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浒传》到底哪个版本好?(全)

(2020-03-07 14:54:23)
分类: 语文教学

《水浒传》到底哪个版本好?

《水浒传》有多少版本?

《水浒传》的版本相对于《三国演义》来说是比较复杂的,这点是很有趣的现象。研究古代小说的版本学,《水浒传》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但是也是一个非常复杂说不清楚的课题。

为什么会这么复杂说不清楚呢?从它的最外在的体制来看,章回小说都是分回的,《水浒传》现在流传的版本至少就有7种不同回数的版本。它不像《三国演义》流传下来,前头是二百四十节,后来就变成一百二十回,它是比较简单,比较单纯的。

《水浒传》流传下来的版本就有7种不同回数的,有100回的、102回的、110回的、115回的、124回的、还有70回的等等。它有不同回数的不一样。那么学术界把这个很复杂的《水浒传》版本的情况做了一番整理研究,提出了一个比较认可的观点,认为《水浒传》的版本系统可以划分成4个系统,第一个系统叫“文繁事简本”;第二个系统叫“文简事繁本”;第三个系统是“繁简综合本”;第四个系统就是“腰斩删改本”,分成四个系统,版本系统。

那么所谓“文繁事简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文字比较详细,但是故事相对来说少了些,少了什么呢?主要是少了20回,没有那种平田虎、平王庆的那20回的故事,所以基本上就保持100回的故事。“文繁事简本”从现有的文献记载可以看出,是最早著录的,在明代的嘉靖年间就著录了一百卷的《忠义水浒传》。那么现在流传下来比较完整的版本100回本,比较好的版本就是容与堂的刻本,但这个本子,这些本子都是万历年间的本子,虽然有小说书目的著录、记载是在明代嘉靖年间,就是十六世纪的时候。但是实际上现在流传的版本都是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的这个时候的版本,这是“文繁事简本”。

“文简事繁本”刚好和“文繁事简本”相反,它的文字相对简略,但是它写的故事要多了,多了什么呢?多了平田虎、平王庆的那20回,但是它的文字非常简略,甚至描写也非常粗疏,拿来作为阅读的读本来说,基本上算不可读,读起来没有趣味。那么现在流传的版本当然也都是万历后期的,万历中后期的这些本子,那么这是第二类的版本。

第三种的本子是“繁简综合本”,就是在“文简事繁本”的基础上,在100回“文简事繁本”的基础上,加进了平田虎、平王庆的20回,对这20回的文字也做了一些修润,因为这20回的文字原来是“文简事繁本”里头的,文字比较简略,现在做了一些修润,所以构成了一个“繁简综合本”。故事就完整了,120回,比较完整的故事,那么这是第三个系统。

第四个系统就出现在明末清初,是金圣叹做的一个本,重新整理的一个本子。金圣叹据说他自己发现了一个古本,就是施耐庵的古本,这个古本和流传的“文繁事简本”、“文简事繁本”、“繁简综合本”都不一样,这些本子被他称为叫“俗本”,通俗的本子。那么他认为他发现的这个古本只有70回,这个70回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文繁事简本”的前71回,第一回被金圣叹说成是“楔子”,就是开场白了,那么从第2回开始到第71回,构成70回本,所以这是一个70回本。更准确地说,是一个71回本,把71回以后的篇幅就全都删掉了,以卢俊义做了一个梦惊醒,那么这就算结束了。

这个本子和以往的本子在文字上有了很大的区别,就是因为金圣叹整理这个本子的时候,他肯定不是什么新发现古本,是他根据“文繁事简本”进行完全地整个的改写,所以做了大量的改写,改写的幅度非常大,渗透进很多金圣叹自己对小说里头的人物和故事的理解,当然也包括金圣叹的一些艺术趣味也都融进了小说当中。那么这个本子在清代两三百年时间里流行最为广泛。

这是讲到的《水浒传》的四个不同的版本系统。

除了这四种不同的版本系统以外,还有一些关于《水浒传》小说片段的记载,证明在这四种版本系统以外,可能还有别的版本,但现在看不到了。

《水浒传》哪个版本好?

那么咱们特别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文繁事简本”和“文简事繁本”,它们在明代万历年间流传的时候,到底哪一个本子在先,哪一个本子在后呢?因为这个对小说史的研究来说,对文学史的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哪一个在先,哪一个在后,那么一般地有人认为是“文繁事简本”在前,“文简事繁本”在后。当然也有人提出是先有“文简事繁本”,再有“文繁事简本”,有不同的说法。

因为这两个系统如果来加以对读的话,发现面目全非,判若两人,完全不一样。“文繁事简本”的文字非常漂亮,描写非常细致;而“文简事繁本”的文字非常粗疏,描写非常简单,所以说这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构成了两部小说,而不是简单的两个不同的版本系统,这里头有一些很多相关的问题,咱们可以进一步再探讨。那么咱们现在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咱们作为一个普及性的读物,或者说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国古代的古典小说的经典,咱们还是提倡用“文繁事简本”作为主要的依据。

所以下面我讲《水浒传》小说所用的原文,主要根据明代万历三十八年容与堂刊刻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主要根据这个版本。那么也参考了明末杨定见序、袁无涯刊刻的一百二十回本。因为一百二十回本就故事来说也是更为完整的。

《水浒传》问世以后在明朝就流传非常广泛,影响很深远。很多明代的文人认为《水浒传》小说可以跟《史记》相媲美,可以跟《杜诗》相媲美,是一种经典的、典范的文学作品,明代人就把它称赞得非常高。那么《水浒传》盛行以后,在中国的小说史上、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就有一种新的小说类型,叫英雄传奇小说,它和历史演义小说不一样,是以几个、几十个英雄人物为代表,主要以他们为主要的人物,主要的情节来展开一部小说。

同时《水浒传》盛行以后,也是跟《西游记》一样,有大量的戏曲、说唱等等这样的一种文学类型,文学样式加以改变,文学艺术样式改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从现在可以看出来,在《水浒传》,跟《水浒传》有关的就有六十多种剧目。地方戏就更不用说了,非常多。《水浒传》问世以后,也传播到海外,《大英百科全书》曾经这么称赞《水浒传》认为:

“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因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于历史杰作的行列而获得普遍的喝彩,它被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一部文学作品。”

《水浒传》的小说得到了世界很多文学家,文化学家的一致的称赏,他们认为像《水浒传》这样的小说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呢?是人类灵魂的不可征服的、向上的不朽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世界各地,在《水浒传》里也得到了鲜明的表现。到了现在,《水浒传》已经有了英文、法文、德文、日文、俄文、拉丁文、意大利文、匈牙利文、捷克斯洛伐克文、波兰文等十多种文字的数十种译本。所以咱们可以说《水浒传》小说不愧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本文节选自“四大名著”(名家演播阅读无障碍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