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人教版)七上语文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4课)
(2019-10-15 11:13:56)分类: 语文教学 |
第一单元
1.春
知识积累
1.zhng zhàng cáng zàng bó báo yùn
yn
2.明朗郎中嫩芽漱口绵软锦绣眨眼贬低3.朱自清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阅读理解(一)1.写出了春草的生命力强,嫩绿、多、柔软的特点。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在文中起烘托作用,进一步突出了春草的可爱。
2.抓住了春花的品种多、花色艳、香气怡人的特点。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花写活了,有极强的动感。
3.是通过人的触觉、嗅觉和听觉来写的。触觉,如“抚摸”;嗅觉,如“气息”;听觉,如“唱出”。
4.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且密、细且亮、细且柔的特点。
5.三个比喻句分别写出了春天新、美、健壮有力的特点。这三个比喻句的顺序不能颠倒。因为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形象地写出了春的成长过程。
(二)6.在北方,春天的脚步快,来去匆匆;一般人看不懂春天从事的工作;春天惯于在幕后做推手。
7.通过对比,突出北方春天不易被人觉察的特点,为后文揭示其默默工作、功成即退隐的可贵品质做铺垫。
8.问题:改革本身带来的“泥泞和肮脏”问题;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
作用:写这两个问题说明春天能正视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不畏阻力,表现了其坚持改革的决心。
9.“一寸高”,强调小草的矮小柔弱;“一米厚”,突出白雪的厚实强大,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写出春天与冬天的酷烈较量,鲜明有力地体现了春天不畏阻力、厉行改革的精神。
10.(1)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意识;(2)具有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3)具有不怕困难、坚持改革的决心;
(4)具有坚信改革成功的乐观精神;(5)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工作的品格;(6)具有不贪功劳、功成即退隐的豁达胸怀。
表达应用1.B C A
2.示例一:红梅傲雪白杏吐蕊绽放着生活的芬芳示例二:金风送爽白雪轻舞吟咏着生活的美好3.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青蛙呼朋引伴,在池塘中放声欢唱;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
;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叫人眼花缭乱。
2济南的冬天
知识积累1.huo jì zo chéng jng
敞萍毯
2.(1)晴朗无云。 (2)储存,积聚。(3)灵活而不可捉摸。3.C
C4.(1)比喻 (2)拟人5.老舍舒庆春舍予满族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
阅读理解(一)1.没有风声、响晴、温晴。2.写山: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天上
3.山的特点:“阳光朗照下的山”的特点是可爱;“薄雪覆盖下的山”的特点是秀气;“城外的远山”的特点是淡雅。水的特点:“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的特点是暖;“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的特点是绿;“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的特点是清。本文抓住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济南的冬天”是指所写的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是别处的冬天。而“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在上文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特有的明丽色彩后,此句用“冬天”来修饰济南,反映出济南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魅力。总结全文,既点明主题,又深化题意。
(二)5.对比来势猛烈6.作者通过描写“白马湖之风”来展现白马湖之冬的情味,表达了作者僦居上海后对白马湖的思念之情。
表达应用1.示例: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2.略。3.D
3雨的四季
知识积累
1.mio lì qí苞灌谧2.(1)D C (2)A3.(1)记叙
(2)描写 (3)议论
阅读理解
(一)1.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热爱)和对人生(生命)的追求。
2.春天的雨清新而纯净,夏天的雨热烈而粗犷,秋天的雨端庄而沉静,冬天的雨自然而平静。
3.雨留给作者的印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跃,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二)4.享受春雨(喜爱春雨)5.春雨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的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它滋润了万物,点燃生命的期待与呼唤;春雨萌生了绿色,舒展了生命,让万物充满生机。
6.示例一:我更喜欢选文中的这个句子,它不仅形象地说出了春雨的轻、柔、细的特点,并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示例二:我更喜欢《春》中的这个句子,因为它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春雨的“细、密、多、闪亮”等特点。
7.(第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
(第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8.语言生动优美,饱含感情。结合具体句子赏析略。
表达应用
1.示例:成语:风调雨顺、风雨交加、
血雨腥风、未雨绸缪。(任选两个) 俗语:雷声大,雨点小。
听风就是雨。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春雨贵如油。(任选其一)
2.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潮上涨,傍晚又下了一场急雨,流水愈加湍急,古渡口看不到人迹,只见一只小船,悠然自在地横在岸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野古渡幽静而有生趣的景象,反映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3.示例: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4古代诗歌四首
知识积累
1.jié dàn zhì sè d2.(1)B (2)C (3)A
(4)B (5)C3.(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4.(1)曹操集曹操
(2)王湾 唐
(3)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4)全元 散曲 天净沙
阅读理解
(一)1.渲染了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
2.在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这两句诗揭示出新旧交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
3.“小桥流水人家”所描绘的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天涯的游子相映,更触动了游子的乡思,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二)4.词曲(小令) 秋天
5.怀人思乡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6.刻画出相思之苦对人的煎熬,极富创造性。
(三)7.直抒胸臆借景抒情8.B
表达应用
1.示例:我是清风,我将吹散所有的愁云;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所有的禾苗。
2.B
3.红绿两种颜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绿叶”比喻在取得成就的人物背后默默奉献的人。
4.略。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积累运用
1.B 2.C 3.B 4.C 5.C
6.(1)杨花落尽子规啼 (2)海日生残夜 (3)断肠人在天涯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1)示例:《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儿,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儿,有人给你擦”,平实的歌词从母亲为自己做的小事写起,细致入微地将母爱表达出来了。(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赏析合理即可)
(2)示例: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像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3)示例: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多信任,少严管;多放权,少施压。(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阅读理解
(一)8.描绘了大海磅礴的气势(或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大意对即可)
9.(1)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2)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3)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4)运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答出其中两点,大意对即可)
(二)10.披铺拼
11.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3.作者笔下的秋色具有热烈、浓艳的特点。这两句话不矛盾。作者写“黄”和“绿”,采用的是衬托的手法,突出秋色的热烈、浓艳。
14.“这”指代收获的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
15.林黛玉北宋
16.拟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的换着时装。
比喻:秋浓如酒,色艳醉人。
排比:芳草萋萋,杨柳依依
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
引用: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
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写作实践
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