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枚《苔》(其一、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9-10-17 20:31:30)
分类: 语文教学
阅读下面这两首清诗,完成1~2题。
袁枚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注]袁枚,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1. 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白日不到处”点明了青苔的生长环境,这是一个不利于生命成长的地方。
B. “青春恰自来”是说人的成长是自然的过程,耐心等待,青春自然会绽放。
C.“也学牡丹开”运用比拟手法,表现出苔花虽小,却勇于绽放自己的精神。
D. “随渠爱暖凉”描写了青苔长在水渠边,既喜欢温暖,也喜欢阴凉的习性。
E.青苔之“问”,正是因为它生长于“白日不到处”,不知道“斜阳”为何物。
2. 第二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BD(答对1项给2分,2项给5分。B“青春”指春天,不是指人生的青春;也没有“等待”之意。D“渠”是“它”的意思;“爱暖凉”是指万物有的喜暖,有的爱凉。) 
2.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和自由。红叶喜暖,青苔爱凉,都出自它们内心的选择,而一个“随”字,道出了对不同选择的尊重和肯定。(3分) 
人要安于自己的选择,不必羡慕他人。青苔生于阴凉之地,不知斜阳为何物;对红叶的反问中,流露出一种安然自适的态度。(3分)
 
作者简介: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1]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1716年3月25日)生,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
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嘉庆二年(1798),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