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岛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四)
(2020-07-25 17:56:36)分类: 语文教学 |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手工艺与纯艺术不同,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例如在当代,由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手工艺类“非遗”还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此外,不能因为创新就远离本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秦淮灯彩传承人说:“做灯是讲究寓意的,要讨喜,我创作过飞机灯,但不制作QPZD灯,因为它们的寓意不吉样。”
(摘编自季中扬
16.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B.“95后”“非遗”传承人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C.由于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不加审辨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已经荡然无存。
D.秦淮灯彩传承人不制作QPZD灯。做灯讲究吉祥的寓意,这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
17.材料二中关于郎佳子彧面塑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烟熏妆”哪吒、“熊猫瘫”、动漫灌高手等面塑作品,包含了流行元素,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B.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创作的《花季》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C.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D.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以影像的方式进行传播,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了大众。
18.胶州大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三则材料,为促胶州大秧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