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建议
(2020-02-25 10:27:54)| 分类: 语文教学 |
《老王》教学建议
一、总体建议
1.教学时间:2课时。
2.诵读全文,熟悉文本,感受作者平和隽永的语言风格。
3.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障碍和困惑,生成有价值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会前后叙述中的内在联系,依据文本以及旁证材料,对人物的行为逻辑或心理活动轨迹进行合理分析。
4.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咀嚼语言,依据文本和补充材料得出结论,不要远离阅读需要空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 之美。
这个教学重点包括理解人物形象 (特别是人物的品质),赏析作者按特定顺序、线索 将细节串联起来的写法,品味作者描写老王的语句,等等。总体而言,是要引导学生理解 老王 (包括 “我”)的善良。
2.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
老王为什么要送香油和鸡蛋?或者说作者究竟做了什么事,特别值得老王临终前送“大礼”呢?这需要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从细节中推究,由此深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
3.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 “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感伤。
反观 “我”对老王的态度从 “同情”到 “愧怍”的变化,由此理解 “我”和老王交往的实质,反思那种居高临下、缺乏真正尊重的同情,感受作者的自我批判精神。这个角度的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层次较深,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讲解。
三、教学设计
1.课前预习。
通读全文,预习生字词,指出阅读中难以理解的文句或其他问题。
2.朗读课文,认读生字,理解词义。
自主讨论:
(1)从介绍老王、片段回忆、重点回忆三方面,梳理全文结构。
(2)依据文章结构,大致梳理作者的感情线索。
3.文本细读:欣赏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深度理解文意。
预设:学生问题集中在“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讨论:
(1)结合1~4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老王是一个“不幸者”?作者对这位“不幸者”持什么态度?
144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下册
(2)结合5~6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愿意跟老王这个“不幸者”交往?怎么理解老王“最老实”?通过作者的讲述,你觉得老王是什么样的人?
(3)结合前后文,谈一谈对“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这句话的理解。
(4)老王为什么要送给作者一家香油和鸡蛋?作者为何感到不安,并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4.课堂练笔。
要求:请依据你对老王临终赠送香油和鸡蛋的理解,揣摩作者听到老王死讯后的心理,以第一人称口吻,写一段作者听到老王死讯后回家沉思的内心独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