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阅读答案与赏析

(2020-03-12 10:55:43)
分类: 语文教学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阅读答案与赏析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含箨(tuò):包有笋壳。书帙(zhì):书套。娟娟:姿态美。

1.下列描写竹子的句子中,与“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情境不相符的一句是( )(2分)

A.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B.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C.龙孙春吐一尺芽,紫锦包玉离泥沙。 D.昨传新笋发,扶杖绕林看。

2.请赏析颈联“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一句的妙处。(3分)

3.松竹梅,历来为人所喜爱,被称为“岁寒三友”。你认为这首诗反复描写竹子的可爱,有何用意?(3分)

参考答案

1.(1)BB项描写的是秋天的竹,其余都是描写的春天的新竹。)(2分)

2. 作者运用了视觉描写、嗅觉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给读者以清新、明朗、怡人的享受。(3分)

3.作者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借写竹子的美好来表现自己的品质特征,诗人以竹子自况,希望朝廷能够珍惜人才,呵护人才。期待朝廷提携自己,使自己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3分)

简析

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以“竹”为吟咏对象,托物言志,耐人寻味。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尾联作者展开想像,仿佛看到了高高的竹已经伸入云端,轻轻的拂动着。自己能“致君尧舜上”,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

【翻译】

嫩绿的新竹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出的竹梢才高出墙头。嫩绿的颜色映侵着书套,久久不退;当竹影移过,酒也顿是变的清凉。新雨过后,竹子更加美好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新竹一定可以长到高矗云霄。

赏析

这是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同题之作。严武素与杜甫友善,字季鹰,华州华阴人,虽武夫,亦能诗,全唐诗中录存六首。他性豪爽,读书不甚究其义。八岁时,因其父挺之不答其母,乃手刃父妾英。其父屡禁其习武。后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玄宗入蜀,(公元七五六年)擢谏议大夫。至德后,历剑南节度使,再为成都尹。以破吐蕃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与杜甫最友善,镇剑南时,甫因避乱往依之。

全诗清新雅致,风格与作者一贯诗风有异。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描写了新发之竹,“半含”“才出”抓住了春笋蓬勃生长的典型过程。竹生长是看不见的,作者化静为动,用“含”,“出”把竹的生长过程写活了。

“色侵书帙晚”,竹的颜色绿得逼你的眼,绿色映照在书卷上,似乎是天色暗了下来,“阴过酒樽凉”,竹影摇曳,竹色青葱,晃动的竹影移过酒器,显得更加清凉了。颔联选取竹“色”给人的感受,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竹荫中,品着清凉的美酒。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细细的春雨把竹洗得一尘不染,微微的春风送来缕缕竹的清香。颈联继续从视觉和嗅觉来感触竹。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尾联作者展开想像,仿佛看到了高高的竹已经伸入云端,轻轻的拂动着。

本诗是一首应答之作,自然少不了对主人的一番赞颂,以竹盛赞了严郑公高洁的情操,杜甫虽然长严武十四岁,严武也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但作者后半生长期依赖严武接济,出语自然更加谦恭。不过本诗也值得称道,特别是“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与“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四句,后人单独辑录在一起,成了一首咏竹的绝佳之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