家庭晚会的主意,弟弟就急忙附和,“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老师对学生的点评,并非附和;

故选:C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3

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

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姥紫嫣红。

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

A.    B.    C.    D.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解答此地,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国庆节放烟花的场景”,按照空间关系来写,所以确定是首句交代地点,紧接着写了承接第句,接着介绍夜景第句,最后第句陈述结果。所以顺序为,据此可知答案为B

故选:B

5.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

握手,是心灵的交流。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微风与湖水握手,

漾出轻柔的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补写。补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解答】这里要仿照“微风与湖水握手,漾出轻柔的涟漪”的句式、内容来续写,可以选取“茶叶、沸水、高山”等事物,然后写出事物产生的结果即可。例如:茶叶与沸水握手,弥散出怡人的清香。

答案:

示例一:茶叶与沸水握手,弥散出怡人的清香。

示例二:高山与薄雾握手,幻化出缥缈的云海;

示例三:笔与纸张握手,描绘出动人的画卷。

【点评】做此题一定要把握仿写句子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2、句式要统一。

3、修辞要相同。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6.名著阅读6

1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填空。2

A   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hàn天炽地。 B 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我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

A________填人名B________填人名

2根据《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的故事情节,简析孙悟空的形象特征。4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解答】(1)本题考查识记名著人物。结合掌握的知识,从“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中可知,A是红孩儿(圣婴大王);从“哥哥,不停当”“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中可知,B是八戒(猪八戒、猪悟能、悟能)。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来分析。结合内容,从“嫌弼马温官小,毅然弃官”中可知,他自尊好强;从“敢于挑战天庭,自号齐天大圣”中可知,他有反抗精神;从“尽心养马,使马膘肥体壮”中可知,他尽职尽责;从“在对阵巨灵神等天兵天将时展示出各种变化”中可知,他神通广大。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A.红孩儿(圣婴大王);B.八戒(猪八戒、猪悟能、悟能)。

2)自尊好强:嫌弼马温官小,毅然弃官;有反抗精神:敢于挑战天庭,自号齐天大圣;尽职尽责:尽心养马,使马膘肥体壮;神通广大:在对阵巨灵神等天兵天将时展示出各种变化。

【点评】解答此类题时,需要用心读名著,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或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7.综合性学习8

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推荐文化遗产】

1学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4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建筑等,以及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品、图书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世代相传且表现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传说、习俗、手工艺等。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邀请文化名人】

2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4

【分析】(1)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推荐。解答此题要在对“身边的文化遗产”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要写出文化遗产名称,推荐理由可以从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社会影响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开头要有称呼,要进行自我介绍,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事件的缘由,语言委婉通顺得体即可。如:张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团委宣传委员XXX,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

【解答】答案:

1)示例一: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大足石刻。    推荐理由:雕刻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

示例二: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铜梁龙舞。     推荐理由:烟花、音乐、舞蹈、道具、服饰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表演形式热情奔放,体现出巴渝人民耿直豪爽的性情。

示例三: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巫山神女传说。    推荐理由:故事内容与巫峡自然风光相融合,流传久远,深受群众喜爱。体现了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百折不挠的精神。

2)示例:张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团委宣传委员XXX,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

【点评】口语交际题的解答技巧:

1)读通情景,抓住中心或主题,根据具体情景进行表达。

2)注意说话对象的身份、年龄、场合等。

3)注意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注意字数限制,既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准确恰当。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font face="宋体">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迪我们:即使前路坎坷,未来仍可期待。

8同是写送别,王维用“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忧伤,而王勃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传递出友情不因天各一方而疏远的洒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不舍昼夜  (重点字:昼)

2)采菊东篱下  (重点字:篱)

3)恨别鸟惊心

4)江春入旧年

5)会挽雕弓如满月  (重点字:雕)

6)留取丹心照汗青   (重点字:汗)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1略无阙处 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 _________

3沿溯阻绝 _________    4虽乘奔御风 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12.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

【链接材料】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 〔滟yàn 〕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瞿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噗〕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分析】参考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句意为: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阙:通假字,同“缺”,空隙,缺口。

句意为: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襄:冲上(漫上)。

句意为: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溯:逆流而上

句意为: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疾风。奔:飞奔的马。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自,如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句意为: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句中重点词:峻,山高。良,确实。句意为: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CD.正确;

B.有误,这句话并不能体现“山高”“回环曲折”的特点,体现了三峡水的迅疾。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材料内容,从“滟滪大如马”“滟滪大如牛”“滟滪大如襆”等语句中可知,表现瞿塘峡的凶险。结合第段内容,从“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等语句中可知,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基础回答即可。

答案:

1)同“缺”,空隙,缺口;冲上(漫上);逆流而上;飞奔的马。

2)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B

4)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选文第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