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外的著名悲剧(二)

(2019-11-12 11:38:37)
分类: 语文教学

艺术特色

戏剧冲突

戏剧的冲突与巧合是作家们惯用的艺术手法莎士比亚的戏剧也是这样他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制造了一系列的冲突与巧合使得悲剧情节中充斥着许多的偶然性因素。两个家庭充满仇恨而仇人的孩子却互相喜欢;仇人家里举办舞会罗密欧化装潜入竟然没有被揭穿而且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识一见倾心造成了矛盾的纠结构成了全剧冲突的基础。

舞会结束罗密欧不肯回家偷偷地来到朱丽叶卧室的阳台下面巧合是他意外地听见朱丽叶在轻轻地呼唤他的名字两个人有了彼此表明心迹机会;接下来乳母传信让双方更加确定自己的感情劳伦斯神甫又帮助两人秘密结成夫妇加快了情节进展;王子的从轻判决反而让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地分离使得冲突发生转折并进一步深入。劳伦斯神甫派去传信的朋友恰巧遇到一个需要拯救孩子的父亲耽搁了行程而这时表弟班伏里奥恰巧早一步告诉了罗密欧朱丽叶的“死讯”。朱丽叶的父母要女儿嫁给伯爵帕里斯朱丽叶不敢公开违抗劳伦斯神甫却帮她出主意给她一瓶昏迷四十二个小时后会醒过来的药结果造成了悲剧的结局。

戏剧的冲突仿佛起于偶然因素提尔伯特当时在舞会上认出了被姑父拦住的罗密欧恰巧自己也喜欢表妹世家的仇恨加上自己的私情提尔伯特去找罗密欧决斗也在情理之中。罗密欧与朋友偶遇提尔伯特发生冲突结果十分惨烈。罗密欧的朋友、提尔伯特和帕里斯三个年轻人先后被杀不仅加剧了戏剧冲突而且预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悲剧结局。然而悲剧中的偶然性与社会现实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是青春与爱情是生命成长中必然选择而且与个人美好的理想不能分离“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那是因为它表达的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生命之花。其次是欧洲中世纪爱情婚姻的现实基础首先是家庭、家族的需要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个人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力这必然与爱情发生的偶然姻缘性发生冲突而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恰恰违背了家族的意志和利益失去了合法的现实基础。再次按照贵族文化传统欧洲贵族或者个人私下进行决斗是合法的决斗双方对于对方的伤残死亡可以不负法律责任。所以罗密欧与提尔伯特互相斗殴杀死两条人命无人过问反而在两位主人公双双殉情死去时侍从们就立马登场。这一切在戏剧情节中是一系列的巧合冲突好像总是阴差阳错充满偶然性。可是偶然却是由现实世界的必然因素导致的这正是莎士比亚悲剧真实性构成的基础和推动情节的高潮艺术。

风格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悲剧但全剧中浓郁的抒情色彩和青春气息又使它掺杂着浓厚的喜剧成分。全剧共有五幕。在第一幕中莎士比亚将爱与愁、悲与喜的强烈对比集中表现在罗密欧一人身上。第二幕则是全剧最富有青春气息和抒情色彩的一幕。在月夜下的花园中两个年轻人互诉衷肠倾诉彼此的爱慕他们超越了家族宿仇的高墙流连于爱情的乐土。太阳、月亮、繁星、火炬等光灿美丽的意象与无边的黑夜构成鲜明的对比剧中其他的阴暗意象还有噩梦、血污、坟墓、地狱等。黑夜仿佛就是随处潜伏的死亡。黑夜无边爱情无敌。黎明带来婚姻也带来别离。第三幕提伯尔特的死使得剧情急转直下此后罗密欧被放逐朱丽叶则被父母逼婚这对恋人从新婚的快乐中跌落到痛苦的深渊。随着悲剧的继续发展这种悲喜对比的节奏也在加快。在第四幕中莎士比亚将这种悲喜交错之感安排在各个场景之间一方面凯普莱特全家上下都在欢快地为朱丽叶筹备婚礼另一方面是朱丽叶与罗密欧分离时的无限痛苦。最后一幕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择以死来捍卫纯真的爱情观众不免对其抱有同情与感伤之情但是故事的尾声又是以两家人和好的戏剧场景来收尾又给观众带来一丝安慰。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家不共戴天的世仇引得两家的仆人见面也会争斗。而这两家的子女却一见钟情、热烈相爱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恋人不惜冒着背叛各自家族的风险去追求幸福。双方家庭虽然有着深仇大恨但是两家的儿女却情意缠绵这一对比构成了强烈的戏剧效果。在《罗密欧与朱丽叶》整部戏剧中都有悲与喜两种场面交替出现、参差相间、相互对照使得戏剧有张有弛、悲喜参半。

