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上)
(2019-01-03 07:59:22)分类: 语文教学 |
2018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 必须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萆稿纸、试題卷上答題无效;
3、 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題題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 请勿折叠答題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 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试卷共27道小题,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走进长沙,品味生活,你可以漫步西园北里的麻石步道,聆听百年名校的朗朗书声。任凭一种不可名状的亲切感涌上心头;也可以徜徉太平老街,感受沉淀的斑驳时光,在岁月中找寻自己的足迹;还可以信步贾谊故居,浏览大师之作,感叹他的文不加点,才华横溢……当然,你也可以静坐杜甫江阁,迎着湘江夜风,品清茶,听湘曲,与三五好友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5.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6.综合运用
(1)【古诗分类】
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仍怜故多水,万里送行舟。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2分)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
(3)【新闻撰写】
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7.古诗词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秋风岁寒,茅屋有情。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
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诗句表达了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感。
(2)花有德,人有品。我们应该如出水之莲,保持高洁质朴的品性,正如周敦颐《爱莲说》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有情,花有性。即使坠成片片落红,也不忘自己一片奉献之心,恰如龚自珍《已亥杂诗》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共5分)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9.
二、阅读(共54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君子:指李白。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0.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11.诗人为什么说“应供冤魂泪”?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题至第15题。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释】戚继光: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卫指挥佥事:官名。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剽悍:矫捷勇猛。薮泽:湖泽。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12.
13.
例句:(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14.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15.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中西礼节的差别
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先说见面礼。 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再说座次。 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尊右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伸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16.
17.
18.
【链接材料】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丈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1)作为主人的蒋老师准备按照西方礼节招待客人,安排座位时,他应该把孙梅的英国丈夫安排在自己的左边还是右边?为什么?(2分)
(2)蒋老师提醒妻子席间不要劝菜劝酒,理由是什么?(2分)