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二)
(2020-07-29 10:43:05)| 分类: 语文教学 |
四、(10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8分)
广府灰塑
灰塑是以草筋灰、纸筋灰或贝灰等为主要塑形材料,辅以竹钉、铁钉、铜丝、瓦片等为骨架,使用灰匙等色彩进而描绘成形的一种建筑装饰类别。灰塑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细分为脊饰、门楼、山墙、照壁、墙楣、楹联、墀头、落水口和落水管等。据《广州市志·卷十六》文物志记载,始建于南来庆无三年的增城正果寺已使用灰塑龙船脊,现可考证最早的广府地区灰塑为明代作品。是佛山祖庙中明代正德六年的“郡马梁祠”牌坊。
灰塑装饰工艺曾被广泛使用,并非岭南广府地区独有。但因为灰塑大面积使用不耐低温的草筋灰和纸筋灰材料,而这种材料在气温低于零度时会开裂,所以专家推测,受环境影响,仅余冬季气温高于零度的部分岭南地区留存灰塑至今。
现潮汕地区也多有使用灰塑装点建筑,但与广府灰塑存在较大差别。潮汕地区灰塑以半浮雕和浅浮雕为多,也有使用阴刻的例子,色彩较清淡,有墨线描边。总体色彩趋向冷色调,多用蓝、白、绿三色。潮汕灰塑因其地理位置近海,空气盐度、酸度高,大大加速石灰的风化,因此潮汕灰塑多见于檐下、墙楣、凹门斗等不见日光风雨处。
广府地区地处广东省中部,夏热冬暖,空气盐度低,湿度大,气候环境适合在室外大面积使用石灰材料。广府地区的灰塑多应用在可受日光和风雨的部分,较少鉴于建筑物阴影区。广府灰塑色彩斑斓,饱和度高,使用题材的取材范围较潮汕灰塑广泛。
广府地区有著名的“三雕两塑”共5种建筑装饰工艺,即木雕、石雕、砖雕、陶塑和灰塑,灰塑与其中的陶塑多有交集。陶塑表面上釉,极耐风雨,多装设在屋脊上,与琉璃屋面瓦配合,效果极佳。陶塑构建全为预制,中空,装设时须有砖垫层,预制件之间靠石灰粘结,陶塑一般有青、黄两种主色调。灰塑适用范围较广泛。屋脊、挥头、山墙、照壁等均可使用,上彩颜色范围涵盖矿物质颜料的各大色系,然大部分的灰塑题材与陶塑题材一致,表现方法也相似。灰塑不可预制,全靠现成手工制作,整个作品的主要材料是石灰,作品内部须有固型骨架,不可留空,但内外层材料使用了不同的添加剂,致硬度、吸水率和表面密度有一定的差异。在广府地区,较常见使用陶塑屋脊压灰塑脊基的正脊做法。
自古以来,广东地区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很多传统工艺的形式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灰塑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岭南地区远离中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有丰富想象力的世俗文化。灰塑题材体现了广府民俗趋吉避凶的心理习惯,蕴藏着祈福和教化的意味。灰塑的取材范围有故事传说、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博古杂宝、吉祥文字、纹样图案和大量舶来题材。灰塑匠师实质上只使用有限的元素,通过谐音、借喻和比拟三种方式,便足以表达如此广发的题材。
【链接一】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每年3月到5月的雨季,大量的雨水造成的高湿度会加速建筑结构的风化,温热潮湿的天气还会带来各种虫害,特别是白蚁,对砖木结构建筑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而灰塑的材料就具有防潮驱虫的效果,用其加固建筑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因风化和虫害倒塌的风险。广东地区临近大海,每年都会有十余个合风过境,如若建筑结构不稳固,屋顶重量过轻,都会造成房屋倒塌的严重后果。灰塑能有效增加房顶的重量,稳固建筑结构,帮助建筑抵御台风的侵袭。除此之外,由于台风的关系,岭南建筑(特别是大体量建筑)都没有密集的防火山墙,辅助防火墙、阻断火势蔓延也成为了灰塑的重要作用之一。
(节选自《谈岭南灰塑的美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链接二】
广府灰塑的主要装饰题材
|
题材分类 |
主要代表图案 |
主要使用部位 |
适合表现技法 |
|
几何纹样 |
卷草纹、蘷纹 |
山墙八字、脊座、博古 |
浅浮雕 |
|
花卉草木 |
松树、梅花、杨桃、荔枝等 |
正脊、墀头、照壁 |
高浮雕结合局部透雕 |
|
