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郢人燕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03-04 10:00:51)
分类: 语文教学

《郢人燕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郢人燕说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夜书,火不明(   )

②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

③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

④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

⑤燕相白王(  )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

1.①光线暗。②光明。③表定语后置。④表判断,兼停顿。⑤告诉。

2.①不可穿凿附会,曲解愿意。②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有何不可?

【注释】

⑴郢: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⑵遗:送给。

⑶相国:古代官名,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楚国以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⑷书:信。

⑸夜书:晚上写信。

⑹火:烛光。

⑺举:举起。把烛火举高。

⑻云而过书“举烛”:意思是嘴里说着“举烛”就在信中错误地多写了“举烛”两个字。云:说。过:误。

⑼非书意也:不是原来信里要说的意思。

⑽受书:收到书信。

⑾说之:即解释它的意思。

⑾说:通“悦”,高兴,愉悦。

⑿尚明:崇尚光明。尚:重视、崇尚。

⒀举:推举。

⒁白:禀白,告诉。

⒂国以治:国家因此治理的很好。治:太平,指治理好。

⒃治则治矣:治理是治理好了。

⒄类:像。

译文

有个(楚国首都)郢(城市)人给燕国宰相写信,是在夜晚书写的,灯火不够亮,于是对拿蜡烛的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说了便写到信上“举烛”。举烛不是书信的本意。燕国宰相得到书信便阅读,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举荐贤能并任用他们。” 燕国宰相告诉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书信的意思。 现在的学者大多是类似这样的人(“举”多余的字)。

成语

郢书燕说指的是在解释文章时曲解了原意,但有时可能也表达出了有价值的观点,故也不全作贬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