莎士比亚还运用丑角形象和插科打诨等喜剧中常用的艺术手段在催人泪下的悲剧中把欢乐和忧伤交织在一起。例如在剧中朱丽叶的乳母就是一个穿裙子的丑角她爱快活常以滑稽的言语、可笑的动作惹人捧腹。下人彼得在剧中和乳母是一对绝妙的搭档。在全家人为朱丽叶准备婚礼时却发现小姐“死”了就在这剧情发展到最紧张的时刻莎士比亚却别具匠心地安排了一场彼得与乐师胡闹的戏这就给悲剧带来了一段插科打诨式的插曲。

形式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素体韵文的诗剧莎士比亚在戏剧中使用了多种诗歌形式。在乐工的开场白中他使用了十四行诗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话则较多采用无韵诗的形式。莎士比亚常使用五步抑扬格的素体韵文写作这种文体灵活多变比一般说话的语调高昂比普通的诗体更接近口语既可以作帝王的堂皇之语又可以作情人之间的呢喃细语。莎士比亚还为不同人物角色赋予了不同的语言风格例如劳伦斯神父使用的是布道和警句风格朱丽叶的乳母则特别使用了无韵式类似于日常口语对话。莎士比亚还会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例如当罗密欧在谈论罗萨兰时使用的是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其中的夸张让人产生高不可攀之感。而当罗密欧遇到朱丽叶后在阳台表白时使用的是当时流行的短诗但却被朱丽叶直接打断:“你爱我吗?”可见。朱丽叶在乎的是罗密欧的真心而不是诗意的夸张。此外莎士比亚还利用语言来显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例如朱丽叶对罗密欧使用的是单音节字眼而对帕里斯伯爵则使用了正式语。

作品影响

该剧曾被多次改编成歌剧、交响曲、芭蕾舞剧、电影及电视作品。法国作曲家古诺曾将此剧谱写为歌剧音乐剧《西城故事》亦改编自该剧。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谱有《罗密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作曲家普罗高菲夫则为该剧编写芭蕾舞乐曲均获得大众的喜爱。而1996年电影版名为《罗密欧与茱丽叶 后现代激情篇》由好莱坞艺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及克莱尔·黛恩斯主演1997年柏林影展获得多个奖项。2001法国音乐家Gerard Presgurvic独力将本剧改编成法文音乐剧巴黎首演之后就陆续在世界各地巡回2007年四月曾到台北表演又将于2008年到香港和中国大陆演出。另有电视动画版由日本动画公司GONZO负责制作200744日播放。

作品评价

法国作家雨果:它写的是“黎明的爱”。

俄国诗人普希金:“除了罗密欧和朱丽叶这两个莎士比亚妩媚描述的令人心醉的创造物之外全部悲剧中最精彩的人物就是文雅、情深、高贵而好争论的茂丘西奥——一个当代年轻骑士的典范。诗人选取他作为意大利人的代表而意大利人就是当时欧洲最时髦的民族号称16世纪的法国人。”  

中国翻译家朱生豪:《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悲剧也是继《所罗门雅歌》以后最美丽悱恻的恋歌。这里并没有对于人性进行深刻的解剖只是真挚地道出了全世界青年男女的心声爱情不但战胜了死亡并且使两族的世仇消弭于无形;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无疑是一本讴歌爱情至上的喜剧”。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于1564423日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念过书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后来家道中落曾帮助父亲经商1578年左右只身到伦敦谋生据说从事过马夫或仆役一类当时被看作“最下等的职业”。后来当了演员和编剧随着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与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有比较广泛的接触。他在剧团里扮演过像《哈姆莱特》中的鬼魂之类的配角也担任过导演但主要是编写剧本开始时不过是给旧剧本加工逐渐由加工而改写或自己创作。他后来成了剧团的股东1613年左右从伦敦回到家乡1616423日逝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