动物纹样 |
喜鹊、蝙蝠、仙鹤、鲤鱼等 |
正脊、看脊、垂脊、照壁 |
高浮雕结合局部透雕或原雕 |
|
风景题材 |
珠江早春、羊城八景 |
看脊、照壁 |
高浮雕 |
|
人物神仙 |
刘关张、八仙、三官、寿星等 |
看脊 |
高浮雕、立体圆雕 |
|
博古杂宝 |
八宝、暗八仙、三官、寿星 |
脊座 |
浅浮雕 |
|
文字纹样 |
吉祥祝语、名家诗句 |
正脊小品、楹联 |
浅浮雕 |
13.以下关于“灰塑”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灰塑是一种建筑类别,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
B.岭南地区的灰塑能留存至今,主要原因是其更能耐受低温。
C.广府灰塑多应用在可受日光和风雨的部分,潮汕灰塑则相反。
D.灰塑不可预制,陶塑构件可预制,灰塑题材比陶塑的多一些。
答案:C
解析:A项偷换概念,原文为“建筑装饰类别”和“建筑类别”不同。
B项因果混乱,岭南地区的灰塑能留存至今,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气温较高,材料不易开裂。
D项无中生有,原文为“大部分的灰塑题材与陶塑题材一致”。
14.关于灰塑工艺运用在广府建筑上的好处,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灰塑的材料能够防潮,可以降低建筑因风化倒塌的风险。
B.灰塑的材料能够驱虫,防止虫子对砖木结构建筑的破坏。
C.灰塑能增加房顶重量,稳固建筑结构,帮助建筑抵御台风。
D.灰塑能够提高防火墙密集度,辅助防火墙,阻断火势蔓延。
答案:D
解析:无中生有,原文未提及灰塑能够提高防火墙密度。
15.下列对广府灰塑题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广府灰塑题材中的杨桃、荔枝等岭南特有的水果,体现出浓郁地方特色。
B.广府灰塑题材中的喜鹊、蝙蝠(福)、仙鹤等动物,蕴含着祈福的意味。
C.广府灰塑题材中的“刘关张”结义的故事,宜扬忠义思想,体现教化功能。
D.广府灰塑的各种题材最常用的表现技法是高浮雕,塑造动物图案难度最大。
答案:D
解析:材料未提及广府灰塑“最常用”的技法等级是高浮雕,也没有对动植物的难度进行对比。
16.选文(含链接材料)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点列出并举例。(4分)
答案:
(1)列数字:这种材料在气温低于零度时会开裂。广府地区有著名的“三雕两塑”共5种建筑装饰工艺,即木雕、石雕、砖雕、陶塑和灰塑,灰塑与其中的陶塑多有交集。
(2)举例子:灰塑适用范围较广泛。屋脊、挥头、山墙、照壁等均可使用。
(3)作比较:潮汕地区也多有使用灰塑装点建筑,但与广府灰塑存在较大差别。
(4)分类别:灰塑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细分为脊饰、门楼、山墙、照壁、墙楣、楹联、墀头、落水口和落水管等。
17.广州市为灰塑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获得通过。你认为通过的理由可能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点陈述。(5分)
答案:
(1)
(2)
(3)
(4)
(5)灰塑不仅有美学价值,还有防潮驱虫等现实意义。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题。(22分)
1985年的一场电影
李义文
明天家里放电影!
父亲是在晚饭后宣布这一决定的。那时太阳已经落山,屋里光线暗淡下去。
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混沌在冥冥的暮色中,难以辨寻,但他说的每一个字犹如昨天大舅来家里道喜时炸响的鞭炮,令人震撼和惊喜。
姐说,放啥电影?没有这个必要。父亲说,咋没必要?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刘家的荣耀,是大喜事。姐说,这纯粹是浪费钱。父亲说,浪费个啥?现在都时兴这样。你别理论了,我已联系好了。姐见父亲已安排了,便不再说什么。她知道父亲的脾性,认定了的事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三年前的暑假,姐收到县一中入学通知书。在我们斋公桥村,一个女孩能念完初中就算了不得了,上高中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那天夜里,父亲问姐,闺女,想上吗?
