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玉宽艺术简介

(2020-06-18 17:45:22)
分类: 历史社会

王老先生的简介以前我整理过,后面是网上的,和我看过的一个材料上的一样,我是原样打入电脑的,可能后面的捐款数字我自作主张改成了“几十万”,那时一万可是天文数字,他每次都是拿着一两千去了乡里,累计也就是一两万,可在那时的万元户可是连粮食也算上的。我在93年刚毕业参加工作时才发不到二百元,加了班补才二百出头。

再作进一步整理吧。

王玉宽1917- 2003 字容普,号精勤室主人,库山乡源河村。从6岁起临颜真卿书帖,后学柳体,继而习欧、赵体,同时学习绘画。14岁制印,17岁写碑文、作画后担任小学教师,把全部业余时间投入到写字中去。广临魏晋诸家、汉碑篆隶,并借鉴当代一些名人墨迹,博览广收,凭着过人的悟性和几十年苦学苦练的深厚功夫,形成了以工整秀丽、精到严谨、遒劲浑厚、温润典雅为特点的书风,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连任五届县政协常委,先后被聘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临沂地区书协主席、日照市文联、莒县文联、莒县书协名誉主席,莒县书画“六老”之一,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附:王玉宽简介

王玉宽(1917-2003 )男,字容普,号精勤室主人,生于莒县库山乡源河村。从6岁起就被其父关在家中读书、临颜真卿字,一写就是8年。后又偷学柳体,继而习欧、赵体,同时学习绘画。14岁制印,17岁给他人写碑文、作画。虽是农民,但以种田为副,以制印、画画与写字为主。后来担任小学教师,他把全部业余时间投入到写字中去。当时莒北一带需要写画的地方,大都请其执笔;鲁中南行政公署、莒北县政府及其所属机关所用印章大都出自王玉宽之手。通过实践,其境界和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王广临魏晋诸家、汉碑篆隶,并借鉴了当代的一些名人墨迹,博览广收,凭着他过人的悟性和几十年苦学苦练的深厚功夫,形成了以工整秀丽、精到严谨、遒劲浑厚、温润典雅为特点的书风,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并在1994年山东省人大系统举办的全省“金春杯”书画摄影大赛上获二等奖。多家报刊杂志对其作过介绍,《大众日报》《山东人口报》等栏目曾在几年的时间里一度以其题书作为长期专用标题;中央文史馆和山东、广东、江苏、河南、内蒙古等省文史馆都收藏了他的作品,其中1993年为山东省文史馆书写的千字文20条幅,受到专家的高度赞誉。近年又先后出版了《王玉宽楷书千字文》字和《王玉宽、宋金鼎书画作品集》。

近些年,随着王玉宽的声望越来越大,周边县市及济南市机关来请先生写字的络绎不绝,外地区索求墨宝者更多,可以说笔迹遍及大半个山东,而且不少作品赠往日本、南韩、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王老在艺术上虽已取得了很高的造诣,但他却毫不自满,仍在孜孜不倦地进行学习,凡是书画方面有一定造诣者,不论老幼,他都以礼相待,以师相尊,请大家给自己指正,并善于从别人那里(包括自己的学生)发现并吸取所长,以不断提高、丰富自己。对虚心求学的青年,他满腔热忱、不厌其烦地耐心指教,毫不保留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不断地关心、检查、督促指导他们积极进取。不少后学者在他的悉心指数下,已自学成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王以“精勤室”为书斋名,这正是他一生笔耕不辍、辛勤劳作,为广大干部群众服务的真实写照。

1981年至今,王连任五届县政协常委,先后被聘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临沂地区书协主席、日照市文联、莒县文联、莒县书协名誉主席,并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八十年代初,曾配合崔祝生先生发起筹建了莒县书画篆刻学会,为发展莒县书画艺术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艺术的学习研究上,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作为县政协常委,王又经常利用各种会议、各种场合、各种形式就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向各级政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近几年,为了办好人民群众的福利事业,先后向乡敬老院、幼儿园、学校、医院、救灾等捐款达几万元,得到干部群众的厚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