姐低着头,没有作声。家里条件差,母亲身体又不好,家里是无法供她上高中的。
父亲对姐说,闺女,只要你想上,爸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
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姐,他是有能力供她读书的。父亲累完田里活,就去村砖瓦厂拉砖。他认为力气就是钱,力气是使不完的,那钱也就不会断。他把身上的力气变成一张张大大小小的钞票供姐读完了高中。
现在父亲还在村砖瓦厂使力气。在村砖瓦厂,父亲可算是待的时间最长干活最卖力的人了。
每天天微亮父亲就起床,到晚上天擦黑才回来。他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完全看不出他有多疲惫。
姐不同意放电影自然也有她的理由。
那天,母亲叫姐去给父亲送午饭。临近正午,骄阳似火,烘烤大地。走了一会儿,姐的短衫就汗湿了。到了砖瓦厂,姐瞧见父亲正拉着一车熟砖从窑洞里出来。他身上落满灰土,脖子上搭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身子努力地向前倾,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很是刺眼。
姐的眼睛不禁模糊了。她放下饭盒,上前帮父亲推了一把。
父亲回头看见了姐,笑着说,闺女给爸送饭来了。
等父亲卸完砖,姐说,爸,吃饭了。
父亲用毛巾揩了一把汗,对姐说,饭就放在那儿,你回去歇息吧。我承包的活儿还没完,再干一会儿。
说完父亲又推着小车进了窑洞。望着父亲瘦小伛偻的背影,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第二天下午5点多钟,放电影的人就来了,他们早早地扯起了银幕。银幕就像一面布告牌,家里放电影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村里村外。
21天快黑了,来看电影的人从四面八方不断地赶来。门前平时沉寂宽敞的禾场变得热闹拥挤。
22父亲看着眼前晃动的人群,不知咋的,心里竟有些慌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一些熟人向他打招呼或道喜的时候,他只是嘿嘿地笑着,机械地说着“多谢”两个字。
23放电影了,全场安静了下来。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有的站在凳子上。人们都被电影里的打斗情节深深吸引了。人群中间留给父亲的椅子却是空着的。
24父亲在围子外转悠着。他一会儿在银幕底下站一站,一会儿又到后面转一转。他在看他的电影。他的电影就是眼前的人以及这放电影的场景。他甚至觉得这比银幕里的情节更生动更有趣,有时他还在嘿嘿地笑。
25姐从人群里挤出来,拉着父亲的手说,爸,去坐着看电影吧。父亲轻轻推了推姐说,我在看咧,你快去吧,别耽误了看电影。姐无奈只好回到原位上。直到电影结束,父亲的椅子还是空着的。
26散场了,姐却发现父亲不见了。母亲在屋里找了,没有。妹妹在后院里找,也没有。
27父亲上哪儿去了呢?正当家里人着急的时候,姐发现了父亲。
28他歪在草垛堆里正打着呼噜。
(有改动)
18. 阅读20~28自然段,概括在电影放映那天晚上父亲的表现。(3分)
电影放映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影放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影散场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答题思路】
1.
2.
3.
4.
【参考答案】
1父亲有些慌乱和不知所措,机械地和前来看电影、道喜的人打招呼。 2父亲在围子外转悠,乐呵呵地看着看电影的人群并婉拒了女儿一起看电影的建议。 3父亲在人群散尽后,歪在草垛堆中打着呼噜睡觉。
19.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处姐姐两次流泪的心理有何不同。(4分)
(1)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2)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19. 【题型: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内容分析)】
【答题思路】
1.
2.
【参考答案】
(1)听到父亲说只要她想上,砸锅卖铁也供她读书,对父亲对自己无条件的支持而感到感动、感激,为自己让父亲负担更重而自责、难过。
(2)看到父亲瘦小佝偻的背影和辛苦搬砖的身影,为父亲辛苦劳作而感到心疼和怜惜。
20.文章以父亲的一句话作为首段,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20. 【题型:开头的作用】
【答题思路】
1.
2.
【参考答案】
(1)结构上为下文写父亲为何请大家看电影、如何请大家看电影做铺垫。
(2)采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从明天家里看电影出发来回顾看电影的原因、父亲为了请大家看电影和供女儿
(3)开门见山,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一句话即展现了姐姐考上大学后,父亲的喜悦欣慰和自豪之情,体现了父亲果断和有家庭责任心的形象,渲染了充满喜悦的气氛。
21. 下面的链接材料选自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台阶》,请与本文~自然段比较,简要回答这两位父亲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动力分别是什么?(6分)
【链接材料】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21. 【题型:人物形象分析题+合理推测原因题】
【答题思路】
1.
2.
【参考答案】
共同点:
(1)身份:都是农民;
(2)勤劳能干,通过劳动建设家庭,实现目标;
(3)有浓厚的家庭责任心,分别为了女儿的读书和家人的尊严奋斗;
不同的动力:
(1)文中的父亲是为了让姐姐可以安心读书,不用操心学费的问题;同时也为了让家人安心,不用操心家中生计。
(2)《台阶》里的父亲是为了想要有高的台阶,让自己和家人受人尊重。
22. 小说中,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却坚持为庆祝姐姐考上大学请大家看电影,他为什么这样做?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6分)
22.
【答题思路】
1.
2.
(1)亮明观点(按照作者的倾向回答问题得分率会更高,依据也比较容易从文章中找到)
(2)根据原文,列出证明观点正确的依据
(3)如有“联系生活实际”等字样,请联系生活实际,并写出“生活实际”等字眼,紧扣问题回答。
【参考答案】
(1)
父亲承诺过会供姐姐读书,请大家看电影是父亲信守供姐姐读书的 体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让大家知道自己家的闺女考上大学,吐气扬眉的自豪感;
请大家看电影是为 了庆祝姐姐考上大学,也是为了让姐姐知道家里能请人看电影、能供她上学,想让她安心;
当时村里时兴家里有大喜事就要请大家看电影。
(2)
因为在当时一个女孩子考上高中就奢望了,别说考上大学,这肯定是一件十分值得庆祝的喜事;
父亲辛苦这么久能看到自己家的闺女上到大学是非常欣慰和自豪的,这也是体现他爱子女的一种方式;
请大家看电影是当时村里时兴的方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